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級別的車型,在尺寸類似的情況下,為什麼中國產車做的普遍比合資車重?是合資車輕量化做得好嗎?輕的不是重量,是良心!
比如說同為緊湊級,Sylphy僅僅1238kg,Lavida僅僅1265kg,合資車的整備品質都在1.3噸以下,而中國產車的整備品質普遍達到了1.3噸,領克03甚至達到了1454kg,比Sylphy足足重了200多kg。
再看SUV,除了豐田新的RAV4、本田的CRV以外,合資緊湊級SUV的整備品質都不太高,X-Trail和Tharu的重量都不到1.5噸,福斯Tharu僅僅1405kg。但是中國產SUV方面,傳祺GS4和長安CS75PLUS都超過了1.5噸,而哈弗H6甚至重達1675kg,差距最高達到了270KG,差了足足有4個成年人的體重。
合資車輕量化做得好?
這年頭不吹點合資車似乎就顯得你不懂車。問題是合資車的三大件更強確實沒錯,但是這個價位的合資車,在輕量化設計方面根本沒有和中國產車拉開差距,憑什麼說合資車輕量化做得好。
積架XFL全鋁車身,車身僅僅1297kg,BMWM4採用碳纖維傳動軸,奧迪A8用熱成型超高強度合金鋼,這些確實是實現車身輕量化的方式。但是任何脫離價位談技術的都是耍流氓,目前的中國產車售價突破20萬的車型都屈指可數,在20萬元以下的價位,大家做的都是基礎的輕量化,還是要拿十幾萬的中國產車和幾十萬的合資車比輕量化?
記住一句話,在不改變車身強度、操控效能、安全性的前提下所做的輕量化,代價就是成本上升,因為暫時還沒有一款材料強度高、成本低、重量還輕,不論是鋁合金、碳纖維都是較為昂貴的材料,在20萬以下的價位,不論是合資車還是中國產車都是用的普通高張力鋼板和熱成型鋼作為車身材料。既然如此,合資車為什麼就是比中國產車輕呢?
合資車比中國產車更輕的真正原因1、車身強度減配。我說過車身強度不是衡量安全性的標準,但是在20萬元以下的價位,重要輕的車安全性大概率比較差。不信你可以看看中保研碰撞測試成績好的豐田系、美系和中國產品牌,整備品質都不低。減配後排鋼板、防撞樑、隔音材料、備胎、車頂加強筋、懸掛用料……合資車花式減配的情況屢見不鮮。
2、配置較低。為什麼高配車比低配車型更重?就是因為配置會佔據一部分的重量,特別是像電磁懸掛、四驅系統等配置,很多配置的累積就會增加不少的重量,而同價位的中國產車在配置上要比合資車豐富的多。
最後我想說,不要總是以老的眼光看中國產車,目前很多中國產車的生產線的先進水平並不比合資車低,但是國人對於中國產車的寬容度卻太低了,你能想象斷軸門、機油門、失速門如果發生在中國產車上會怎麼樣?你能想象一款售價達到20萬的中國產車如果在碰撞測試中撞斷A柱,會受到怎樣的口誅筆伐?想想看,被普遍認為小毛病較多的中國產車,近幾年有出現過大的品質醜聞嗎?給中國產車多一點寬容和時間吧。
-
1 #
-
2 #
太多人看不起中國產車同價位合資車也不比中國產車好多少
-
3 #
不要迷信車輕量化有好處不同的車型車重有一個合理值,把車做的像一片樹葉它能在地上跑嗎?
-
4 #
所謂的合資就是中國人坑中國人的理由!
-
5 #
中國產車不完美,價格在那擺著呢。但是發展的越來越快,越來越好了
-
6 #
中國產壓力大,希望車做的結實點,多用點結實點的料,
非常贊成本文觀點。無耐多數國人思想還停留在十幾年前,總以為中國產車比合資車問題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