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CROWN逐漸退出歷史舞臺之後,亞洲龍這款低半級的車型承擔起了豐田中高階轎車走量的重任。所以,從亮相之初起,亞洲龍就一直話題不斷,熱度居高不下。同時,在銷量方面,亞洲龍也基本達到了豐田的預期,月銷在6000輛上下,雖然與CAMRY相比還有著較大的差距,但根據亞洲龍每月7000臺的產量來看,這一成績基本還是合格的。
不過,豐田肯定不會滿足於每月6000輛,畢竟CAMRY這個對手每月銷量可是在1.5萬輛上下,官方也曾表示,力爭將亞洲龍的產量提升至每月萬臺以上。因此,為了提升豐田在中型車市場的佔有率,亞洲龍2.0L車型應運而生,旨在拉低售價,覆蓋更多的消費人群。
那麼問題來了,2.0L車型能夠幫助亞洲龍實現月銷過萬的目標嗎?
和2.5L燃油車型相比,亞洲龍2.0L車型的價效比並不高。亞洲龍2.0L車型搭載了CAMRY同款動力總成——2.0L+CVT,共推出了4個配置,售價分別為19.98(進取版)、21.79(豪華版)、22.48(尊享版)、23.98萬元(尊貴版)。
先看2.0L進取版和2.5L進取版,雖然版本命名相同,但後者的配置其實要更高一些,比如三種駕駛模式切換、發動機啟停、自適應懸架、換擋撥片、語音控制等都是後者的優勢配置,僅僅少了CarLife和後視鏡鎖車摺疊。再加上2.5L發動機更強的動力以及匹配的愛信8AT變速箱,2.5L進取版比2.0L進取版貴出的9000元是十分值得的。
同時,2.0L尊貴版和2.5L尊貴版也是同樣的配置差異,但差價還要低,只有5000元。也就是說,2.0L車型的低配及高配其實都沒有2.5L在售的兩款車型價效比高。
如果拿2.0L豪華版和2.5L進取版相比,前者在配置上多出了倒車影像、真皮方向盤、真皮+仿皮座椅、座椅腰部支撐調節、主副駕電動調節、老闆鍵、CarLife、後視鏡鎖車摺疊、負離子發生器等。但同樣缺失了駕駛模式切換、發動機啟停、自適應懸架、換擋撥片、語音控制。整體來看,2.0L豪華版的優勢配置的確比2.5L進取版的優勢配置更加實用,不過價格要高出9000元,且動力系統有著較大的劣勢,筆者依然更傾向於2.5L進取版。
唯一有點存在感的應該是2.0L尊享版了,22.48萬元的售價僅僅與混動進取版(22.68萬元)相近,並且在主動安全配置和舒適性配置上要比後者高出不少,基本能夠做到讓消費者根據自身需求在配置和動力系統之間做抉擇。
而和CAMRY相比,亞洲龍2.0L車型仍然只有尺寸優勢。以售價相同的亞洲龍2.0L進取版和CAMRY2.0L豪華版為例,CAMRY的配置要高很多,前後雷達、倒車影像、抬頭顯示、主副駕電動調節、語音控制、老闆鍵、空氣淨化器等都是前者所不具備的,並且CAMRY還有著多年來積累的知名度、良好口碑以及出色的中古車保值率,消費者的接受度會更高。
不難發現,在2.0L車型上,亞洲龍並沒有延續其在混動車型上展現出的高性價比,反而更像是2.5L燃油車的補充,只不過排量更低了而已。筆者認為,2.0L的亞洲龍只是為了滿足部分對於價格比較敏感的消費者的需求,走量的可能性並不大,更多的消費者可能會選擇2.0L的CAMRY,既然追求便宜,那還不如選擇更便宜的CAMRY。
同時,這也可能是豐田中國對於兩家合資公司的平衡。目前亞洲龍的混動車型入門價格比CAMRY更便宜,並且配置並不低,尺寸也有優勢,價效比更高。如果2.0L車型也採取此種策略,那亞洲龍很可能影響到CAMRY的地位,無法達到共贏的目的,更會對豐田的品牌價值造成影響。因此,在亞洲龍2.0L車型的定價以及配置取捨上,也就沒有維持混動車型的高性價比,畢竟要給CAMRY留一定的生存空間。
所以,未來豐田在中型車市場,CAMRY大概率會主打2.0L版本,亞洲龍則會主打混動版本,形成對競品車型的上下夾擊。
寫在最後
儘管平臺相同,但亞洲龍的定位始終要比CAMRY稍微高一點,其對於品牌的支撐作用也會更明顯一些。因此,亞洲龍的走量車型不應該也不會是2.0L車型,混動才是王道。所以,2.0L車型的推出對於亞洲龍來說只是一個補充,對於銷量提升的作用不會太明顯,除非豐田願意自降身價,而這顯然不太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