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還有20多天就要踏入的2020年,全球各大汽車製造商緊迫與焦慮的情緒,似乎正有緩緩擴大之勢。
德國汽車工業協會(VDA)本週三表示,預計今年全球汽車銷量將下降5%,為金融危機以來的最大降幅,並警告稱,2020年還將出現更多裁員。
不難看出,這一悲觀的預測其實來自最近BBA(賓士、BMW、奧迪)相繼公佈的大規模裁員計劃。
據不完全統計,奧迪將在2025年前裁員9500人,此舉將為公司節約60億歐元(約合人民幣517億元)成本,用於其電動化轉型;而戴姆勒計則劃到2022年底在全球裁員逾10000人,以緩解發展電動汽車和自動駕駛汽車的利潤壓力。
如果加上早前被媒體爆出的BMW將計劃到2022年裁員5000-6000人,那麼這德國三大汽車巨頭未來裁員的總人數已經高達25000人左右。
若再加上早前通用、福特等幾大汽車巨頭的裁員計劃,有媒體統計,這波受壓於“新四化”的裁員大潮,將令到全球逾8萬名汽車從業者失去工作機會。
2020這個被喻為是汽車產業“新十年”起點的年份,各路玩家顯然都希望選擇“輕裝上陣”。因為也只有這樣,他們才能確保那個能確保自身未來競爭力的高達百億甚至千億的投資計劃,得以順利實施。
事實上,一輪新的大規模投資熱潮,正在點燃汽車人對於這個“新十年”的無限想象。
正如早前公佈計劃於2025年裁員20%的現代汽車,在這週三就表示,公司計劃在未來6年裡投資61.1萬億韓元(約合518.1億美元),用於研發和未來技術,其中約三分之一的資金將用於電動汽車和自動駕駛汽車方面。
雖然這一投資規模可以與福斯汽車早前宣佈的總計600億歐元(約合人民幣4654.34億元)的投資計劃相媲美,但現代汽車有沒有像福斯與合資夥伴連續第六年在華投資超過40億歐元的決心,目前還不得而知。
這一點於今年在華大獲成功的日系車企看來,似乎更加機不可失。
像早前已經在華拉攏了滴滴、比亞迪以及寧德時代的豐田汽車,這周再度宣佈將單設中國業務這一架構調整的訊息。
“由於中國市場和其他亞洲市場的重要性,中國和亞洲地區被分開。”豐田汽車表示,該舉措能使每個業務和區域的領導人實施基於快速決策的必要戰略,加強和加速執行能力。
明眼人都能看出,豐田這是要提速在中國市場電動化的步伐。
事關根據工信部最近釋出的《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徵求意見稿)中,到2025年新能源汽車新車銷量佔比達到25%的目標來看,未來,中國依舊會是全球最大的新能源市場。
面對福斯那個“2025在華實現150萬輛新能源汽車銷量”雄心勃勃的計劃,不論是豐田,還是其他汽車生產商,要想繼續在這個市場上獲得長遠發展,都必須拿出更多的策略和產品來與之抗衡。
目前,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僅佔到整體的5%。而由5%到25%的5年間,各大車商首先要共同面對的,是如何突破中國車市將會持續可能多達5年的“瓶頸期”。
儘管業內相關機構預測中國汽車市場在2020年年底將有望回暖,但早前已有專家表示,從美日德等成熟汽車市場的週期性調整規律來看,從衰退到復甦需要3-5年。“經過這次調整週期,(年銷量)會突破3000萬輛。”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副祕書長郎學紅表示。
於是,從本週長安新能源成功引入4位新的戰略投資者,到青島五道口以144.5億元成為奇瑞控股第一大股東,我們看到的是中國汽車品牌為了打破這一“瓶頸”所作出的選擇。
未來在中國市場上到底將有幾家車企會被淘汰?目前每位車企大佬的說法似乎還不是很統一。
有的說最終剩下3家,有的說最終剩下5家。
但可以預見的是,在各大車企紛紛極力掙脫車市瓶頸之際,這樣的“混改”也將會持續湧現,而中國車市的新一輪變革也將得益於此而滾滾向前。
- 賓士GLB越賣越火,既是意料之外,其實也是情理之中
- 不必等Q8!這車終於上市,5s破百氣勢不輸Falcon,整車進口不足73萬
- 賓士新車,2020款“GLA”進店曝光,新增無邊框車門,內飾大換血
- 奧迪鐵了心要扳倒BMW3 Series!新車比賓士c級霸氣,油耗6.1l不足31萬
- 終於要贏!首臺紅旗H9到店曝光,開啟車門,網友:賓士E黯然失色
- 賓士再次發力!新車比奧迪A3漂亮,50公里加速3.6秒,21.18萬
- 賓士GLE都怕它,4.7s破百叫板奧迪Q7,配V8雙渦輪8AT,Range Rover要涼了
- 為什麼大家接連推出2.0T“微功率”,而賓士卻不慌不忙?
- 奧迪新Q5諜照,不止換個車燈那麼簡單,大屏都快超過賓士了
- 賓士終於甩出“大招”!軸距超3米1,配空氣懸架+四驅,零百4.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