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奧迪、一汽、上汽三方簽署了聯合協議,就2022年上汽奧迪投產後,奧迪未來在中國的銷售渠道一事達成一致意見。根據公告,上汽大眾奧迪的產品將由現有的奧迪投資人網路進行銷售。
一汽集團和上汽方面皆對此結果積極表態,而這也是自上汽奧迪合資後,三方首次在奧迪在華未來規劃上,以如此和諧的姿態達成共識,三方獲得了一個都滿意的方案。
值得注意的是,這份三方均同意的公告強調的是“投資人網路”,這意味著上汽奧迪可以建立自己的銷售渠道,但必須由現有的經銷商投資人來建立。這種方式有效的規避了影響現有渠道利益的風險,還可以保證渠道的穩定並提升積極性。
“上汽奧迪造,一汽奧迪賣”,這個銷售模式令人有點意外。
在此之前,奧迪專案所引發的風波,其實已經持續了4年之久。
在2016年11月,奧迪方面就表達了希望與上汽大眾在華組建新合資公司的想法。上汽集團董事長陳虹在德國狼堡與奧迪董事長施泰德、大眾中國CEO海茲曼等德方高層簽署合作協議,就上汽奧迪的合資公司一事展開談判。
事實上,當時對此事反對聲音最高的,就是奧迪現有的在華經銷商網路。2016年廣州車展期間,30家奧迪經銷商甚至聯合發聲,要求奧迪限期就其與上汽合資生產銷售一事作出表態,否則將停止從奧迪提車銷售。由於已經有了一汽-大眾這個合作伙伴,並且已有成熟的經銷商網路,上汽奧迪專案遭到了強烈反對,考慮到一汽-大眾及經銷商的關切,合資一事因此歷經周折。
2017年1月,奧迪與一汽集團簽署《一汽、奧迪十年商業計劃》,承諾將繼續擴大傳統能源和新能源的產品線,並在智慧互聯、移動出行、聯合數字化專案、金融服務合作等領域加強合作。當年3月,奧迪、一汽集團與奧迪經銷商聯會代表又在北京舉行了會談,最終達成了所謂的“四方協議”。其中,最重要的共識是:只有在一汽-大眾奧迪達成90萬輛的年銷量目標後,才會開啟新的合作關係,且未來只通過一個網路渠道銷售奧迪產品。
直到2020年7月14日,事情開始有了眉目。根據一份政府檔案,大眾汽車和中國合作伙伴上汽集團計劃投資41.3億元人民幣(5.90億美元),用於改造多座上海工廠以生產新款奧迪轎車。
這兩年,奧迪在和賓士寶馬的競爭中逐漸顯露頹勢,而且差距有被越拉越大的趨勢。
從企業層面,奧迪這邊一汽大眾的股比調整一直談不下來,而寶馬在將華晨寶馬股比達到75%之後,無異於對其在國內經營打了一針強心劑。一汽比華晨強勢,奧迪去上海也像是一汽逼出來的。這樣看來,奧迪和上汽合作就有了點逼宮意思。
作為國內一線豪華品牌中的重要領軍人物,奧迪雖然為一汽大眾創造了鉅額的利潤,但10%的股比限制讓其“心有不甘”。一汽大眾的股權將最終被調整為一汽51%、大眾30%、奧迪19%的格局,之所以將增加的9%的股權給予奧迪,是因為在一汽大眾的合資公司的利潤構成中,奧迪品牌是最重要的利潤構成來源。初步計算,如果奧迪能從一汽手中獲得9%的股權轉讓,那麼其每年獲得的利潤將增加約20億元。
奧迪專案的風波,此番可以說最終得到圓滿解決,這對於上汽、一汽和奧迪三方均意義重大,也是三方妥協的結果。
對於奧迪專案的順利推進,奧迪中國總裁安世豪表示:“我非常高興我們能就至關重要的商業決策達成共識。強有力的本土合作伙伴是奧迪在華成功的重要基石。憑藉全新的銷售佈局,我們為奧迪在其全球最重要市場打造下一個‘黃金十年’提供了共贏的解決方案。”
業內分析認為,上汽奧迪商業模式的背後,充分平衡了現有一汽-奧迪經銷商、一汽和上汽三方的利益,上汽奧迪雖然看似妥協較大,但發揮空間仍然很大。對於奧迪品牌,銷售網路雖然有“南北”之分,但背後的投資人保持了統一,有利於經銷商網路的穩定發展。
對於“南北”銷售網路,以及後續的產品計劃,上汽奧迪方面表示:上汽奧迪深諳市場的這一變化,致力於改變品牌與消費者的溝通互動方式,打通市場營銷、銷售、售後、服務等各個環節的資訊壁壘,打造更加便捷、可信賴且專屬的實體電商生態體驗。首款車型計劃於2022年初實現交付。
從現有資料和過往的種種傳聞來看,奧迪A7L極有可能是上汽奧迪的首款量產車型,預計會在明年三季度開始預售,2022年正式交付。未來的話,上汽奧迪還將推出Q4 e-tron、奧迪Q6和奧迪Q8。
上汽奧迪的出現將成為奧迪在中國新的增長點,我們有理由相信,奧迪在中國市場的份額將得到進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