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大雪,北京又成了文藝青年心中的北平。不過,對於缺乏冰雪駕駛經驗的新手和女司機來說,冰雪天氣下溼滑的路面和變差的視野足以令他們抓狂。得益於近年來的“暖冬”天氣、市政部門高效的冰雪天氣應急預案,當前市區內主要道路基本已經避免了“地穿甲”、道路大面積結冰等較為危險的路況,但作為一枚合格的“老司機”,掌握一些基本的冰雪駕駛技巧,以備不時之需,其實還是非常重要的。在下文中,我們就充當一次真正的“謠言粉碎機”,看看眾多鍵盤車神和老司機口中的“冰雪駕駛”經驗到底靠不靠譜。
1、冰雪駕駛,前驅真的比後驅更安全嗎?
這是一個我們經常會看到和聽到的說法,實際真的如此嗎?首先要明確的告訴大家,這絕對是個謠言。不論是日常駕駛還是冰雪路面,這兩種驅動形式都可謂各有千秋。對此,我們不妨礙先了解下前驅車和後驅車各自的特點及物理特性。
對於前驅車來說,前輪要同時負責轉向及驅動,而大多數車輛前置前驅的佈局又使得車輛重心比較靠前。在起步階段,前驅車前驅動輪容易獲得更好的附著力,因此更加平穩,不容易打滑。相比之下,後驅車驅動輪負荷較小,起步時車輪容易空轉,更嚴重時還會發生側滑,打個不算恰當比方,後驅車起步就像是您正推著一輛超市購物手推車,如果突然加大力度,車身很容易發生偏移。
但在過彎或制動時,由於前驅車的後部重量較輕,因此後輪更容易失去抓地力,再加上驅動輪發生打滑後,前驅車會因為轉向不足而導致車頭向外偏離預定的路線,也就是說比後驅車更易失控。相比之下,後驅車前輪用於轉向,後輪用於驅動,四個車輪各司其職,如果駕駛得當,無論是過彎的極限,還是整體的穩定性,理論上都要優於前置前驅的車型。
2、冰雪輪胎真的有用嗎?
當然,不論您的車是什麼驅動形式,在您駕駛時輪胎都是唯一與地面接觸的部件,雪地輪胎的花紋比大多數車輛原廠配備的四季輪胎更深更寬,因此不易被積雪堵住。另外特殊的橡膠配方也保證了其在低溫環境下的柔軟度,對於輪胎而言,更好的韌性會令其接觸面發生微量形變,從而保證與地面最大的接觸面積。
需要注意的是,常見的冬季輪胎有兩種,首先是釘胎,這種輪胎的接觸面有大量特質的金屬釘子,主要的作用是可以在冰面行駛時牢牢的“咬”住冰面,不過,結構的特性也讓他具有很大的侷限性,比如在正常路面行駛時,胎噪和油耗表現都不甚理想。相比之下,綜合性更強的冬季胎有著更廣的使用範圍,即使在嚴寒的東北地區,應付一般的雪地、冰面等路況也富富有餘。
因此,如果您居住的城市在冬季經常下雪,又或者您是一位資深的自駕遊發燒友,與其糾結車輛的驅動形式,不如直接準備一套雪地輪胎,相信我,這對整車的操控絕對有著立竿見影的提升。
3、冰雪駕駛應該關掉ESP嗎?
千萬別關!尤其是對於新手來說,車身穩定系統可以在電腦檢測到有輪胎打滑時對其單獨施加制動力,從而保證輪胎抓地力,提升整車操控性。很多“專業人士”說的冰雪駕駛應該關閉車身穩定系統,其實只適用於一種情景——在車輛起步階段遭遇冰面,從而發生嚴重打滑時,除了關ESP,柔和的踩油門、手自一體變速箱車型使用手動二檔起步,以及利用扭矩較大的倒檔駛離冰面,再重新起步均可以避免冰面起步打滑的尷尬。
一位著名的車手曾說過“在賽道上,意識遠比技術重要的多”,其實也同樣是冰雪駕駛的“金科玉律”,由於路面附著力變差,車輛物理極限大幅提前,因此在面對冰雪路面時,我們需要做的是更好預判能力,無論是加速、制動或轉彎,都打出足夠的提前量,儘量避免大腳油門、急剎車等激烈動作。牢記這些小Tips,相信您也會成為駕駛老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