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汽車>

實際上,特斯拉自主創造了電動汽車行業,多年來一直在電動汽車的製造和銷售方面遙遙領先。

但瑞銀(UBS)表示,現在它不是唯一的競爭者,競爭對手正在迅速趕上。

為了瞭解製造成本和技術,該銀行的分析師拆解了不同競爭對手使用的7款電池。

他們發現,特斯拉仍保持著令人滿意的領先優勢,並繼續在創新方面領先,但他們表示,大眾(Volkswagen)等公司很快就會迎頭趕上。

電動汽車的競爭歸根結底是一件事:電池。

更好地瞭解誰在使用最好的電池在他們的車裡,他們花費了多少去做——投資銀行瑞銀(UBS)分析師7細胞從所有主要製造商相比,包括特斯拉和其供應商,以及那些為大眾、通用、豐田、寶馬等等。

根據過去的測試,特斯拉在大多數指標上再次名列前茅,這或許並不令人意外。但瑞銀表示,由於該公司依賴CATL、LG化學和松下等供應商,它們也為其他汽車製造商供貨,因此領先優勢很小。

“儘管特斯拉在整體動力系統技術方面繼續領先,”這些分析師在10月份的一份報告中寫道,“但電池的成本領先優勢目前還很小,未來將取決於其新的專有電池設計。”

在特斯拉10月份公佈了創紀錄的利潤後,瑞銀表示,該公司可能在完成研究後進一步降低了電池成本。這是埃隆·馬斯克(Elon Musk)在特斯拉的“電池日”(Battery Day)活動上提出的觀點,當時他概述了一項內源電池生產和進一步降低成本的計劃。

“我們必須降低電池的成本,”馬斯克在9月告訴投資者。“我們必須製造——我們必須在製造方面做得更好,我們需要在這條曲線上做些什麼。”

這不僅僅是特斯拉的問題,即使競爭對手試圖複製其圓柱形電池設計,瑞銀預測。聯合市場研究公司預測,到2027年,電動汽車使用的鋰離子電池市場將增長三倍以上,從2019年的367億美元增至1293億美元。

在瑞銀看來,要想迎頭趕上,唯一的辦法就是像大眾那樣全力以赴。

瑞銀表示:“大幅降低成本的曲線,加上有利於電動汽車的不斷改善的監管環境,使得汽車公司有必要推行‘全電動汽車’戰略,這意味著純二氧化碳合規戰略可能會失敗。”

“在未來幾年裡,特斯拉可能仍將是成本和技術的基準,而大眾是全球最快的跟隨者。它在5年內的330億歐元電動汽車投資仍是無與倫比的。”

17
最新評論
  • 路虎是印度還是英國的
  • 「車友俱樂部」用玻璃纖維樹脂自制另類建伍車載無線電臺固定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