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汽車>

前不久,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正式釋出了最新的產銷資料,今年11月國內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了11萬輛和9.5萬輛,同比分別下降達到了36.9%和43.7%,而這也自今年7月份實施新能源退補之後的連續5個月銷量下滑,並且降幅逐漸擴大。

雖說已經連續下滑了5個月,但是因為有著1-6月份優異的市場表現,和6月份退補風波的一波衝擊,所以在今年1-11月新能源的整體產銷也分別完成109.3萬輛和104.3萬輛,同比去年同期還是分別增長了3.6%和1.3%,不過按照現在的下滑勢頭,今年能否保住這個目前僅有的這個1.3%增長還不得而知。

插電混動細分市場急剎車

而在新能源細分領域,11月純電動車型產銷分別完成9.6萬輛和8.1萬輛,同比分別下降29.6%和41.2%,1-11月純電動汽車產銷累計分別完成89.1萬輛和83.2萬輛,同比分別增長10.3%和5.2%;11月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產銷均完成1.4萬輛,同比分別下降63%和54.4%,1-11月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產銷累計分別完成20.1萬輛和21萬輛,同比分別下降18.7%和12.1%。

從細分領域的情況來看,插電混動車型的下滑幅度更大,11月銷量還不及同期的一半,這是什麼原因?其實平時喜歡看汽車新聞的消費者都知道,去年很多汽車品牌都在推出插電混動車型,推出一款全新車型都會推出插電混動和純電動兩款;而今年的其實這類車型的推出也不算少,為何會降低這麼多呢?

插混車型在推出的時候便被認為是燃油和純電動車型的過渡產品,並且在剛推出的時候也受到了很多消費者的青睞,又可以享受到新能源的補貼還可以上綠牌,並且沒有里程焦慮,看上去是一個很不錯的選擇,但是到後半年為什麼就不香了呢?個人認為有以下兩個原因:

1)消費者發現插電混動並不節能

當然了,選擇插電混動的很多消費者雖說第一述求都並不是看到它在能耗上的表現,而是它可以上綠牌。但是在不充電的情況下,它幾乎不能看作是一臺新能源車,而是一臺拖著重重電池的燃油車,並且加速效能和燃油經濟性都得不到保障,所以必須要經常純電,那這和買一臺純電動又有啥區別呢?

2)燃油牌照的獲取難度降低

可能很多北方的消費者並沒有感受到,但是身處廣州的我可深有體會,在去年剛來廣州的時候同事剛剛拍完牌照,花了差不多4萬塊,當時認為短時間是買不起車了。不過隨著國內車市的急剎車,廣州地區的牌照價格在上月均價來到了1.3萬,要知道起拍價是1萬。當然了廣州並不能代表全國車市,但是熟悉車市的人都知道國內現在汽車消費的主力已經逐漸南下。加上廣州地區對於輕混低能耗車型的政策紅利,更多的消費者會選擇可以上藍牌的低能耗輕混車型。

3)對純電車型的接受度更高

就如第一點說的那樣,很多插電混動車型消費者在用車的時候會發現,不充電能耗太高,所以必須要經常充電。而現在純電車型的續航里程逐漸增長,充電速度也越來越快,國內消費者對於純電動車型的接受度也更高了。

寫在最後

雖說處於寒冬之中,但這也一定程度的達到了國內車市上行的作用,一些優質的車型越來越多,不被市場接受的車型便加速淘汰。而國內新能源開始退補到之後的全面退補,相信大家在選車的時候也會更加理性,當然也會有更多海外合資品牌加速進入這一領域,屆時也會出現更多優質新能源車型來供大家選擇。

作者

  • 路虎是印度還是英國的
  • 最新最強GT-R官圖釋出!售價約774萬!網友:何不買大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