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40萬就能夠買到一臺梅賽德斯-AMG了?沒錯,當北京賓士的工廠開始組裝AMG之後,一些效能革命註定會在中國汽車市場展開。在領克03+效能版正釋出之後,號稱能夠將GTI等鋼炮也一併超越的中國效能車開始在國際舞臺上重塑”中國製造“的形象,但20萬的自主效能車與40萬的中國產AMG真的可比嗎?
誠然,中國中國產效能車完成了從無到有的跨越,但是AMG即便是北奔中國產仍舊是一個難以逾越的豐碑,而且相比於AMG 43型號當初引起的爭議,海外汽車市場對於AMG A35/A35L(Saloon轎車,配圖為A35英規車型)似乎寬容多了。
這是第一臺型號的A級AMG,儘管它沒有像阿法爾特巴赫的頂級產品那樣裝上八缸發動機,可是一臺被壓榨出超高效能引數的直列四缸,也足以把AMG純粹的效能給完全展示出來。
36,565英鎊的海外價格創造了AMG銘牌的新低,但需要指出的是引擎艙之中的”超高效能四缸“並不是那臺可以創造421Ps的超級四缸M139,但這的確是一臺來自AMG工廠的M260高功率版本。
僅比掀背重15kg,AMG靠套件改善操控
它比標準制式的掀背車長了130mm,雖然升級為之後,A35L的自重被指會影響到車輛的加速效能,但實際上它僅僅比現在市場會中進口銷售的梅賽德斯-AMG A45重了15kg而已,沒錯,一臺1,570kg的緊湊車固然高於市場中大部分同級產品,可是一臺AMG發動機足以幫助車輛克服掉額外重量帶來的駕駛阻力。
相比於車身的重量變化,其實C柱之後的尾箱帶來的風阻係數變化才是真正對車輛加速產生影響的東西,但4.9秒的0-100km/h破百能力還是AMG銘牌中最慢的。
套件上的加成並不算多,這使得其能夠在很多不同的細分市場當中尋找到存在感,它有著效能車的主要視覺加成,並讓它們咋實際動態駕駛過程中提供充分的改善支援。
我們先說視覺上的變化,車輛尾端會提供一個小小的擾流尾翼,它出現在了尾箱蓋的頂端。而在車輛的保險槓之中,雖然缺少了外觀設計上的四排氣處理,可是獨立規劃的排氣管外圍車體處理還是讓雙圓形金屬排氣管顯得非常有料。
至於直接改善效能動態駕駛的部分,我們同樣從車輛的後保險槓部分說起。
隱藏在車輛雙排氣之間的擴散器看上去有些保守,但實際上它提供了強大的尾端下壓力改善效能,它成為了車輛尾端穩定性控制的主要套件。在動態過程中,通過對車輛後懸架緊緻度與剛性的優化,整個支撐過程會讓擁有擴散器的A35L在高速轉向中迅速進行自適應調整,它既能夠時刻保持在貼近路面的高度前進,也能夠在公路中保持變道的平滑可控。
傳動不算可靠,駕駛偏向中庸
可是AMG提供的動力總成並不完美,這並不是批評AMG的四缸發動機,而是在傳動過程中,雖然7速SPD雙離合變速箱一如既往的平順而可靠,但在車向需要在低速過彎之後快速拉昇檔位之時,梅賽德斯的雙離合似乎不那麼給力,它很難在多檔位的一次性調整中迅速從柔和中尋找到緊張感。
另外,換擋撥片的實用性並不是很強,由於梅賽德斯堅持在效能車中提供全套的多功能方向盤按鍵,你甚至無法注意到與按鍵包圍採用相同材質的撥片。
A級AMG最大的對手一直都是BMW2系,後者長期在效能車市場扮演領軍者的角色,尤其是那臺強大的BMWM2 Competition(國內稱雷霆版),相比之下,同樣採用結構的A35L就有些遜色了。
4MATIC的確加入到了A35L中,但其只能夠將35%的扭矩傳遞到車輛的後軸上,這讓本身是以前驅制式進入市場的A級難以與巴伐利亞效能車對抗。
評在最後:
或許就像AMG當初宣佈長軸距中國產計劃後,國內汽車媒體與效能車迷的反映一樣,沒有人期待這是一臺純粹的高效能AMG,它在最終的生產與動態駕駛反饋上,也表明了自己更像是一臺親近賽道的家用運動轎跑車。
即便是處在選裝配置中的AMG Ride Control自適應減震器,其最完美的表達方向仍舊是舒適駕駛模式中帶來的濾震能力改善,關於這一點AMG A35L仍舊可以取得該細分市場中的非凡成就。
本文所用配圖均為”2019梅賽德斯-AMG A35 標準軸距英規車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