都說2019年是傳統汽車豪門在電動車領域集體發力的一年,相信沒有什麼人會質疑。
9月4日,保時捷旗下首款純電動跑車Taycan上市10月29日,法拉利旗下首款插電式混合動力跑車SF90 Stradale上市11月8日,賓士旗下首款電動SUV EQC上市我們這次試駕的奧迪e-tron,也將於11月18日正式上市。
隨著這些出自傳統車企的純電動車上市,它們能否扭轉現在大多數消費者對電動車的不信賴感,今天我們就通過我剛剛試駕完的奧迪e-tron來看看。
續航表現如何?
先來簡單介紹一下這次的試駕活動,在兩天時間裡,我們駕駛奧迪e-tron一共行駛了800多公里,其中高速路段比較多佔全程的70%左右,國道和山路各佔15%。
車上是4個160斤左右的大老爺們和他們各自的登機箱,由於那兩天氣溫一直都在28度左右,所以空調也基本上是全程開啟的,這樣的路況和負載絕對是電動車的噩夢。
此前e-tron公佈的WLTP續航里程為400km,在這兩天的駕駛過程中,e-tron的實際續航表現比較理想,基本都可以達到它的理論續航里程。
我把這兩天的上、下午分成了四段,分別記錄了e-tron在行駛過程中表顯的各項資料。
從資料中可以看到,e-tron在每段行程過後,它的剩餘續航里程與已行駛里程之和,都與出發前車輛估算的續航里程比較接近,有時實際行駛里程,還會高於預計的續航里程,因此可以說e-tron的表顯資料還是非常靠譜的。
在車輛平均能耗方面,這兩天開下來e-tron基本保持在24.5kWh/100km左右,結合上實際行駛路況和滿載的情況,這也算是一個比較出色的水平了。
再來看一下它的硬體層面,e-tron使用了容量為95kWh的鋰電池組,不過為了更好的保護電池,防止發生過充或者過放的情況,電池當中有12%的容量被鎖定了,實際可以使用到的電池容量為83.6kWh。
根據廠家提供的資料,在e-tron支援的最高150kW直流快充模式下,30分鐘能夠從0充至80%電量。
不過由於目前在國內連實際功率120kW的充電樁都尚未普及,所以e-tron的充電效率會受到一定影響。
綜合以上表現,我覺得雖然目前e-tron自身擁有著一個還算不錯的續航能力和一個非常出色的充電效率。
但就當下的使用環境來講,電動車仍舊不是長途出行的首選,高品質的城市短途出行會更符合e-tron定位。
駕駛體驗如何?
誕生於MLB evo平臺的e-tron,整體上保持了奧迪Q系列的駕駛質感,但由於本身電動車的特性,所以它提速更快,在激烈駕駛時車身的穩定性也更好。
e-tron採用了前後雙電機的佈局,不過在大多數時間,它都只會使用後軸140kW的電機來推動整輛車前進。
前後軸兩臺電機同時工作時,綜合最大功率能夠達到265kW、綜合最大扭矩達到561N·m。
先不要著急興奮,因為在S擋+地板油的情況下,還可以啟用e-tron的boost模式,壓榨出最大313kW的功率和最大664N·m的扭矩。
儘管這個模式只能持續8秒,但請相信我,你此時的時速早已超過國家法定最高車速了。
儘管e-tron外觀看起來比較運動,加速也非常快,但它並非一臺運動化的SUV,懸掛調校只能算是比較有韌性的那種,絕對不會給你奧迪S或者RS系列車型上那種硬邦邦的感覺。
高速過彎時,車身還是會有一定的側傾,不過因為它的電池組被佈置在了底盤中部,降低了整車的重心。
所以e-tron在彎中的表現還是比較從容的,也能帶給駕駛員比較強的信心。
對比自家的奧迪Q5L和奧迪Q7,e-tron的極限還是要更高一些。
e-tron動能回收的強弱程度分成了三級,其中弱和中是可以通過方向盤後的撥片控制的。
在低速時無論是在哪種模式下,都幾乎察覺不到拖拽感,高速時在中等動能回收模式下會有一定的減速效果。
但是在體感上依舊能夠給你比較接近燃油車的感覺,強動能回收模式是通過輕踩制動踏板來實現的。
e-tron的制動效能也絲毫不需要你擔心,前6活塞的剎車卡鉗和255mm的輪胎寬度無疑是最好的保證。
不過在剎車踏板的設定上,e-tron仍舊有著可以提升的空間,首先它的剎車腳感偏硬,其次因為動能回收系統的加入,導致剎車不是很線性,當需要減速時,e-tron雖然能夠快速的把車速降下來,但總會讓你有一種緊張感。
另外,e-tron是沒有怠速行駛功能的,掛到D擋或者R擋之後,需要繼續踩油門車輛才會移動。
這雖然算不上是什麼問題,但是對於開慣燃油車的人來說,還是會有一定的不習慣。
乘坐體驗如何?
e-tron在車內靜音水平上表現非常出色,電動車的特性使它先天就不存在任何發動機噪音,在底盤、翼子板等部分也都使用了大量的隔音材料。
並且前後車窗也均使用了雙層玻璃,這使得即便在高速行駛時,車內也能保持比較安靜的狀態,只能聽到輕微的風噪和胎噪。
e-tron的後排乘坐感受與我們常見的奧迪車型相仿,而且在配備了空氣懸掛之後,對於路面的細碎顛簸也能過濾的比較徹底。
乘坐空間上,e-tron的優點是後排中央地臺的凸起不高,缺點是比起軸距更短的Q5L,它的後排腿部空間卻沒有什麼優勢。
另外作為一臺出自MLB evo平臺的車型,e-tron的後排座椅並不支援前後和角度調節,不免讓人有些失望。
e-tron的其它亮點
1、駕駛輔助系統基本達到了L2級的水平
e-tron搭載了奧迪最新的駕駛輔助系統,這次我們分別在高速、國道和山路上進行了體驗。
它在高速和國道上的表現不必多說,在山路上即便是面對一些比較急的彎路,只要車速合適,e-tron也能在這套系統的輔助下順利通過。
應該說,這套駕駛輔助系統基本符合L2級應有的表現,說基本符合是因為它目前還不支援打轉向燈自動併線的功能。
2、外形延續奧迪設計,尾燈樣式是亮點
第一眼看到e-tron,你很難將它與電動車聯絡起來,e-tron的外觀延續了奧迪現今家族式的設計。
前臉主動式的進氣格柵被封死了一部分,畢竟電動車沒有那麼大的散熱需求。
e-tron車身側面的線條與奧迪Q8非常相似,只不過低矮的造型讓它看起來不是那麼顯大。
這一點從上面的資料對比中可以清晰看到,對比奧迪Q5L的車身尺寸,它可以說是全面超越。
車尾部分,e-tron最大的亮點是貫穿式的尾燈,兩側“Y”字型的分岔特別有飛機機翼的感覺。
3、內飾科技感強 細節有待優化
奧迪最新的三屏內飾毫無懸念的被應用到了e-tron上面,儘管不是第一次見,但仍舊能夠有非常強的科技感。
相比於現款奧迪車型,e-tron內飾變化最大的地方是全新設計的擋把,黑色部分是固定死的,可以把它當成一個非常舒適的手枕,擋位的選擇是通過前後撥動銀色的部分來實現的。
不過在一些細節的處理上,這套內飾顯然還沒有為電動車完全做好準備,比如液晶儀表盤內的顯示平均電耗的頁面,標題仍舊寫的是“平均油耗”。
剛剛說到e-tron的動能回收級別是通過方向盤後方的兩個撥片調節的,不過在邏輯上有一些奇怪,“-”號是加大動能回收,“+”號是減少動能回收。
當然,你也可以把它理解成調節車輛滑行距離的撥片,這會更符合它符號的含義。
總結
結束兩天與e-tron的相處,應該說它留給我的回憶還是比較美好的。
雖然它沒有特斯拉Model X那樣極致的效能,也沒有比亞迪唐那麼高的價效比,但我覺得它似乎在豪華質感與行駛品質之間找到了一個平衡點。
作為一臺用於城市代步的純電SUV,e-tron有著夠用的續航里程、不錯的駕乘舒適性,以及比較高的智慧科技配置,這種面面俱到的特性,不正是一臺出自傳統豪華品牌車型該有的素質嗎?
因此如果你喜歡接受新鮮事物,預算也比較充足,又對電動車的品質感有追求的話,那e-tron絕對是一款你值得關注的產品。
最後再來預告一下,它將於11月18日正式上市。
好了,這一期的GO車試駕就到這裡
下期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