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屆廣州車展,集團展臺展示了一款純電動概念車——EN0.146。這個較為奇葩的名字,其實隱藏了的黑科技。儘管是一款概念車,但其創造了全球電動乘用車低風阻的新紀錄——其風阻係數僅為0.146Cd。
一直以來,風阻係數就像是車輛的隱藏屬性,很多時候我們都不夠重視。但事實上,汽車的風阻係數與能耗密切相關。有相關研究表明,汽車以60km/h的速度前進時,有60%的動力用於克服空氣阻力,風阻係數越低,能耗就越小。
對於新能源汽車而言,更低的風阻係數,意味著能獲得更長的續航里程。相反,在同樣的續航里程下,風阻係數更低的電動車,對電池容量的要求就越低,能夠有效地降低成本。
其實,市場上已經有不少新能源汽車開始著手低風阻的宣傳,例如吉利幾何A的風阻係數為0.237Cd,又如新能源Aion S的0.245Cd。那麼,當你購買新能源車時,車輛風阻係數會成為你的考慮因素嗎?
From:波子對於我而言,購車時並不會太在意車輛的風阻係數。因為在我看來,級別相同的車型,風阻係數的差距並不大。例如吉利幾何A和新能源的Aion S,風阻係數相差0.08Cd,在實際使用中,這種差距,很難感受得到。
雖說如此,但風阻係數對車輛而言,是相當重要的,也是最尖端的造車科技。在賽車場裡,一套合理的空氣動力設計,是賽車制勝的關鍵。以F1賽車為例,在動力系統各品牌商之間不相伯仲的情況下,更優秀的空氣動力設計(主要指風阻係數,還有氣流產生的下壓力),能讓賽車在每圈獲得0.2秒左右的優勢,一場多達五六十圈的賽事下來,差距就在半分鐘以上。因此,在汽車運動領域,風阻係數是相當關鍵的。
在分秒必爭的賽車領域,車體相當講究空氣動力學設計,往往成為制勝的關鍵。
然而,對於新能源汽車,現階段決定一款車是否足夠好用的,依舊是實用性、便利性。在試過多款新能源車後,我認為它們在空間表現、駕駛操控等層面,與傳統燃油車相比並沒有明顯的不足,而在動力效能、行駛舒適性方面的表現,大多數在燃油車之上。
在保證乘員艙空間、舒適性的前提下,提高電驅系統的效能、安全性,才是現階段新能源車最需解決的問題。
但是在使用中,電驅系統的效率,不同的品牌之間差距就相當明顯,這才是影響實際使用感受的根本問題。例如被公認電驅動技術最好的特斯拉車型,其EPA綜合能效大多在100MPGe以上,最高的Model 3 Standard Range Plus車型能達到141MPGe。而國內新能源車領域的強者比亞迪,其E6車型的EPA綜合能效僅為72MPGe,與特斯拉Model 3 Standard Range Plus足足相差1倍。
特斯拉Model 3 Standard Range Plus,EPA綜合能效高達141MPGe。
綜合能耗越高,可以簡單地理解為耗電量更低,在相同條件下,續航里程更長,給使用者帶來的里程焦慮則更輕微。如果將可續航里程統一,那麼,耗電量越低的車,電池包的容量就更少,充電時間就更短,在使用中更顯便利。所以在現階段,我認為提升電驅系統的效能,比追求極致的空氣動力學,以獲得更低風阻,對於使用者的使用體驗更實際、有效。
車身的空氣動力學設計,往往要花大量的時間、人力,才能獲得好的表現。
From:Hold恕我直言。無論是買燃油車或是新能源車,其風阻係數的大小與否都不會成為我在購車時會關注的指標,更不要說左右我的決定了。
雖然我們都知道,車輛的風阻係數越低,其油耗或者電耗表現就會更好。但在實際駕駛過程中,其對於油耗或者電耗的影響我們基本是感受不到的,因此我也沒必要在購車時特意去關注它的係數是大是小。如果真的是非常在意車輛的油耗或者電耗表現,我還不如直接去買一臺燃油經濟性出色的油電混合車型,或者是一輛電耗表現更出色的新能源車型呢。
搭載了第三代i-MMD雙電機混合動力系統的Accord銳·混動 百公里油耗僅為4.2L。
其實對於新能源車型而言,我們更應該關注的是指標其實是它的耗電量以及充電效率。在當前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許多車型的續航里程已經突破了500公里或者是600公里。但不可否認,由於充電不如加油方便,純電動車出行始終會受到續航里程的限制,同時,由於充電樁的數量遠不如加油站,因此我們還要時刻想著要去哪裡充電,這給我們的用車生活帶來了極大不便。
但如果車輛的耗電量以及充電效率能做到非常出色,就能在一定程度上彌補這種不便。畢竟車輛充電的效率越高,我們在充電時等待的時間就會越少,而它的耗電量越低,我們就能跑越多的里程。因此,相較於風阻係數,我認為充電效率、耗電量甚至是續航里程這幾項指標都會比它來得更加重要。
From:超人其實不用想都知道,絕大多數人在購車的時候都不會考慮風阻係數。
此前已有不少車企宣傳自己的車風阻係數有多低,但那些小數點後的資料,以及所謂同級第一的頭銜,試問有誰記得?又有誰會深究當中的意義?
若你去百度一下,便能輕鬆找出汽車風阻係數的排行榜,其中榮威i6更是長期位居排行榜前十,它的風阻係數為0.25Cd,是A級轎車中最低的一款,但它的銷量並不是A級車中最好的,這就是消費者對於風阻係數不感冒的證據。
風阻係數與一款車的市場表現沒有太大關係。
然而,大家可能有所不知,車企為了降低風阻係數,所花費的成本是以億為單位計算的。先不算搭建風洞的成本,光是租借國內現有的風洞,每小時成本就超過了2萬人民幣,而為了採集足夠的資料以優化風阻,測試時時間往往需要數千小時。大家拿計算機出來算算總數吧,記得別把後面的零小數了哦!
而為了保證在擁有低風阻時,不影響整體設計以及車內實用性,更需要對車身設計進行優化、改良,這裡所涉及的成本也是難以估量的。
那為何車企要為了一個不受重視的資料投入如此高的成本?其最終目的,都是與優化燃油經濟性有關。有資料顯示,對於燃油車而言,風阻係數每下降10%,則油耗可節省約7%左右;而對於新能源汽車,風阻係數每降低0.01,續航里程則能提升15-20公里。
追求低風阻係數的首要目的就是降低能耗。
這麼看來,“低風阻可以帶來低能耗”這句話是成立的,但為何消費者會對這項資料如此不感冒?
最根本的原因在於,消費者對於能耗這事兒,還真沒有車企想的那麼重要。人們會因為低油耗,而更加喜歡一款車,但低油耗不會是購車的決定性理由,而只是一款產品力的一種補充、點綴。
再低的風阻,不如縮短充電時間來得實際。
新能源車亦然,即便能通過低風阻增加100公里的續航距離,但也改變不了充電速度慢,充充電樁分佈不均,使用者扎堆充電等客觀問題。就算續航距離再遠,電動車也只能充當上下班通勤車、共享車、網約車的角色。
對於整個行業的問題,還真不是單單一個風阻係數就能解決。
文 | 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