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汽車>

每一個成功的汽車品牌背後,都有自己的靈魂人物,提到大眾品牌,可能大家會首先想到普桑,但真要追根溯源的話,高爾夫才是大眾的靈魂所在。

作為一款掀背轎車,其自從1974年誕生至今,已經走過了長達56個年頭,在全世界範圍內收穫了高達4000萬車主的信賴,如此龐大的市佔率,絕不是任何一個對手可以輕易實現的,況且高爾夫還是一款兩廂車。

從某種意義上說,高爾夫不僅代表了大眾精湛的造車技藝,還更多體現出世人對於大眾車的一種情懷,而能夠把這種情懷最終轉化成銷量的,唯有高爾夫可以做到,並一直堅持走過56個春夏秋冬。

當時間進入2020年,汽車市場也迅速朝著科技化、數字化方向走去,作為一款史詩級車型,高爾夫自然不能有絲毫懈怠,於是我們有幸與全球各國人民同步見到了第八代車型,一個首款誕生於MQB Evo平臺的兩廂車,相比七代車型在車機互聯、智慧輔助駕駛、空間拓展等方面有著巨大的領先優勢,這也預示著大眾將以此開啟數字化造車的新徵程。

科技時尚的外觀

高爾夫的成功離不開經典的外觀設計,即便是把老一輩的車型拿出來回味,也不會有絲毫的落伍感,而八代車型則是透過前瞻科技化的雕琢,讓高爾夫散發出劃時代的未來感。

LED日行燈與徽標兩側氛圍燈組成貫穿式燈帶,分體式LED遠近光造型源自鷹眼的靈感,在前燈光配置和展示效果方面,高爾夫已經走在了整個汽車市場的前列,而保險槓與時下新能源流行的“C”字形風格高度雷同。

車頭ACC 3.0高階自適應巡航系統,可以根據前車速度變化實時調整行駛狀態,透過數字化的滲透讓駕駛者徹底解放手腳,前後8個毫米波雷達、Travel Assist駕駛輔助系統、Pre-Crash預碰撞保護系統、MKB多次碰撞預防系統等尖端科技的加持,可以實現自動泊車入位、全速自適應巡航等功能。

第八代高爾夫的外形經過了重新最佳化,涉及引擎蓋、前風擋、A/C柱等細節的處理,讓4296/1788/1471mm的三圍尺碼發揮出最佳空氣動力學優勢,資料顯示,第八代高爾夫風阻係數為0.275Cd,而老款車型是0.3Cd,歷史最低的風阻係數,代表著高爾夫將實現更低的油耗和更加輕盈的奔跑姿態,這一切自然離不開數字化的功勞。

八代高爾夫的尾部同樣有著很多科技元素,點陣式LED示寬燈效果相當出彩,最新大眾徽標下方的“GOLF”字樣進一步提升整車定位,而在切換倒車檔之後,大眾徽標將自動開啟啟動攝像頭功能,另外PLA3.0智慧泊車系統可以藉助精確的數字計算,幫助駕駛者輕鬆駛入既定車位。在顏值實現全面昇華基礎上,大眾將數字化的精髓巧妙的融入到外觀的各個細節之處,並由此帶來更加出色的行駛體驗。

數字進化的內飾

除了被科技包裹的外衣,第八代高爾夫還擁有大眾目前最先進的數字化座艙。創新升級10.25英寸全液晶儀表盤,和8/10.1英寸觸控屏組成雙聯屏介面,進一步縮減傳統物理按鍵數量,即便是方向盤多功能按鍵也採用觸控式操作模式,中控臺控制區則幾乎找不到按鍵,與此同時,大眾對高爾夫植入了品牌頂尖的CNS 3.0人機互動系統,彈指之間即可輕鬆掌控全域性。

前風擋位置同樣有著數字化的體現,wHUD高階智慧平視顯示系統可以實時顯示時速、轉速等車輛行駛資訊,保證駕駛者不會頻繁低頭觀察儀表盤,進一步提升駕駛安全性;智慧語音識別功能,可以輕聲呼喚“你好,大眾”,或者其他任何指令性語言,即可喚醒系統,幫助駕駛者或者其他乘客,透過語音完成媒體控制、撥打接聽電話、使用導航、天氣查詢等諸多電子化功能。

在儀表盤左側,大眾傳統的燈光控制介面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六邊形觸控模組,除了基本的燈光控制功能,還包含前後風擋加熱除霧等。除此之外,在天窗、閱讀燈等幾乎所有需要人為控制的裝備方面,高爾夫都採用了觸控式面板,這也是其科技化與數字化的精妙體現。

雙聯屏除了基礎的GPS導航、行車資訊顯示等功能外,還支援3D立體導航對映到儀表盤上,從而進一步降低駕駛者視線頻繁轉移的問題,雖然目前只有R-Line版本具備,但對於消費者來說,高爾夫的意義似乎超過了他的價格。

前排右手邊的掏空區,增設了手機無線充電模組,至於繁瑣的資料線真的可以放棄了,同步配備了前後2個Type-c介面和3個USB介面,想體驗頂級音質的,還可以選擇帶有哈曼卡頓高階環繞音響和10個高保真揚聲器,在極致操控之餘,充分享受空靈的聽覺盛宴。

數字化三區恆溫自動空調,可以根據每一名乘客的訴求,精確的定義溫度,保證達到最佳肢體感受,另外車載空氣清淨機、車內PM2.5過濾裝置同樣憑藉前瞻的空氣淨化技術,保證成員呼吸健康,而後排出風口和後排獨立空調也充分照顧到每一名乘客。

八代高爾夫還將老款的傳統檔杆徹底丟棄,換上了科技感和手感均處於行業領先地位的電子檔杆,不管他是不是效仿保時捷911都不重要,手指輕輕撥動的那種感覺或許會讓你不太適應,但更加精密的構造和電子化升級,會讓人慢慢喜歡上這種毫釐之間的檔位切換快感。

應該說,第八代高爾夫的座艙並沒有對經典有一絲的留戀,全數字化的進化,已然向傳統說再見了,駕駛它的最直接感受就是,除了雙手需要時刻控制方向、右腳控制油門和剎車踏板外,其他的基本上都可以交給電腦來完成了,而駕駛者前方的介面則是全數字顯示模式。

空間乘坐舒適度更高

座椅經過了人體工程學設計最佳化,在2636mm(200TSI)/2631mm(280TSI)軸距基礎上,藉助MQB Evo平臺對空間的拓展能力,進一步提升乘坐寬適感,新車還配備了最多10向電動調節、前排座椅加熱和駕駛位三擋位置記憶功能(R-Line)。

座椅材質方面,200TSI DSG配備織物面料座椅,200TSI DSG Pro、200TSI DSG Pro首發版和280TSI DSG Pro三款車配備了皮/織物混搭座椅,而頂配R-Line獨有皮/翻毛材質混搭的運動風格座椅,前排包裹性同樣出色,後排的坐墊長度、靠背凹陷設計等細節處理,都實現了全方位的改進,確保乘客肢體陷入感和舒適度。

穩重有升的三大件

第八代延續了七代車型的動力總成,1.2T和1.4T兩臺發動機,可以輸出最大116馬力/200牛米和150馬力/250牛米,傳動系統匹配7DCT雙離合變速箱,後者零百加速快至8.6秒,綜合工況油耗低至6L/100公里左右,變速箱的低速頓挫感被很好的解決了,動力損耗同樣進一步降低,駕駛體驗自然有著顯著提升。

延續傳統不代表停滯不前,對於國內消費者來說,成熟可靠的動力總成既可以保證日常使用的穩定性,還可以進一步降低購車成本,而不管哪一種新動力總成,其對於駕駛體驗的提升都不可能是跨越式的。

底盤方面,200TSI配備前麥弗遜獨立懸架和後扭力梁非獨立懸架組合,280TSI則是前麥弗遜+後多連桿獨立懸架的組合,與七代車型無異,不過藉助大眾精湛的調校功底,八代高爾夫依然能夠確保在轉向、緊急變向等極端狀態下車身穩定性和出色的濾震效能,對於三大件的綜合表現,MQB Evo平臺自然會有所提升。

寫在最後:誕生於MQB Evo平臺,集結了大眾幾乎所有前瞻科技,第八代高爾夫的上市似乎不單單是一次換代那麼簡單,在至少二十多年的德系情懷影響之下,我們似乎習慣了大眾的刻板,但這一次高爾夫卻“唱了反調”,看來作為大眾最能打的車型,真要藉助內外兼修的變革,開啟一個數字化的全新時代了。

2
最新評論
  • 路虎是印度還是英國的
  • 12.1萬入手大眾速騰,開了3600公里,車主想說句實在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