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 吳越大王
作為曾經“高貴”的奧迪S車系車主,我很榮幸今天能帶來杭州站這臺TTS的測評。
大家千萬不要被TTS圓潤可愛的臉龐身軀騙到,它可是正宗的直男車——剛到不行、生而暴躁!
恕我才疏學淺,我才發覺TTS和TT的前臉不一樣:前臉下部連通式的下中網和上面的中網完全隔離開。
這樣的設計和17款改款A3非常相似。
前述內容為TTS和TT最不明顯的區別,我們再來說些簡單的。
比如中網上面的logo。
漂亮的S款的擴散器和四出排氣。
銀色耳朵自然不能缺席。
可惜這個銀色加油蓋並非專屬。
另外,在加油時,我發現這車一個BUG:因為車子短,你很容易誤判車屁股的位置,從而讓加油站員工十分納悶你的站位。
日行燈很漂亮,陣勢非常足。我印象中,就是從這臺車上市的那幾年,“燈廠”開始成為奧迪的代名詞。
可能你不知道,這個尾燈裡面燈光元件的設計也是TT的家族傳統。
新款的僅僅是把小燈由平面改成了弧面,而光源也變成了OLED。
注意,是OLED!
弧面整體發光、顏色更加準確、超薄曲面、高功率OLED——科技含量極高。
既然說到了尾部,不得不承認,它的確太憨態可掬了,渾身都是圓潤的,圓潤到原本粗壯的腰線,也顯得萌萌噠。
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就是TT家族都是標準的流線型造型。
這種類似水滴樣式的側面線條風阻很小(風阻係數0.3,和子彈差不多了)。
你把這天線拆了,風阻係數估計還能下降一點點。
電動尾翼也不利於降低風阻係數,但可以適當增加下壓力(心理上的)。
TTS的內飾方面維持著上一代奧迪的那種風格,和轎車之間並無太大差異。
在現款TT上,它們內飾上的差異才顯現出來,而奧迪的轎車車型也是奮力追趕TT所掀起的內飾潮流。
但是車內幾個大標籤的確惹眼:祖傳Quattro必須算一個。
BOSE音響也很惹眼。
這臺車的音響系統偏低音效果,轟頭實力不俗。
座椅成色總體還不錯,但側翼位置的磨損比較明顯,填充物略有塌陷。沒辦法,6萬多公里的高側翼座椅,很難被保護得妥善。
相比之下,方向盤成色好太多太多了。
兩側握把處幾乎看不出使用痕跡。
鋁合金的門板把手成色也很新。缺點就是冬天摸上去有點刺激。
球形擋把頭也是很新很新的,沒有惱人的使用痕跡。
三個空調旋鈕機械感十足,成色也足夠讓人滿意。
這臺車提供了電動尾翼和可調減振器。在跑車圈,這是很普通的配置。但是在鋼炮圈,這個就很厚道了。
你願意把這臺20出頭的TTS歸入哪個圈子?
TTS相比於其他車型,放倒座椅的確費勁。
更費勁的是我該如何坐到後座。
進來的過程不表,但進來後的姿勢有點兒狂野。
注意:前排位置現在剛好適合我自己乘坐。
和不體面的坐姿相比,我頸椎健康似乎是個更大的問題。
理解萬歲吧!
誰讓它必須有個流線型的後背呢!
要想抱怨,就抱怨奧迪設計師不夠果斷,應該如Cayman或Z4那樣果斷做個雙門跑車,犧牲點便利性,徹底斷了大家坐後排的念想。
流線型的後背讓你很難落座,但並不影響你有個很大的後備箱。
後備箱下面還有個更大的儲物格。
當然,這樣的流線型溜背之下,後備箱裡的置物板也會受到很大影響——這個置物板的尺寸自然也是理所當然得非常小了。
我之前開過VR6的TT 3.2,動力水平差不多,性格也同樣暴躁異常。
自吸發動機的暴躁來自於油門踩下後,發動機轉速迅速上升,緊接著變速箱迅速降擋結合動力。這種暴躁感受很多時候有彈射起步的影子,有更多變速箱摻和其中的痕跡。
相比之下,這臺EA113發動機更喜歡在3000rpm左右爆發充足扭矩。但結合過程則自然許多,你可感覺到肉身加速度是沿著一個很抖的坡道上升,而非自吸效能車那種階躍輸出。
這臺小車能暴躁起來,另一份功勞必須授予懸架系統。
即便是在普通模式下,TTS的懸掛真是硬得你不留情面、不分場合、不顧輕重緩急高低快慢……
如果車內有一個懸架高度感測器,你會發現資料曲線和路面顛簸起伏曲線高度重合,誤差絕對是毫米級的。
這對那些酷愛感知路面的人來說,是一種屁股貼在地面上的享受。
當然,這麼硬的懸掛也有操控方面的考慮:我發現TTS的後減振器阻尼比前減振器要大一些(肉身感知,可能有誤差)。
這樣的設計應該是為了削弱彎道內後軸的品質轉移,減小後軸內外車輪附著力的偏差。
做個總結:
TTS是一款非常有個性的效能小跑。
個性之強,以至於你沒開過它,真的很難確認自己是特別討厭它,還是超級喜歡它。
但無論如何,如果你希望座駕能給自己每日的生活加一些噪音、振動、加速度、興奮劑、辣椒麵、桃花運……這車必須列進候選名單。
車輛資訊
車型:奧迪 奧迪TTS 2013款 Coupe 2.0TFSI quattro
排量: 2.0T
變速箱: 自動
上牌時間:2013-01
表顯里程:6.5萬公里
新車指導價:66.2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