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汽車>

前言

在汽車輕量化的需求下,多材料混合設計在現代車身設計中變得至關重要。然而,不同材料的連線是一項具有挑戰性的任務,需要應用新的連線技術。自衝鉚接(SPR)與粘接相結合的混合連線技術廣泛用於車身鋼和鋁部件的連線。因此,需要建立數值模型對連線件的耐撞性等機械效能進行準確、有效的測試。目前,已有文獻對SPR和粘接在拉伸、剪下、剝離以及混合負載下的連線效能進行測試。但是對於複合連線則需要特定的實驗裝置在進行連線效能的測試,特別是對於鋼-鋁材料連線的車身在碰撞載荷下的連線效能表現。

本研究提出了一種用於粘接和SPR混合連線的多尺度測試方法。應用新的測試方法來表徵在張力、剪下和混合載荷下的連線效能(通過對兩個矩形板了連線成十字形樣品進行載入直至失效)。此外,還提出了一種用於測試鋼-鋁結構件連線效能的新型測試方法(使用粘合劑結合SPR連線兩個帽型部件,然後進行3點彎曲測試)。實驗樣品採用冷軋微合金鋼和6系鋁合金,通過熱固性環氧樹脂粘合劑和自衝鉚接進行連線。

粘接+SPR複合連線的效能表徵

1. 試驗裝置

採用兩個矩形板十字重疊,通過粘接、SPR、以及二者的複合連線技術進行連線(如圖1),並對連線件的機械效能進行研究。

粘接時需要將樣品在180°下固化20分鐘。考慮到熱處理可能會影響鋼板和鋁板的機械效能,因此鉚接的試樣也進行相同的熱固化。

採用如下圖2所示的新型實驗裝置對樣品在拉伸、剪下和混合載荷下的連線效能進行測試。新裝置的剛性設計確保了對載入模式和邊界條件的良好控制。

2. 實驗結果

圖3顯示了拉伸載荷下的力-位移曲線,結果顯示:當鉚釘被拉穿上板件發生失效時,自衝鉚接達到最大連線強度;粘接的初始強度較高,且在粘接試樣出現裂縫時達到最大連線強度。與鉚接相比,粘接的最大連線強度和位移有顯著低於自衝鉚接。而複合連線的試樣在承受載荷時,最先響應的是粘接的部分,粘合劑從一側開始失效,當裂縫傳播至樣品中心時,由於SPR的連線而停止繼續傳播。隨後,裂縫從另一側開始向中心點傳播。下圖4可以看到,連線失效時鉚釘從底板中被拉出,粘合劑層的失效主要是粘合劑和混合構型的內聚破壞。

下圖5顯示了剪下載荷下的力-位移曲線。採用自衝鉚連線的試樣在測試開始時幾乎呈線性增長。隨著力的增加,鉚釘開始旋轉,從底板拉出後導致連線失效。剪下載荷下的最大力顯著高於拉伸載荷下的力,鉚釘即使從底板拉出後也沒有觀察到力的突然下降,因為鉚釘被夾在兩個板之間。與鉚接樣品相比,粘接和複合連線樣品的初始強度都較高。剪下載荷導致粘合劑層內部的應力分佈更均勻,最大力約是拉伸載荷下的四倍。而失效的特點在於粘合劑層內的突然裂縫,導致失效。複合連線樣品失效位移表現優於粘接,與鉚接相當。

混合載荷下的力-位移響應如圖6所示。接頭的變形和失效與剪下載荷的情況相當。混合載荷載入下的接頭強度介於剪下和拉伸載荷之間。

創新複合連線測試模型

1. 實驗裝置

研究組開發了一種用於複合連線的新型測試裝置,通過粘接+SPR連線的兩個帽型部件(HP)進行3點彎曲測試(如圖7)。

SPR需要從部件的兩側進行連線,這可以通過HP部件開放的幾何設計來實現。測試部件均勻分佈了十個SPR鉚釘,粘接層的寬度為15mm,厚度為0.3mm。為建立精準的樹脂模型,需要採用不同負載進行廣泛的測試。因此,開發了兩種測試模式,如下圖8。

對兩種樣品配置進行準靜態實驗,圖8a鋼製件在上,鋁件在下;圖8b為剪下模式,鋁件在上,鋼件在下。上圖a中,當承受衝擊載荷時,頂部鋼製件發生彎曲,吸收能量,而底部鋁製件仍保持筆直狀態,不發生形變。這將導致連接面產生相對位移,連線部分出於預張緊狀態。上圖b中,頂部部件由較厚的鋁板製成,底部部件由較薄的鋼板製成,在承受衝擊載荷時,二者都發生了形變。

2. 實驗結果

圖10顯示了兩種試樣的力-位移曲線。在上圖a的常規模式下,在位置0處,粘合劑層內部開始裂縫。在位置1處的第一個SPR失效之前達到最大力(圖10a)。同時粘合劑層內的裂縫朝向試樣的中心傳播,以增加位移。在位置2至4處連續三個SPR連線失效(圖10b)。在上圖b的模式下,最大力略高於常規模式,當達到最大力時頂部製件開始彎曲。在位置0處,粘合劑層內部開始裂縫,裂縫朝向試樣中心傳播,以增加撞擊位移。圖10c顯示了在第一次SPR連線失效之前的剪下試樣。位置1到4(圖10d)共有四個SPR發生短暫連續的失效。底部製件在常規模式保持筆直,但在剪下模式下顯著彎曲,成功地將不同的載入模式引入連線中。因此,SPR連線的失效行為在兩個試樣配置之間顯著不同。

結論

本課題提出了一種新的測試方法,用於表徵在拉伸、剪下和混合載荷下的連線強度。通過對鉚接、粘合和複合連線試樣的準靜態試驗,結果表明:粘接表現出了更強的載荷響應和更低的失效位移,與SPR相比,在剪下載荷下粘接的強度更高。SPR連線在粘接失效後提供了進一步的承載能力,而粘合劑層的存在對SPR的連線沒有顯著影響。

提出了一種新的鋼-鋁連線效能測試的模型。試樣由兩個帽型件組成,通過粘接+SPR形成連線,在3點彎曲實驗中測試其失效模式。提出了兩種測試模型,一種用於常規受力,一種用於剪下受力。兩種模型都發生了不同形式的失效,因此,該測試模型非常適用於驗證複合連線的連線效能。

結果表明,創新測試方法可以可以成功建立複合連線的機械效能模型。但是,更為完整的表徵還將涉及更多且昂貴的測試程式。此外,連線效能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材料組合,而隨著車身混合多材料的應用,這對連線效能測試也帶來了挑戰。而模擬的測試模型可實現高效的、多角度的表徵,且無需進行實驗,節省成本和時間。因此,這種模擬的測試模型將在未來的研究工作中廣泛應用。

multifunktionalen Leichtbau

最新評論
  • 路虎是印度還是英國的
  • 皖南自駕遊清單第一站陽產土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