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局決定結局,態度決定高度”,這句話形容轉型升級中的企業再適合不過。當前,全球汽車正處於增速放緩以及向“新四化”轉型階段,市場下行壓力也相應地傳遞至零部件企業。在這樣的環境下,如何爭取更多的市場、更多的機會,在糧食捉襟見肘的狀況下活到“春天”是零部件企業的一場“生死劫”。基於此,本期我們梳理了2019年或將影響未來整個行業競爭格局的十大事件,來看看這些零部件企業能否成功“突圍”?
1.博世:“矛頭”轉向氫燃料電池
作為汽車零部件巨頭,博世的一舉一動都牽動著整個行業的神經。未來,博世將以許可證協議的模式實現燃料電池技術的量產,以供應全球汽車市場,最遲於2022年上市。與此同時,博世中國氫燃料電池中心在11月正式在無錫奠基。全新氫燃料電池中心將主要用於研發、試製氫燃料電池動力總成相關產品,將於2020年底建成,並計劃於2021年實現小批量生產。
博世自2018年放棄生產電動汽車的動力電池後,就把“矛頭”轉向氫燃料電池,提前佈局。博世預測至2030年,全球20%的電動汽車由燃料電池驅動,而未來博世在車用燃料電池的業務規模有望達到數十億歐元。
2.愛信&電裝:組建合資公司專注電驅動模組
新公司BluE Nexus的動力傳動產品可用於多種驅動形式的車輛,包括混合動力車、插電式混合動力、純電動汽車及燃料電池車,滿足多樣化效能需求。車輛的電動化需要驅動模組,包括驅動橋、發電機、逆變器等重要部件。電裝擁有逆變器、電動發電機等豐富產品線;愛信則在變速器領域具有豐富經驗,主力產品自動變速器的全球銷量約990萬臺。此外,在電機開發領域兩家公司都具備世界先進水平。
可見,合資公司將愛信與電裝在電動化領域的強項結合起來,從而面向國內外汽車廠商開發、提供驅動模組,提高在電驅動領域的核心競爭力。
3.麥格納:擴大汽車照明業務
這是麥格納近年來收購的第二個汽車照明業務。2018年7月,麥格納曾以近2.3億歐元(約17.8億元人民幣)收購義大利奧爾薩公司,使其能夠生產車輛尾燈。此次收購的威帕克專注於汽車前照燈的設計和開發,主要服務於歐洲跑車和豪華車品牌,為Aston Martin、賓利、勞斯萊斯、麥拿侖、藍寶堅尼、布加迪、戴姆勒、BMW和保時捷等豪華車打造新產品。
威帕克的加入將會使麥格納的全球照明產品業務得到進一步擴張,使其同時具備前照燈到尾燈產品的設計、開發及製造的全方位能力。隨著電子產品和感測器產品應用的增多,以及車輛不斷通過造型來實現差異化的趨勢下,照明業務將會成為麥格納的戰略增長點。
4.大陸集團:獨立動力總成事業部
新公司的業務範圍除了涵蓋內燃機外,還包括所有未來涉及混合動力和電驅動系統的業務,以及所有當前的電池業務。新公司將提供一站式動力總成系統的電氣化解決方案,從用於變速箱系統的整合混動解決方案,到用於純電動車的整合了功率電子的軸驅系統,再到通過智慧能量和熱管理優化的電池管理系統。
Vitesco Technologies的獨立運營表明大陸集團正積極採取措施應對不斷加速的動力總成電氣化發展趨勢。據悉,2018年大陸集團的訂單量約為110億歐元(約合858億元人民幣),其中約20億歐元(約合156億元人民幣)來自於電動出行領域。
5.採埃孚:聯手臥龍電氣做大中國市場
根據規劃,到2025年,新合資公司將發展至擁有2000名員工的規模,生產的汽車專用電機及部件將主要用於採埃孚驅動系統。事實上,臥龍電氣是中國最大的電機及驅動解決方案製造商之一,在今年6月就已與採埃孚簽訂約22.6億元非同步電機供貨大單,所供電機由採埃孚整合為“三合一”(電機、減速箱和逆變器整合)電驅動橋後,配套於賓士EQC(引數|詢價)車型。
雖然採埃孚早於2016年1月就已經在德國成立了電驅動技術事業部,並開展電驅動業務,但基於中國汽車消費市場的變化,採埃孚還是選擇了與臥龍電氣合作的方式來進一步做大市場,實現共贏。
6.舍弗勒:全球70%樣車搭載Space Drive線控技術
此舉意味著舍弗勒智慧駕駛的核心技術和產品在中國市場將從推廣階段轉入落地實施階段。舍弗勒表示,全球已有約70%的L3級以上自動駕駛樣車使用了其線控技術,屬於小規模生產狀態。這項技術將於2021年真正批量投入市場。事實上,舍弗勒的線控轉向技術來源於其收購的帕拉萬公司。今年6月,舍弗勒還收購了一家軟體和電子解決方案的技術合作夥伴的公司——XTRONIC。XTRONIC與帕拉萬合作開發了Space Drive線控系統。
從收購帕拉萬,到收購XTRONIC,再到在中國建立舍弗勒大中華區第二研發中心,舍弗勒的一系列舉措都將鞏固其線上控轉向技術領域的地位和競爭力。
7.佛吉亞:聯手米其林力爭2030年獲取25%的氫能市場
SYMBIO公司將建立起生態體系,專注研發、生產和銷售針對輕型車、商用車和卡車以及其它應用領域的氫燃料電池系統,公司初始注資金額為1.4億歐元(約合11億元人民幣)。新合資公司目標是在2030年獲取氫能市場25%的市場份額,並實現約15億歐元(約117億元人民幣)的營業額,未來將在歐洲、亞洲和美國建立三個生產基地,以滿足全球主要汽車市場客戶的需求。
佛吉亞認為,氫技術對加速電動汽車行業的佈局發展至關重要。從現在到2030年,電動汽車的需求預計將顯著增加,將有200萬輛乘用車和35萬輛卡車應用氫能源。
8.偉巴斯特:完成史上最大收購案/建全球最大生產基地
東熙株式會社總部位於南韓蔚山,主營業務為全景天窗的生產與銷售工作,收購完成後,偉巴斯特將為客戶提供全系列產品組合,包括動力電池系統、充電解決方案以及電加熱器系統。
今年9月,德國聯邦總理默克爾參觀了偉巴斯特武漢新工廠。該工廠是偉巴斯特在全球最大的生產基地,投入5000萬歐元(約合3.9億元人民幣)。工廠主要生產汽車天窗、高壓電加熱器及充電解決方案產品,汽車天窗年產能達200萬套,高壓電加熱器年產能120萬套,充電樁60萬套。從擴張佈局可看出中國市場對汽車天窗的需求正迅速增長。
9.博格華納:多起併購事件只為電動化
合資企業生產的電池包將進一步豐富博格華納現有的混動和電動汽車產品組合,包括電機、功率電子、高壓電池加熱器、“三合一”電驅動模組eAxle iDMs和車載電池充電機等。此外,博格華納還在2月宣佈成立卡斯卡迪亞驅動系統有限責任公司,並收購位於俄勒岡州的2家企業,將它們的業務整合為一家新的全資子公司,專注於為小眾及新興應用提供電動和混動驅動解決方案。
博格華納在近幾年的收購動作頻頻,除了以上案例,其還先後於2015年、2017年收購美國雷米電機和英國Sevcon公司,為自身帶來更多的新能源汽車技術。正如因此,博格華納成為了一家既懂內燃機又懂電機的供應商。
10.英飛凌:收購賽普拉斯成汽車晶片領域NO.1
賽普拉斯擁有包括微控制器、軟體和連線元件等具差異化的產品組合,與英飛凌的功率半導體、感測器和安全解決方案優勢高度互補。結合雙方的技術資產將能為電機、電池供電裝置和電源供應器等高增長應用領域提供更全面的解決方案。在汽車半導體方面,微控制器和NOR快閃記憶體的擴大組合將提供巨大潛力,尤其是在先進的駕駛輔助系統和汽車全新電子架構上的應用日益重要。
英飛凌的併購增加價值很明確,預計到2022年,規模經濟將創造每年1.8億歐元(約合14億元人民幣)的成本協同效益。雙方互補的產品組合將會提供更多晶片解決方案,長遠帶來的潛在營收協同效應可望每年超過15億歐元(約合117億元人民幣)。
隨著市場下行壓力趨大,未來的市場競爭必然將會異常激烈。從盤點的十大事件可看出,零部件企業們一次次鉅額的研發投入,架起了其向高階突圍的階梯。實際上,在“新四化”顛覆性浪潮下,每一位玩家都在經歷“生死劫”,即使是零部件巨頭也不輕鬆。如何利用有限的資金投入,把準技術方向的門脈,並迅速調整業務戰略是其能否在市場寒冬中生存下來的關鍵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