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點:15家合資車企患上電動焦慮症,四大套路推出31款純電車型搶奪市場。
外資車企患上了純電焦慮症。
2019年,全球車市寒冬加劇,新能源汽車市場成為了各大車企的突破口,純電動汽車市場更是成為了各系車企爭搶的焦點。中國作為目前最大的純電動車市場,自然也就成了各系車企戰略佈局的核心環節。圍繞這一重心,福斯ID.3、ID.初見、賓士EQC、奧迪e-tron、Q2L e-tron等重磅外資車企車型紛紛開始搶灘國內市場。
無論是油改電平臺快速出擊,攜純電平臺有備而來,還是合資自主共同打造純電動車,亦或是簡單粗暴直接替換其他品牌標識上市,各系外資車企蜂擁而至,唯恐落於人後。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共有歐美日韓四大派系,15大品牌在中國佈局純電動市場,雖然不同地區派系之間,外資車企佈局中國純電動市場的套路不盡相同,但總體來看也跳不出上述四大套路。
▲外資車企佈局中國純電動市場情況
就現階段車企的技術體系而言,油改電平臺仍然是能夠最快推出純電車型的方式。日系三強豐田、本田、日產三家車企都在通過這種方式推出純電動車型,現代起亞、福斯、標緻雪鐵龍、雷諾、福特等車企也在通過這種方式迅速補齊純電產品線。
純電平臺的研發顯然需要更大的決心與資本投入,但這一平臺對於面向未來的純電車型必不可少。因此豐田、福斯、BBA、積架路華、通用、福特、特斯拉等車企也在加大對純電平臺的投入,不少車企已經通過純電平臺打造出了純電動汽車。
而合資自主與換標上市這兩種套路顯然更像是部分外資車企為了提前卡位中國純電市場,所作出的妥協。本田的理念、東風日產的啟辰、東風本田的思銘、江淮福斯的思皓、東風悅達起亞的華騏、比亞迪戴姆勒的DENZA都可以算作合資自主品牌。而豐田的iA5與福特的領界EV,則分別是新能源Aion S與江鈴馭勝330的換標車型。
通過拆解外資車企佈局中國純電動市場的套路,我們可以看出,目前絕大多數的車企仍然偏向於自研純電動車型,油改電與自研純電平臺是最主要的兩種方式。
但純電動汽車的浪潮到來的速度之快,似乎也讓部分車企陷入了慌亂的地步。對於這些還未推出純電平臺,甚至來不及推出油改電車型的車企,與國內車企合作,甚至將國內已有的純電產品直接換標上市也成為了他們的選擇。
中國的純電動汽車市場對於這些外資車企而言,已經到了不得不爭的地步。
外資品牌熱衷油改電 提前卡位中國消費級市場
外資車企佈局中國純電市場的腳步,是從油改電車型的大量出現開始的。
在汽車工業一百多年的歷史中,內燃機驅動的車型始終是時代的主基調,燃油車所催生的眾多車型平臺,成熟的供應鏈體系都使得傳統車企無法在第一時間割捨掉曾經技術的優勢。
因此在純電動汽車時代到來之際,大量的油改電車型最先誕生,外資車企紛紛將這些車型作為試水之作投入中國市場。
目前來看,共有豐田、凌志、本田、日產、現代起亞、福斯、標緻雪鐵龍、雷諾、福特等九大汽車品牌在中國佈局了油改電車型。
這些車企大多選擇了從自身的熱銷車型著手,選擇成熟可靠的燃油車平臺進行改造,部分車企甚至會先在海外市場進行驗證,再在中國市場推出同款車型。
其中,韓系車企現代起亞速度最快,在中國純電動車浪潮剛剛興起的2015年,現代起亞就宣佈要將中國市場銷量最好的伊蘭特品牌純電化。
▲北京現代伊蘭特EV 2017款
隨後的2017年,北京現代正式推出伊蘭特EV,改自伊蘭特品牌旗下銷量最好的現代Celesta Elantra車型,不僅面向消費者市場,同時也向計程車市場銷售。北京現代的“好兄弟”東風悅達起亞,則在2018年藉助伊蘭特EV的平臺推出了起亞KX3的純電版,效能引數與伊蘭特EV相差無幾。
▲東風悅達起亞KX3純電版
日系三強豐田、本田、日產動作也不慢,2018年,日產就與東風合作推出了油改電車型東風日產SYLPHY PHEV,這款車型的燃油版是日產旗下的王牌緊湊級轎車Sylphy,目前純電版本也是中國市場上銷量最好的合資純電車型。2019年上半年,東風日產SYLPHY PHEV的銷量接近8000輛。
▲東風日產SYLPHY PHEV
東風本田在11月12日開幕的武漢車展上也宣佈了X-RV的電動版本X-NV的上市,豐田旗下的高階品牌凌志也將在廣州車展上展出基於凌志小型SUV UX打造的首款純電動車型UX300e,而豐田自身的純電動車C-HR EV與奕澤EV將會在2020年實現量產。
在歐洲車企陣營中,今年福斯集團也將旗下最熱門的Lavida、Bora、Golf三款燃油車型推出了油改電版本,並已在中國市場上市。
標緻雪鐵龍與雷諾則分別推出了一款油改電車型,標緻雪鐵龍推出的是基於標緻2008打造的標緻e2008,而雷諾推出的則是曾在印度市場大賣的Kwid車型的電動版雷諾e諾。
▲雷諾 e諾
福特在中國的合資車企江鈴福特今年8月份宣佈了該品牌旗下的純電動車福特領界EV的上市,這款車型是福特領界的電動版,而原版車型福特領界則被認為是江鈴自家馭勝330的換殼車。
從熱銷車型的層面來看,北京現代伊蘭特、東風日產Sylphy、福斯Lavida等車型都是曾在中國市場大賣的車型,Sylphy更是國內A級車市場銷量前三的常客。
而從成熟的燃油車平臺來看,豐田旗下凌志的UX300e基於TNGA-C平臺打造,該平臺曾用於打造LEVIN/COROLLA等豐田旗下的熱銷車型;而福斯的Lavida、Bora、Golf則是沿用了燃油車所用的MQB平臺,技術十分成熟,同時支援燃油、純電、插混三種平臺,可迅速投產。福斯基於MQB平臺,還推出了Tiguan、Passat等多款車型的插混版本。
現代今年的新款純電車型北京現代昂西諾純電,就是此前曾經在海外市場熱銷的現代Kona EV。這款車型曾於去年下半年在歐美市場上市,並在今年上半年售出超過2萬臺,排在全球純電動車銷量榜單第十位。
雖然油改電平臺具有帶電量差,架構不適合純電動車等天生缺陷,但外資車企仍然鍾愛油改電平臺。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恐怕就是油改電能最快地研發出純電動車型,並且最大化燃油車時代技術的效益。
同時,油改電平臺也為現代、日產、雷諾等純電動汽車技術尚未成熟的車企爭取了寶貴的時間,幫助他們提前卡位中國純電動車型消費市場。東風日產SYLPHY PHEV所取得的良好銷量,就使日產這一品牌在中國的純電動汽車市場擁有了一席之地。
除此之外,還有一點較為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國汽車市場雙積分制以及排放法規日益嚴格的限制,這些車企不得不佈局純電動車型來避免排放超標帶來的罰款的嚴重後果。
但從結果上來看,由於是油改電平臺,這些車型的帶電量普遍較差,大部分車型的NEDC綜合續航里程僅在200-400公里之間,競爭力較弱。即使是定價在10-20萬元左右的消費級市場,這些車型也難以取得較好的銷量,最終只能淪為國內純電動汽車市場的配角。
九大品牌自研純電平臺 老牌勁旅對決特斯拉
油改電平臺終究只是權宜之計,大多數外資車企推出油改電車型都是為了試水中國的純電市場。一旦市場探明,大量基於自研電動車型平臺的純電車型就會大舉進軍中國市場。
現階段,已經有外資車企開始基於自研的電動汽車平臺在中國市場推出純電車型,其中包括了:豐田、福斯、奧迪、賓士、BMW、積架路華、特斯拉、通用與福特九大品牌。
由於品牌定位高階、純電平臺研發成本高等因素,這些車企目前大多以豪華純電動車型為主要的產品方向。
以福斯為例,福斯集團第一款基於MEB平臺打造的車型就是旗下ID.系列的ID.3車型,這款車型目前國內售價預計25萬元起步,高配版本車型價格很可能達到30萬元的級別。
▲福斯ID.3
自2016年開始,該集團就著手開始研發新的純電動汽車平臺,累計投資超過了7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491億元)。在未來的十年中,福斯計劃利用這一平臺生產約1500萬輛電動車。
而在此前公佈的福斯2028年計劃中,福斯宣佈到2028年,該集團要生產超過2200萬輛純電動車。通過上述資料,可以看出MEB平臺在未來十年中至少要為福斯集團生產近70%的純電動車。
福斯的老對手賓士與BMW也推出了專為電動車型打造的平臺。
賓士剛剛在國內上市的EQC就是基於賓士自研的MEA電動平臺打造,到2022年,賓士的全系車型將會實現電動化,所有的純電動車型將會以EQ來命名。
▲賓士EQC
BMW則是計劃在2023年之前推出25款電動車型,其中至少一半是通過電動汽車平臺打造的純電車型,iX3將會是BMW“2023計劃”中的首款車型,明年就會實現中國產化並上市。
與德系三強類似,豐田也在開發一個名叫e-TNGA的純電動汽車平臺。據了解,豐田將會基於這一平臺推出約20款車型,最早一款車型將會在明年釋出。
沉寂了許久的美系車企福特也在2019年11月18日上午(北京時間)釋出了旗下首款基於全新平臺打造的純電動SUV Mustang Mach-E,這款車型將會在2021年進入國內。
據了解,這款車型出自福特內部一支成立於2017年的名叫“愛迪生”的團隊。雖然有人認為,這款車型可能是福特與福斯共享電動車型平臺的成果,但從福特Mustang(Mustang)的基因來看,這款車型更可能是福特自研兩年憋出的“大招”。
上述車企的電動平臺與純電車型大部分還處於剛剛完成開發或剛上市的階段,但已經有部分車企的純電平臺早已成熟,並且車型已經在國內開賣多時。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特斯拉,雖然特斯拉的第一款產品Roadster也曾使用蓮花Elise的底盤,但從2010年Model S開始開發後,特斯拉就為Model S專門設計了一個電動汽車平臺。得益於該平臺的可拓展性,特斯拉後續又基於該平臺打造了Mode X。
而在Model 3開始研發後,特斯拉又為這款入門級豪華純電動車設計開發了一個車型平臺。據了解,特斯拉將在明年推出的Model Y也將共享該平臺70%以上的零部件。
▲特斯拉Model 3
值得一提的是,自特斯拉量產車型2012年開賣以來,該品牌電動汽車的累計銷量已經逼近80萬輛,正在朝著100萬輛的大關進發,可以說是大幅領先目前傳統外資車企的進度。
需要指出的是,開發一個純電動汽車平臺的成本極其高昂,這一點從福斯對於MEB平臺70億美元的投資中已經可以看出。那麼,外資車企為何不選擇更加經濟、高效的油改電平臺呢?
答案是顯而易見的,只有純電動平臺才能夠滿足未來純電動車動輒500公里以上NEDC綜合續航里程的帶電量以及電動車必備的智慧化需求。押注純電動車型平臺,意味著這些車企擁有全面電動化的決心。
不過目前各大車企的進度差距十分巨大,大部分車企剛剛依靠純電動平臺在中國市場推出首款車型,甚至部分車企的首款車型仍在醞釀之中。而特斯拉已經推出了三款量產車型,並且總銷量已經超過了78萬輛。
合資自主另闢“奇路”慘敗 中國產版日產聆風現已停售
不論是推出油改電車型還是基於電動汽車平臺打造純電動車,都可以算是目前走得通的套路。
但部分外資車企卻與國內的合作伙伴走出了一條“奇路”——合資自主品牌,東風與日產合作的啟辰、東風與本田合作的思銘、與本田合作的理念、現代起亞與東風合作的華騏以及比亞迪與戴姆勒合作的DENZA都屬於這一類。
合資自主品牌所存在的意義主要有兩點,一是成為外資車企技術產品向國內市場流通的渠道,實現品牌與產品的共享;二是用副品牌或新品牌來試水純電車型,避免銷量不濟對主品牌產生影響。
最早通過這一方式進入中國市場的是“中國產版日產聆風”——東風啟辰晨風,這一車型的原型一度在國外市場,尤其是北美市場進入新能源汽車銷量榜單的前十名。
▲東風啟辰晨風
不過在國內,啟辰晨風的經歷十分尷尬。2014年國內上市之時,消費者對於這款“中國產版日產聆風”的期望相當高。
但在2016年,該車型由於沒有使用補貼目錄內的動力電池,該車型被迫停產。2017年復產後的車型續航里程僅有175公里,跟不上市場需求的啟辰晨風變得無人問津,公開資料顯示,該款車型在2017年6月僅售出4輛,隨後即停產停售。
現代起亞與東風的合資自主品牌華騏300E雖然沒有停產停售,但實際情況也並不樂觀。搜狐汽車產銷資料庫顯示,這款2017年上市的車型在2018年僅售出800餘輛。而在2019年的1-9月,則僅賣出600餘輛,9月銷量為0。
▲華騏300e
啟辰與華騏品牌新能源車型表現不佳,比亞迪與戴姆勒合資成立的DENZA成績也算不上好。
DENZA成立於2010年,由國內新能源車企的領頭羊比亞迪與傳統車企豪強戴姆勒合資成立。原本應該是強強聯手,但令比亞迪和戴姆勒都沒想到的是,該品牌於2015年推出的首款車型DENZA在經過4年之後,仍然只賣出不到1.5萬輛的累計銷量,只能說是中了合資自主品牌的“魔咒”。
有坊間傳聞認為,DENZA的首款車型是基於賓士B Class車改造的油改電車型,這一說法曾被比亞迪戴姆勒新技術有限公司CEO嚴琛親口否認。不過,即將在廣州車展上市的DENZAX,在車身尺寸與三電系統方面,又與比亞迪在今年三月底宣佈上市的唐EV有著諸多相似之處。
▲DENZA
除此之外,東風本田的思銘X-NV、江淮福斯的思皓E20X,也被這些合資品牌旗下自主品牌開拓純電動市場的試水作,這兩款車型剛在國內上市,目前還沒有官方銷量資料流出。
這些外資車企佈局合資自主品牌的目的,其實也是為了試水中國純電市場。而對於戴姆勒這樣的豪華品牌而言,成立合資自主品牌的目的更多是為了與原本的品牌打出價格差,從而攻佔更多的市場。
但現實是,先行入場的啟辰晨風與華騏300E一款停產,一款年銷量不到一千臺。而DENZA這樣強強聯手的品牌,首款車型DENZA4年的累計銷量不到1.5萬輛,十分慘淡。
在產品迭代方面,啟辰的第二款純電動車D60EV剛剛上市,DENZA的第二款車型DENZAX要到廣州車展期間才能上市,研發進度已經嚴重滯後。從這一結果來看,合資自主品牌這條“奇路”走得相當艱辛。
另類玩法直接換標 豐田福特向中國夥伴“借車”上市
除了上述的三種套路,還有車企直接選擇了簡單粗暴地替換國內合作伙伴車型車標或外殼,直接上市新車的方式。
這種方式往往適合於在油改電平臺沒有起色,自研的純電平臺還沒有車型產出,以及沒有合資自主品牌的車企。但選擇這條路線的車企並不多,目前只有豐田與福特兩家。
2019年9月成都車展期間,豐田正式宣佈,旗下首款純電動車iA5上市,售價為16.98-19.28萬元。
▲豐田iA5
這款車型幾乎與新能源Aion S完全相同,在續航里程上,iA5的NEDC綜合續航為510公里,而Aion S的NEDC綜合續航為520公里。而在車身尺寸方面,iA5的車長僅比Aion S長了24mm,軸距則完全一致。
福特則是將江鈴旗下的馭勝330換標推出了福特領界,隨後,又基於該款車型推出了電動版的領界EV。
但目前,豐田iA5、福特領界EV都是剛上市不久的車型。因此,這一套路是否能取得成功,還有待觀察。
不同玩家套路拆解:福斯三線並舉 特斯拉專精純電平臺
不同外資車企在進入中國的純電動汽車市場時,往往會選擇不同的路線,並且對於市場的觀望還會讓這些車企選擇多條路線。
1、豐田福特佈局油改電、純電平臺、換標車;福斯錨定純電平臺,油改電與合資自主輔助
豐田、福特、福斯三家車企在中國純電動汽車市場的佈局是目前所有車企中最為複雜的,豐田、福特兩家選擇了油改電平臺、自研純電平臺與換標上市三條路線,而福斯則選擇了油改電平臺、自研純電平臺與合資自主品牌三條路線。
豐田對於純電動路線的選擇並不是十分堅定,無論是油改電車型還是換標新能源Aion S都是對中國純電動汽車市場的試水。而豐田的純電動平臺e-TNGA要到2020年才能產出第一款純電動車型,進度緩慢。
同樣,福特在中國純電市場的佈局進度也較為緩慢,首款車型是江鈴福特旗下的領界EV,這款車型不僅是福特領界的油改電車型,同時,其原型福特領界也是江鈴馭勝330的油改電車型。
福特真正基於純電平臺打造的Mustang Mach-E,則要等到2021年才會進入中國市場。
▲福特Mustang Mach-E
同時佈局三條路線的選擇,並沒能幫助豐田與福特擴大在中國純電動汽車市場的影響力,反而使其表現得十分猶豫。
但福斯則不同,在油改電車型方面,福斯僅推出了Lavida、Bora、Golf三款純電動車。而依靠純電動汽車平臺MEB平臺,福斯已經推出了ID.3、ID.初見兩款量產車型以及數款概念車型,而ID.3已經在福斯上海安亭工廠實現量產。據了解,後續新版的中國產Golf純電也將基於MEB平臺打造。
此外,福斯還與江淮佈局了合資自主品牌思皓,並在今年推出了純電動車型江淮福斯思皓E20X。福斯同時佈局的三條路線,進展都非常迅速。
2、本田、日產、現代起亞佈局油改電與合資自主品牌;賓士擁有自研平臺,還與比亞迪聯手造車
雖然本田、日產、現代起亞、賓士都是同時佈局兩條路線的外資車企,但從打法上,卻呈現出了不同的趨勢。
本田、日產、現代起亞三家車企選擇佈局油改電與合資自主品牌兩條路線,本質上,這兩條路線都只是為了試水中國市場,提前樹立品牌影響力。但結果卻十分慘淡,東風日產的啟辰晨風銷量不景氣已經停產,東風悅達起亞的華騏300E年銷量不足千輛,本田的理念VE-1則剛剛上市,還不知道市場反響如何。
賓士所選擇的則是自研純電動平臺以及與比亞迪合資推出DENZA兩條路線,基於自研的MEA純電動平臺,賓士推出了首款純電動車型EQC,並且還將繼續使用這一平臺推出後續的純電動車型。
3、標緻雪鐵龍、雷諾堅持油改電;BMW、通用、積架路華、特斯拉自研平臺車型已上市
佈局一條路線的玩家選擇的通常是比較有競爭力的自研純電平臺或油改電路線。
其中BMW、通用、積架路華與特斯拉所選擇的都是自研純電平臺的路線,發力高階純電動市場是這些車企共同的特徵。
BMW、積架路華、通用均已推出首款純電動車型,BMWi3在2015-2018年連續出現在北美暢銷新能源汽車榜單中;而積架I-PACE在今年出現了銷量逆勢上漲,目前銷量已突破10000輛;通用Velite 6也在今年上海車展期間於國內上市。
▲積架I-PACE
對比之下,特斯拉的進度則要快上許多。目前,該公司已經有Model S/X/3三款車型上市,明年,第四款車型Model Y將會上市。同時,該公司今年前三季度的純電動車型銷量已經突破25萬輛;今年10月底,特斯拉的上海工廠也已實現投產;11月,馬斯克還宣佈要在德國建造超級工廠。
標緻雪鐵龍、雷諾兩家法國車企選擇的暫時還是油改電的路線,今年以來,這兩家車企分別推出了首款油改電的純電動車。標緻雪鐵龍推出了基於標緻2008打造的標緻e2008,雷諾推出了在印度市場大賣的雷諾Kwid車型的電動版雷諾e諾。
結語:外資車企多路徑加速佈局中國純電市場
透過這15大外資品牌佈局中國純電動市場的四大套路,可以看出外資車企正在加速佈局中國的純電動市場。但即使如此,市場的迅速變化也依然使得這些外資車企陷入猝不及防的境地,只能選擇匆忙進入。
對於中國這樣龐大的汽車市場而言,電動汽車真正大規模取代燃油車的時間節點目前還無法明確。因此很多車企在面對中國市場的純電浪潮時,要麼佈局多條路線舉棋不定,要麼選定純電路線孤注一擲。
可以確定的是,在電動化的大潮中,油改電、合資自主品牌、換標上市等套路都只是過渡性的策略,標緻雪鐵龍、雷諾、日產等車企目前仍在觀望,因此只能選擇這些策略提前卡位中國市場。
但最終如果要在中國的純電動市場樹立競爭力,純電平臺必不可少,因此,福斯、BMW、特斯拉等車企才會下血本研發純電動平臺。現階段來看,這些車企已經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果。但要取得與燃油車時代相同的輝煌,加快產品迭代速度,提升產品力就是這些車企下一步的主要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