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汽車>

由於種種原因(主要是因為窮),我似乎錯過了燃油車的巔峰時代,就像我當年錯過塞班街機,直接殺入次世代的 webOS。今天我又要面對燃油汽車與電動汽車的變革節點,像當年一樣,我們暫且不去討論二者的優劣,只從一個潛在購車者的角度,來說說我自己的體驗和認知。

先交代一下背景吧,拿駕照一年多,雖然還沒有買車,但有持續用車,每個週末都會租車出行,一般是DENZA電動、BMW i3、Mini、BMW 218i 之間隨機選擇,每個月會長途廣州或惠州一次,主要選擇BMW 3 系,奧迪 SUV 等等,我肯定不算是老司機,但對汽車和駕駛已經有了基礎的認知,這次使用特斯拉 Model 3 近十天時間,其中包括一次廣州兩日往返,應該能給更多潛在新車主提供參考。

為什麼會產生買車的需求?

肯定不是每個人都需要購買汽車,它的使用門檻和成本都很高,可不像換手機那麼簡單。對於我而言,車的需求無非來自個人和家庭兩個方面,在這裡簡單分析一下。

除了代步,還要擴充套件視野和圈子

提高出行效率和距離是購買汽車的直接理由,在這個問題上,我經常覺得自己不需要買車,因為深圳的公共交通非常方便,在某些情況下,因為停車位緊張,開車反而增添了出行麻煩。但車是一個獨立空間,也是一個商務空間,各種聚會活動,可以為社交加成。有車之後,你可以便利的去往周邊城市,拓展自己的視野,也就自然的擁有了更多圈子,代步的價值就沒那麼重要了。

團隊建設用車

除了自己,還有家庭出行和情感交流

理想汽車的早期名字是車和家,李想對家庭需求的理解非常深刻。汽車作為獨立空間,也是家庭的情感交流場所,週末帶著家人去野外遊玩,探索新世界,都會是滿滿的幸福回憶。尤其是家裡人多的情況下,公共交通就沒那麼便利了,一家五口以上,是要召喚兩輛的士的,很難照顧。

至於自己要不要買車,買什麼車型,應該從以上需求去具體分析。當然,還有其他主觀原因,比如職業用車需求、個人愛好需求等等,這裡就不贅述了。

為什麼被 Model 3 牢牢吸引?

整車駕馭感

作為普通使用者,為什麼首先提駕馭?作為駕駛者,你的大部分時間是跟車獨處的,如果它只是一個能跑的金屬盒子,那實在沒什麼意義,我們雖然不追求電影裡的人車合一,但至少希望它能隨心所動,這一點還是要表揚BMW系,轉向的精準一直都出類拔萃,不管是傳統 3 系,還是電動 i3,都保持優秀的駕馭水準。特斯拉則更勝一籌,通過電池中置設計,轉向結構的簡化,配合電機的瞬間輸出能力,讓小車身的 Model 3 操控更加靈動,開起來就回不去的感覺。

Model 3 為駕馭而生

駕馭的另一點就是速度控制,普通使用者不是說一定要追求零百幾秒,但是在路上的超車和脫困要遊刃有餘,這不是為了炫技,關鍵時刻用來保命。其實很多燃油車的加速感也不錯,比如 Mini 的小鋼炮,也算典型的加速車,但燃油車受限排量和變速結構問題,會存在分段加速不足的情況。Model 3 可以算全段選手,不管是起跑,還是過百之後,都依然迅猛,頓挫和遲滯完全不存在。

精準電控+電機全段提速+電池重心中置,讓你始終保持駕駛信心,享受駕駛的樂趣。也正是因為這些基礎,Model 3 Performance 版本具備 3.4 秒的百公里加速成績,配合動力控制系統,支援專業賽道模式,還可以通過 OTA 不斷提升優化提升車輛效能,絕對的獨家優勢。

運動感十足的方向盤

續航可靠性

我們先不討論加油和加電的差異問題,充電樁畢竟是不斷變化中的。單從同類車型單次補能的續航里程,基本都是 500-600 公里左右,而特斯拉算是率先達到燃油車續航里程的電動車。另一個關鍵點是續航精準度非常高,使用自帶導航時,會精準算出到達目的地的剩餘電量,實測誤差非常微小,即使我故意進行了非常激烈的高速駕駛,偏差也僅在 1% 左右,這種續航可靠性甚至還要優於很多燃油車,大部分電動車更加不準,這是造成續航焦慮的原因之一。

特斯拉的長續航+精準預測,可不僅僅是自研電池的功勞,而是電機、軸承、溫度控制、動力回收等整車的優化結果。

而充電問題,就跟所在城市以及充電站的普及度有關了。以深圳為例,15 個專屬超充站,每個區都有分佈。我嘗試了官方超充,獨立使用時,基本半小時可以補充 200 公里,也試過停車場普通充電樁,一晚 8 小時也可以補充 200 公里,就算家裡沒有固定充電車位,也沒有特別的焦慮充電問題。即將到來的 V3 高功率充電樁,可以實現半個小時 500 公里的充電能力。

科技感和智慧化

科技感,我這裡指的是外觀和內飾,滿街的汽車裡,Model 3 的設計實在是太吸引眼球了,這本身跟它的前衛的流線設計緊密相關,同時也被使用者各種改造 DIY,酷到不行。這次創新的使用了大玻璃穹頂,保證車內通透的同時,兼顧了舒適性和安全性,算是外觀的突破。這裡不少人會吐槽車頂過晒的問題,至少我開的這些車裡,Model 3 的空調效率最高,降溫最快。

無臉伏地魔,溜背水滴臀

內部更是大膽的取消了傳統儀表盤和各種物理按鍵,隱藏了空調口,卻可以獲得更加舒適和多樣的出風體驗,僅有一個方向盤和大螢幕的操控臺,完全符合它科技智慧的定位,對於習慣傳統操控的車主會有不習慣,但對於願意接受新事物的年輕人,用過就根本回不去了。

極具未來感的駕駛艙

智慧化是特斯拉的王牌,自動輔助駕駛能力在不斷的迭代,從自動變道開始,到自動 90 度轉彎,再到自動召喚,它最終會把每一個單點能力,變成真正的全時自動駕駛能力。這裡很重要的一點,是在合理的硬體成本下,充分利用演算法和計算能力來實現商用自動駕駛,而不是不計成本的堆料,變成一個展示車。

安全保障能力

車畢竟是高速移動的物體,安全性依然是關鍵點,我們不去評判基礎的安全能力,行業協會已經給出了極高的碰撞測試評分和頂級安全認證。但從自身的避撞能力來說,Model 3 就大大超越了同類車型,實際測試輔助駕駛,不管是突然出現的行人,還是單車,都會主動減速和剎車,最新軟體已經可以識別路邊雪糕筒。而 160 米的監測距離可以分析四周車輛的異動,自動幫助車主躲避事故。

應該選擇真正的智慧電動車

綜合這些體驗之後,我對特斯拉的認知更進一步,馬斯克堅持 16 年,持續的投入和虧損,積累下紮實的電池、電機、電控能力,不是簡單的快幾秒、多幾公里的問題,而是三電系統的不斷融合和匹配,造就了最佳駕駛體驗。

同時從 CPU 開始打造的汽車計算機和資料演算法,推動特斯拉走向智慧出行的未來,在這樣的背景下,擁有 Model 3,如同擁有未來,因為它會有太多潛力被持續的釋放,面對這樣一款產品,我們需要重新看待它的價格和一些小缺點。

作為一個潛在購車使用者,深度試駕十天之後,我放棄了其他汽車訂單,把目標放回特斯拉身上,由於考慮六口家庭的日常出行需求,基於 Model 3 改款的 Model Y 也許是我最好的選擇,但每天被深圳滿大街的 Model 3 不斷刺激,我擔心自己會忍不住下手。

最新評論
  • 路虎是印度還是英國的
  • 美系中大型硬派SUV,全新福特“ExplorerST”搭配3.0TV6動力強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