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網站公佈了今年10月份全球新能源乘用車的銷量榜單,通過榜單,我們可以看到除了特斯拉、BMW、福斯這樣的國際大牌外,上榜的還有北汽、寶駿、這三個正在慢慢成長起來的自主品牌。雖然身處全球最大的汽車市場,但是能在全球榜單排上名次並不容易。
根據2017年的資料顯示,2017年全球汽車近1億輛銷量中,中國銷量近3000萬輛,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汽車市場。但是汽車大國並不等於汽車強國,目前中國汽車市場的銷量冠軍仍是福斯、通用、福斯等合資品牌,滿大街跑的都是合資品牌的車,自主品牌銷量佔比不到一半,而且大多集中於中低端市場。
新能源技術的出現,正好緩解了這種尷尬。從技術層面來講,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和電機的生產與研發,大家都處在同一個起點;從優惠補貼政策來講,中國政府大力推廣扶持新能源汽車產業,產品的價效比不斷提高。這才給了比亞迪、新能源、北汽新能源等一系列自主品牌彎道超車的機會。
位列榜二的北汽新能源EU系列就是最好的例子。
今年下半年以來,北汽新能源發生了幾件大事。首先,在7月份新能源汽車補貼退坡的情況下,北汽新能源保持了逆勢增長的態勢。其次,北京市專門針對純電出租汽車發放上限為 7.38 萬元的資金獎勵,這項政策的受益者,無疑就是北汽新能源了。再到近日,北汽集團宣佈將北汽新能源和北京汽車旗下主要產品品牌及相關研發生產資源進行清理和整合,推出定位中高階的“BEIJING”品牌。
知道這些,再看北汽衝上榜二的訊息也不足為奇。接下來還會發生什麼事情,我們不知道,但是,努力了一定會有回報這一點毋庸置疑。
寶駿E系列則取得了第五名的成績。
電動汽車逐步被大家接受,不僅僅是因為國家和政府的支援,還有企業和個人的環保意識正在逐漸提升。而說到環保,就不得不提通用五菱的總部所在地——柳州。經過不懈努力,柳州早已從“酸雨之都”變成了“紫荊花城”,同時還帶動了新能源車的推廣,尤其是本土品牌寶駿旗下的電動車。
電動君在今年9月份出差去了一趟柳州。在柳州,除了女孩子們深深迷戀的的螺螄粉以外,最常見的就是停滿大街小巷的寶駿E系列的微型電動車。事實上,柳州是除了北上廣深四大一線城市之外,電動車推廣比較好的城市,隨處可見的新能源專用停車位和充電樁甚至比一線城市更為密集。電動車的普及,把柳州這座城市變得更加環保的同時,也證明了寶駿的試驗是成功的。
隨後,寶駿E系列便開始面向全國進行推廣。而早在去年9月,該車就已率先在廣西、山東及全國主要城市上市銷售,並獲得了不錯的市場反饋,累計銷量也超過了2.1萬輛。
從柳州走向全國,寶駿E系列的路還有很長,我們也相信,寶駿還會有越來越多的系列。
新能源憑藉Aion S 獲得榜6,首次進入前10的名單。
去年廣州車展,新能源作為東道主揭曉了旗下新能源專屬產品系列命名——“Aion”,併發布了全球首款超長續航AI純電定製座駕——新能源Aion S。名字字首看著很長,也是車企們最愛用的命名格式,但是要知道,在去年,“超長續航”、“AI”、“定製”,這些名詞還未被普及到自主品牌身上。
作為次世代新能源車型,在純電車型最核心的續航效能方面,Aion S不僅在全球範圍內首次採用最新一代三元鋰電池,還全球首次深度整合高效能“三合一”電驅系統,成為國內首款純電續航里程超過600km車型,而且NEDC測試續航里程超過500km,這是新能源的進步,更是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的進步。
同樣,新能源Aion S也是上榜自主品牌中唯一一款單車,足以看出這款車強大的產品力。這也離不開品牌心中的一份堅守,在別人忙著“油改電”時,新能源堅持默默研發純電動車平臺;在別人熱衷於佈局細分市場,搶佔市場份額時,新能源專注於個性化定製和車機智慧化。要是成功有祕訣,專注和堅持便是祕訣所在。
縱然中國汽車市場正在經歷寒冬,但這也並不會阻止冒著風雪前行的人,這些人中,有北汽,有寶駿,有新能源,還有更多正在努力的中國自主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