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長城和BMW股東雙方在張家港的工廠基地上共同剷土奠基,意味著雙方合作的“光束”終於“通電”點亮了。
對於長城汽車和BMW集團合資成立的光束汽車專案而言,其發展完全可以用“好事多磨”一詞來形容。在長城汽車和BMW集團雙方首次簽約過去整整507天之後,11月29日,光束汽車專案在張家港正式啟動。而在長城汽車董事長魏建軍看來,光束汽車專案的啟動有力迴應了之前有關該專案停擺的傳聞。
“自由戀愛”終成正果
從2018年7月10日,長城汽車和BMW集團雙方在德國柏林正式簽署了合資協議。到2018年8月13日,光束汽車宣佈正式落戶張家港。再到11月29日,光束汽車專案正式啟動,長城汽車與BMW集團的“自由戀愛”終成正果。
值得一提的是,光束汽車不僅是中國放開合資股比後簽約的第一家合資整車企業和國內第一家民營企業合資整車專案,同時也是第一家產品面向全球市場的合資整車企業。
據悉,光束汽車專案總投資約51億元,雙方股東股權比例為50:50,其生產基地的擬開工時間為2020年,擬建成時間為2022年,並於2022年正式投產,建設規模為年產16萬輛,包括燃油乘用車和純電動乘用車。可以看出,在進行純電動乘用車的生產銷售前,光束汽車還需獲得純電動汽車整車專案審批。不過,據長城汽車方面人士透露,雖然目前審批資質是燃油車,但光束汽車的主要目標一定是新能源。
此外,根據官方介紹,光束汽車專案集研發、生產、倉儲物流於一體,產品將面向全球市場銷售,共同研發和生產是該專案的重點,預計未來的MINI純電動汽車以及長城旗下新產品均將在此投入生產。按照規劃,光束汽車的產品將按品牌分別進入BMW集團和長城汽車各自的銷售和服務網路,不再新建統一的銷售渠道。
與此同時,光束汽車的董事會成員也浮出水面。其中,光束汽車董事長由長城汽車高階副Quattroporte趙國慶擔任,副董事長由BMW集團高階副Quattroporte傅耀擔任,其他董事會成員包括BMW集團大中華區Quattroporte兼執行長高樂、長城汽車高階副Quattroporte胡樹傑、BMW集團高階副Quattroporte韓磊以及長城汽車生產副Quattroporte孟祥軍。
對於光束汽車專案的啟動,魏建軍表示:“光束汽車的成立,不但更新了車企合資原有的模式,還實現了‘聯合研發、中國製造、服務全球顧客’的嶄新業態模式。”
“聯姻”是必然結果
在不少業內人士看來,長城汽車和BMW集團的“聯姻”是必然的結果,因為在這背後是雙方對於合作各有所需。誠然,在“聯姻”背後展示的是長城汽車的“走出去”的決心,以及BMW集團繼續深耕中國市場的努力。
首先對於長城汽車而言,其一直在探索通往全球市場的道路。早在上世紀90年代,長城就開啟了海外市場的業務,其不僅將產品出口到中東、南美、澳洲和南非等市場,同時還在很多國家和地區建立組裝廠。不過,在面對各國家和地區不同的法律法規時,長城汽車還是栽了不少跟頭。
對於此次與BMW集團的合作,魏建軍也坦言,長城汽車確實看重了BMW集團幾十年來在全球運營的經驗,以及其對於海外法規的了解。同時,也有業內人士指出,與BMW集團的這次合作能讓長城汽車在國際市場交學費的時間和成本大大減少。更為重要的是,長城汽車此次還可以向更高階的市場進軍。
實際上,對於此次合作,長城一直都在強調面向國際市場的問題。在光束汽車專案啟動儀式現場,魏建軍表示:“長城汽車和BMW集團的合資,對長城汽車的全球化戰略是強有力的支撐。”除此之外,魏建軍還表示,此次合作對長城汽車走出去帶來的價值是巨大的,從產品上和從海外營銷網路管理上是受益的。
其次對於BMW集團而言,光束汽車專案也是其深耕中國市場的又一表現。BMW集團財務董事彼得表示:“光束汽車將使我們進一步提升產能,打造更具吸引力的MINI純電動汽車。同時,與長城汽車成立合資企業再次凸顯了中國市場對BMW集團的重要意義,以及我們對中國汽車行業蓬勃發展的堅定信心。”
值得一提的是,BMW集團在國內的新能源汽車市場中,屬於起步較早的豪華品牌。其目前在國內共有4款新能源車型在售。資料顯示,截至目前,BMW新能源汽車在中國銷量突破5萬輛,其中新能源授權經銷商有400餘家。
與此同時,BMW集團還推出了“在中國、為中國、為全球”的戰略。據悉,在2020年,BMWiX3將在瀋陽工廠生產,並出口至全球。對於BMW集團而言,其不僅不想喪失在國內新能源這條跑道上的優勢,同時還想借助光束汽車進一步拉開與對手的差距。
“婚後生活”面臨挑戰
誠然,長城汽車和BMW集團的“聯姻”是必然的結果。不過同時也需要注意的是,“聯姻”之後的生活才剛剛開始,其未來將面臨眾多考驗。
首先就是專案推進的速度。在不少人看來,無論是從光束汽車整個專案整體推進的速度,還是光束汽車對於此後的規劃,其並非像“光束”命名這般,反而看起來有些遲緩。按照規劃,光束汽車的首款產品將於2022年才開始啟動生產,因此不少人認為光束汽車將成為新能源領域的後來者。
對此,魏建軍和BMW集團董事傅樂希都認為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是一條漫長的比賽。同時,魏建軍認為,光束汽車專案並不屬於後來者,“實際上BMW集團有很好的電動車基礎,長城汽車深度佈局新能源方面也已經有5年的時間。”他表示。
事實上,影響其推進速度的並不是新能源技術儲備的問題,而是雙方嘗試了一種創新的合作模式,雙方如何順利且快速探索出一條適合光束汽車發展的模式,才是決定光束汽車是不是新能源領域的後來者的一個重要因素。
魏建軍曾多次強調過,光束汽車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合資模式,更不是代工生產,而是從研發、設計到生產、營銷的全方位深度合作,而這些才是影響光束汽車程序的主要原因,畢竟,在光束汽車之前,沒有一家合資企業嘗試過使用這種合作模式,其也無法找到一個可以參考的樣本。
除此之外,長城汽車如何平衡其新能源汽車矩陣裡的高階品牌WEY、尤拉以及光束這三個品牌之間的關係避免出現內耗,也是其面臨的挑戰之一。
可以看出,雖然專案的正式啟動迴應了之前所有的傳言,但對於光束汽車而言,其未來還有很長路要走。而關於光束汽車未來的走向和發展,以及能否產生如雙方期共同待的“一加一大於二”的聯合效應也值得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