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2021年以來,各大新能源汽車企業可謂神仙打架。先是特斯拉高調宣佈大幅降價,對其它車企產生了巨大壓力。就在廣大吃瓜群眾望眼欲穿、期待國產車企也能夠跟進降價時,沒想到未等到降價訊息,而是等來了各大車企牛逼閃閃的新技術,蔚來、廣汽、上汽紛紛宣佈開發出新的電池技術,能夠實現續航1000+公里,使大家已然忘卻了特斯拉的降價效應,轉而對國內車企膜拜起來,認為國內車企技術這麼牛逼,位元斯拉強,貴些也是有道理的。 這些訊息迅速成為了近期的討論熱點,有些人歡欣鼓舞,覺得電動汽車終於突破了瓶頸,取代燃油車指日可待;但也有很多人覺得這是忽悠,目前不可能實現。
首先對於蔚來,其宣稱的是固態電池技術。據我所知,固態電池目前還只是實驗室中的技術,存在一些技術障礙,商品化尚有問題,更別提裝車使用了(他敢裝你敢開麼?)。業內普遍認為固態電池全面產業化還需5-10年。。。很多人說蔚來用的是鋰電一哥寧德時代的產品,以寧德時代的技術,應該沒問題;然而寧德時代的老總自己也稱,固態電池批次化估計得到2030年。。。所以,蔚來有沒有放衛星,大家自己就能判斷了。
再說廣汽,他宣稱的是石墨烯超級電池技術,除了續航能達1000公里以外,同時還具備快充能力,8分鐘就能充滿80%,比蔚來那個更牛逼。根據目前的技術現狀,1000km續航至少需要100kwh的電量。按照8min充到80%計算,充電功率至少600kW。目前特斯拉推出的超級快充充電樁功率也就250kW。按照高壓快充800V來算,充電電流電流就700A+了,這麼大的電流內部導線得多粗,如果是銅線得300方;內部器件發熱量得多高?要解決這個問題得超導材料了。
目前充電速度很快的儲能技術也不是沒有,超級電容器30秒就能充滿;鈦酸鋰電池(董小姐投資的珠海銀隆就做這個)8min也能充滿。然而這兩個東西的能量密度都很低,超級電容大約只有三元鋰電池的5—10%;鈦酸鋰只有30%。所以雖然充電很快,但是續航很低。中車採用石墨烯超級電容做的輕軌列車,30秒能充滿電,但是續航只有7公里,所以每兩站得充一次電。而續航千公里,電池的能量密度起碼得300Wh/kg以上了,比現有最牛的三元鋰電池還牛逼,要能8min快充只能是在夢裡了。
1月16日,在中國電動車百人會論壇(2021)上,中科院院士、電動汽車領域權威專家歐陽明高表示:“如果有人告訴你,這個車能跑1000公里,幾分鐘能充滿電,還很安全,成本又很低。以目前的技術來講,他一定是騙子。” 所以,很明顯,國內這些車企近期所謂的宣傳,完全就是為了應對特斯拉的降價衝擊而做出的PPT,不講價,而是用牛逼的技術忽悠你,我賣的貴而沒法降價是有原因的。
期望國內企業還是能多點實幹精神,能夠踏踏實實做技術、乾產品;而不是光會做PPT、搞營銷、忽悠老百姓,光會炒概念、套現跑路。這樣,國內車企才能真正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