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屆廣州車展之上,東風啟辰釋出了旗下全新SUV——啟辰星。值得關注的是,啟辰星採用了全新的命名體系,車標也有所改變。並且,啟辰星不像啟辰此前的產品一樣,通過利用日產的平臺和技術來打造,而是基於啟辰旗下的全新VSA架構而來,造型上的原創度很高,動力上採用的也是來自瀋陽航天三菱的1.5T發動機,並非日產的動力總成。
不難發現,東風啟辰已經在著力脫離“廉價日產”的標籤,力求打造全新的品牌形象。那麼問題來了,沒了日產光環的啟辰星,機會有多大?
為什麼要推出啟辰星?
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機雖然沒能阻止中國汽車市場銷量的增長,但也放緩了增長的步伐,增速首次跌破10%的大關。更令人焦慮的是,自主品牌的份額下滑了1.6%,抗風險能力明顯不如外資品牌。
為了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振興自主汽車產業,國務院在2009年3月釋出了《汽車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明確支援汽車生產企業通過自主開發、聯合開發、國內外併購等多種方式發展自主品牌。在這一政策的推動下,“合資自主”進入了我們視野,其特點在於品牌隸屬與合資公司之下,產品則是在外資公司的技術平臺之上進行重新開發。
啟辰就是這樣一個合資自主品牌,早期隸屬於東風日產,在2017年“獨立”了出來,成為了“東風啟辰”。只不過,日產仍然在其中佔有50%的股份,這也是為什麼啟辰“獨立”之後,日產依舊提供技術支援的原因。
相較於大多數已經“夭折”的合資自主品牌,啟辰能夠活下來,很重要的原因在於做了本土化改進,並降低了價格,而不是一味的“換標”。尊重市場,市場自然會給予一定的回報。
不過,自2010年9月成立以來,啟辰品牌的銷量一直沒有顯著提升,長期穩定在10萬輛出頭。一來,其品牌知名度相對較低,在營銷上投入的費用也比較少;二來,其產品線較為單薄,熱銷車型較少,且缺乏研發實力。
據日產中國訊息顯示,東風啟辰10月銷量為10703臺,同比下滑2.74%。1-10月累計銷量為97697臺,同比下滑12.27%。其中,啟辰D60一款車型就佔據了59.3%的銷量,T60、T70、T90三款SUV車型的存在感較低。
很明顯,一味的回收外資公司的“垃圾”無法滿足消費者的需求,存量市場之下需要更強的產品來搶佔市場份額。於是,啟辰推出了啟辰星,力求重塑品牌形象。
啟辰星的機會有多大?
目前啟辰星曝光的資訊不算多,只知道新車基於VSA智慧模組架構打造,該架構涵蓋了VSA-L(中大型平臺)、VSA-C(緊湊型平臺)、VSA-E(電動車平臺)三大平臺。同時,新車採用了全新的“混元美學”設計理念,整車設計的確比此前的啟辰車型要好看得多。
此外,啟辰星定位於A+級SUV,車身尺寸為4691*1905*1706mm,軸距為2756mm,比主流緊湊型SUV要大上一圈。動力上則搭載了一款來自瀋陽航天三菱的1.5T發動機,最大功率190馬力,資料較為出彩。而關於新車在內飾、空間、智慧化、機械素質等方面的表現,暫時無法下定論。
從已知資訊來看,啟辰星目前的產品優勢並不大,但品牌劣勢卻很明顯。成立時間較短、產品保有量較小、品牌知名度較低是啟辰品牌目前的現狀,而啟辰星沒了日產標籤之後,消費者的接受度如何還需要打個問號。
品牌知名度需要產品和營銷來支撐。從產品的角度來看,得益於前幾年使用了日產技術,啟辰沒有爆發太多負面新聞,整個品牌基本還是偏向於正面報道,不過一些小問題仍然存在,比如車身附件異響等;從營銷角度來看,啟辰在營銷上的投入較少,不管是線上,還是線下,很少能夠看到關於啟辰的資訊。好在,近來這一現象有所轉變,特別是今年和國際籃聯籃球世界盃及中國國家男子籃球隊的合作讓其曝光度提升了不少。當然,不管是產品品質還是營銷,都需要長時間的堅持和投入。
價格方面,“降維打擊”將成為啟辰星突圍的唯一方式。在品牌力不足且脫離日產技術的情況之下,唯有價效比才是吸引消費者買單的最有力手段。比對手擁有更大的車身、更高的配置的同時,還能拿出更低的價格。捷途X70、瑞虎8、比亞迪宋Pro等車型的崛起皆是如此。筆者預計,啟辰星的售價要控制在8-13萬左右或許才有機會進入主流市場,不過考慮到啟辰T70的售價已經處於這一個區間,定位更高的啟辰星的售價大概率會更高一些。
綜上,由於身處緊湊型SUV市場,啟辰星要面臨太多強大的對手,而沒了日產光環之後,啟辰星需要克服的困難又多了一重。但不管最終結果如何,在啟辰星上,我們看到了東風啟辰的改變和決心,當它勇敢摘去日產光環,踏出革新的步伐時,就已經值得我們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