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汽車>

自從做了網約車司機,遇到“逃單”的次數每年都那麼幾次。由於車費結算存在漏洞,有些平臺不願墊付,還規定司機個人不能催收,最後拖欠的車費只能司機買單。

像我這樣的司機不在少數,訂單一個看著沒有多少錢,十幾個放在一起,至少幾百塊,有的訂單1個月以上未支付,有的訂單甚至超過一年都未付,辛辛苦苦接下的訂單就這樣沒了流水, 實在難接受。

網際網路發展初期,對於乘客欠費,滴滴、嘀嗒、一喂順風車、曹操專車等平臺都有墊付機制,說白了,這些墊付機制就是用來彌補平臺支付模式存在漏洞而存在的,但現在支付模式依然沒有完善,結果便是目乘客仍有逃單的情況,可是墊付機制卻不見了,最典型的就是曹操專車。

取消墊付機制的平臺表示,墊付機制弊大於利。司機“刷單”“繞行”導致墊付的成本過高,平臺認為墊付反而助長這些行為,為了避免讓乘客為多出的路費買單,保護乘客,所以取消了墊付機制。

可如今的網約車市場早已不像剛開始那樣稚嫩,平臺對刷單的識別能力早就大幅提升,對司機的管理制度也更加嚴格了,司機的不合規行為是可以檢測出來的,但取消了就取消了。問題是支付漏洞依然存在,乘客還是會逃單,司機因此還要自掏腰包。

現在有墊付的平臺中,想要取得平臺的墊付金額,依然透過重重關卡。首先墊付主要針對訂單小額且司機評級較高的未支付訂單,然後經過簡訊催收、客服電話催收、判定是否惡意拖欠等諸多環節,排除了司機刷單或者與乘客有衝突情況之後,才能墊付部分被拖欠的車費,注意,依然是部分車費。

平臺不管,那司機自己找乘客要回來不就好了嗎?事情並沒有那麼簡單。

平臺設有分數限制,一旦觸犯平臺規則,立刻會被扣分,扣分會直接影響派單率,因此大部分司機表示輕易不會催收,萬一得到差評,影響派單率就得不償失了。有的平臺甚至會嚴格控制司機的費行為,如果司機直接給乘客打電話遭到投訴,可能就要被罰款,自己的車費還沒討回來,又搭進去一部分錢,很多司機表示,寧可自己吃個啞巴虧,也不能冒罰款的風險。

司機的處境變得很艱難,一喂順風車司機說“雖然平臺有司機競價接單的機制,但現在也不像最初,因為乘客投訴訂單價格太高,平臺立刻設定了上限,我們雖然影響不大,但很多乘客的決定直接影響著司機的生存,做個網約車司機可太難了!”

8
最新評論
  • 路虎是印度還是英國的
  • 再等等,這些自主新車即將釋出,最快一月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