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常聽群裡的車主們發牢騷,說車停了一晚氣壓剩不到4個,還有車停半小時氣已經漏沒了....而很多人認為不影響開車就行,漏點氣很正常!針對這種結論,本人談談自己的一些看法,因為能力有限,說的不對的虛心請教。
剎車的好壞直接影響物流高效,人員物資安全,而整個氣路各元件的功勞是很大的。每天第一次打著火,怠速預熱超過2分鐘以後就可以發車了,但是如果你的氣壓降低很多,那麼就會因為需要打氣而無形增加了油耗和排放汙染。和同伴一起上車打著火,人家跑沒影了你才打好氣——這就是現實中的尷尬。
有人說了,漏氣去找服務站或修理部修去呀。現實中如果能聽出你的剎車總泵或分泵漏氣,他們是很願意為你服務的,而絕大多數的車聽不出哪漏,他們就不愛幫你找漏了,而且告訴你:“漏點氣正常的很”,對於這一點我是非常不認同的!
一臺正常的卡車,一晚上氣壓掉半個壓以內才叫正常(熱脹冷縮的原理,而不是漏氣造成),而這樣的車正常行駛的時候,如果不剎車或利用其它放氣動作(比如頻繁氣喇叭),氣壓會保持8個壓或多些(取決於乾燥器調壓閥),那麼氣泵就不會通過乾燥器總成及後面的四迴路保護閥、氣罐供氣,此時的氣泵不做功。
而當氣壓掉下8個壓,打氣泵開始給乾燥器及四迴路保護閥氣罐供氣,氣壓到了8個半左右,排氣閥開啟,迅速排氣(0.3氣壓左右),這個排氣過程是氣泵停止做功的開始(氣泵出氣端與大氣相通),還有就是反吹乾燥罐的水分及雜質(有的乾燥器上帶有電源,自動加熱防止凍結),達到延長乾燥罐壽命的目的。
而車主們的車如果漏氣,會頻繁排氣,排氣後氣壓洩露(掉到8個以下就打氣)也就促使打氣泵頻繁工作,無形中增加了油耗,並且會減少很多氣路配件壽命(乾燥罐、氣泵等)
車是自己的,車主們當然可以自己動手找漏,用注射器或礦泉水瓶(蓋子打眼)往懷疑的接頭處打肥皂水,重點是乾燥器,總泵,儲氣筒,四迴路保護閥,後輪制動快放閥,這些都是需要耐心的。
前兩天,一位車主的車開始輕微漏氣後來越來越嚴重,我檢查了下 沒有洩露聲音,但是他的排氣閥聲音不清脆,排氣響後仍然有氣斷斷續續排出,氣壓在排氣前後壓差在0.6。懷疑是乾燥器總成排放閥漏氣,通過肥皂水發現這裡漏氣,緊了裡面的螺絲就好了。
卡車氣剎管路漏氣原因有很多,但常見的還是這兩種因素導致,一是氣剎系統儲氣筒以及管路鏽蝕,高壓氣壓高速流通導致鏽蝕脫落,而高速氣體則會帶著脫落的鏽蝕高速通過各個管路的介面,損壞密封膠圈,導致漏氣。二是各種接頭漏氣,一套完整的氣剎系統的接頭多達百個,一般使用普通的介面,通過介面上的螺紋旋緊,加上密封帶,僅僅螺紋的齧合以及密封帶來進行密封,一兩次上緊可能還不會漏氣,但拆卸多了,密封性就會變差,漏氣的機率就會增加。
那麼制動管路漏氣,如何快速找出漏氣的地方呢?據部分老司機介紹,找漏氣的地方一般常用兩個辦法,一靠耳朵聽,漏氣嚴重的時候能憑藉聽覺確定漏氣的大概位置,二塗泡沫水,準確定位漏氣的點。但司機們最常用的還是泡沫水,往疑似漏氣的地方一抹泡沫水,基本就能確定是否漏氣。找到漏氣的點,就能換部件或者進行修補了,但每次這樣修修補補也不是辦法。
小結一下:
車主們在了解到車輛的這些基礎知識後,是不是就有了做肥皂水的準備了呢?而針對一些車主的總泵漏氣的問題,檢查方法就不是這麼簡單了,通常到了修理廠換總成是唯一的出路,對於配件檢查的方法,我們會後期慢慢告訴大家,也希望大家持續關注原廠重卡配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