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汽車>

「一味的追求高續航,甚至以高續航作為噱頭,可以說是新能源時代最大的錯誤之一」。

1月16日,中國科學院院士歐陽明高在中國電動車百人大會上的一席話激起了千層浪,其表示:"如果有人告訴你,這個車能跑 1000 公里,幾分鐘能充滿電,還很安全,成本還非常低。那大家不能相信,因為這是不可能的。"

這件事單獨來看並沒有什麼,但要結合這幾天的車圈動態來解讀,這席話就相當有意思了。

「蔚來宣佈ET7將搭載150kWh的固態電池,續航里程超過1000km;智己汽車宣佈新車續航超1000KM;廣汽埃安釋出8分鐘充滿80%,續航超1000KM的動力電池」

這兩件事不能說是毫無干係,只能說就差一點就是指名道姓的開罵了,以至於大會結束後,廣汽埃安的古惠南做了一個迴應,大致內容就是肯定了歐陽院士的話,但廣汽埃安的電池也絕非是營銷而已。

有關技術上的,這裡我們也不再多言,畢竟短短几句,肯定是說不清的,而這篇文章主要想表達的是這個觀點:一味的,甚至病態的去追求高續航,絕對不是我們應該選擇的正確路線。

這幾年,電動汽車的續航里程年年高過一年,2019年的普遍續航在400KM,2020年600km,到了2021年,1000KM眼看就要成為了主流標準。續航提升之快,令人咋舌。

但拋開表象,續航里程的提升並不是在原材料或是其他技術方面的創新,而是僅僅在物理層面的,比如改良電池結構、增加電池的容量等。

任何事物都有一個極限,正如當初的摩爾定律一般,每隔18個月,效能翻一番,最初可以,但越往後越難,直到新的光刻技術(EUV)誕生以後摩爾定律才得以維持下去。

所以在技術、材料等本質上的東西沒有太大的突破是,所謂的1000km續航、幾分鐘充滿,無論從那個角度看都是營銷之詞。

更何況,此前筆者一直強調了一個觀點:電車的焦慮並不來自續航,而是來自補能!你開燃油車發現續航只有20km你會心慌嗎?肯定不會,因為你知道不出10km,你就能找到一個加油站。

電動的焦慮就來自於補能的不方便,續航里程的提升無外乎是吧300km的續航焦慮提升到了600km的焦慮、1000km的焦慮而已。

所以整個行業的發展思路是應該基礎建設與技術發展循序漸進,而不是整天想著怎麼錯位營銷,欺騙消費者。

·

12
最新評論
  • 路虎是印度還是英國的
  • 汽車行業資料分析:49.57%新能源汽車使用者已婚且有一個小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