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單級粘度機油早已經被多級粘度機油所取代,多級機油的低溫粘度用W前面數字的大小去衡量與環境氣溫的適合度,保障冷啟動的需要。而高溫粘度是參考W後面的數字大小,也就是100度運動粘度,常見的分為20、30、40、50。
理論上來講,W後面的數字越大,粘度越大,油膜越厚,自然的強度越高,所以就有一種觀點認為粘度越大對發動機保護越好,其實這是不正確的。
機油的粘度不僅是機油分類的依據,而且也與發動機功率的大小、摩擦副的運動間隙、活塞環的密封程度、機油及燃料的消耗量等密切相關。機油的粘度關鍵是要匹配,過大或過小都不好;機油的粘度過大,會有以下幾個方面的缺點:
1、發動機低溫啟動困難
機油粘度過大,在發動機低溫啟動時泵油太慢,油壓雖然高,但機油通過量並不多,主要是因為粘度大,油的泵送效能差,此時發動機零件容易出現暫時性的幹摩擦或半流體摩擦,這正是發動機磨損的主要原因。發動機啟動時,曲軸轉動所需的轉矩較大,高粘度導致轉速低,不易打火。
2、冷卻作用差
機油粘度大,流動性較差,迴圈速度過慢,從零件摩擦表面帶走熱量的速度也就慢,導致冷卻效果下降,易使發動機過熱。
3、功率損失大
機油粘度大,零件摩擦表面的摩擦阻力也就增加,這樣不僅使零件摩損增加,而且摩擦損失功率也增加,另一方面曲軸的攪油阻力也會增大,這樣發動機內部的損失功率增多,也就降低了發動機的有效功率,導致動力下降。
4、清潔作用變差
機油粘度大,油的迴圈速度慢,通過濾清器的次數也就少,不能及時把磨損下來的金屬磨屑、積碳、分解的油泥、塵土等雜質從摩擦表面帶走,使發動機內部環境惡化。
機油的粘度選擇,最好按照車輛保養手冊指定的粘度,汽車廠家推薦的粘度與發動機缸壓是匹配的,其它粘度,發動機工況肯定要差的。正常來講大部分中國產車以5W30機油為主,美、日、韓部分歐系常使用的機油粘度為0W20及5W30,德系車輛由於活塞環與缸壁的間隙較大,機油粘度以0W40、5W30、5W40為主。
另外,針對發動機,機油的粘度能低就別高。主要在曲軸箱,機油100度運動粘度低會減少曲軸在攪油時的阻力,車子跑起來比較輕盈,伴隨的就是動力性提升,同時燃油經濟性也會有所幫助。但選擇低粘度的前提是要滿足HTHS(150度高溫高剪下粘度)的要求,HTHS 的值越大,機油高溫油膜強度越大,對發動機的保護就越到位,如果想提升動力,那麼你就應該去選擇100度運動粘度低同時HTHS更高的機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