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論車在長下坡時為了防止剎車盤和剎車度磨擦過熱導致剎車失效,需要將車輛的檔位切換到手動擋或低速擋的模式,利用發動機的牽阻和制動系統相配合來控制車速,而在實際操作中,卻很少有駕駛員在下坡時這樣做,自動擋車長下坡也照樣是一D到底,可以說,大部分的車輛就從沒有使用過低速擋模式,但並不是平時使用少就說低速擋模式是個雞肋設計,因為這些低速擋是為了應付特殊路況而設計的,普通的長下坡根本沒必要利用低速擋來控制車速。
在自己的印象中,基本上只有大型貨車在過載下陡坡時才會將車輛切換到低速擋模式利用發動機的牽阻來控制車速,否則單憑制動是真的控制不住剎車。而這些貨車在空載時仍是單純的依靠制動系統來控制車速。家庭用車自重小,車輛效能好,在下坡時完全沒必要將車輛切換到低速擋來輔助剎車。
低速擋的另一個作用是應付溼滑路面駕駛,例如在冰雪路面行駛時,為了保證發動機的動力能夠平穩持續的輸出,防止制動時車輛出現側滑,這時需要將車輛切換到低速擋來輔助控制車速。除此之外,汽車的低速模式基本上是很少用到。
家庭汽車在設計上肯定是操作越簡單越智慧越好,畢竟大多數駕駛員不是職業司機或專業車手。平時用車只要能滿足代步即可,很少會遇見特殊的路況和行車環境,換句話說,如果遇見這樣的情況,家庭用車的效能也無法通行,所以車輛在設計上只要滿足普通路況的駕駛足以,所以部分自動擋汽車才不會有低速擋模式。
如果想要保證沒有低速擋的自動擋車輛在長下坡時的行駛安全,可以在行駛一段時間後靠路邊休息幾分鐘,讓制動系統自然降溫和冷卻,之後再繼續趕路,這樣即可以保證沒有低速擋設計的車輛在長下坡時的行駛安全。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