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1日,大眾CEO喊話馬斯克,這立刻引起了網友的注意。難道又是十個“小目標”的賭局嗎,不,顯然大眾CEO與馬斯克並不懂中國網友的樂趣。大眾CEO赫伯特·迪斯只是在推特上表示,大眾正在市場份額方面追趕特斯拉,並且已經在歐洲贏得了消費者爭奪戰,在將來會做特斯拉強有力的競爭對手。話雖平平,但網友已經感受到背後的殺氣。
為何大眾CEO會突然喊話馬斯克,如果我們聯絡1月19日大眾釋出首款純電SUV——ID.4 CROZZ的新聞後,那一切都可以理解了,喊話也是一種營銷。大眾作為傲視全球多年的汽車廠商,宣發體系自然是一流的,為什麼這次大眾CEO還需要喊話馬斯克呢?這對於大眾純電SUV ID.4的宣發有什麼助力嗎?
為什麼大眾要喊話特斯拉?
大眾作為全球知名品牌它的影響力無疑是巨大的,但這種影響力在新能源汽車領域就要大打折扣。對於國內網友而言,新能源汽車國內主要是理想蔚來與小鵬,外加一個比亞迪,國外的話基本只認識特斯拉。大眾汽車依舊是傳統觀念之中的燃油車代表。這種認識在社交平臺上更甚,在1月社交平臺上特斯拉的提及基本碾壓大眾電動車,許多網友可以說完全不知道大眾還造電動車。
喊話背後的破圈助力
1月19日,大眾純電ID.4正式釋出,引起汽車圈各大博主的紛紛矚目,也帶動了部分網友的關注。但關注度同樣僅限於汽車圈,並沒有引起大眾的廣泛關注。對於許多網友而言,他們並不知道大眾又出新車了,而且還是新能源汽車。
21日,大眾CEO喊話馬斯克,儘管沒有立下十個小目標的賭注。但喊話背後的雙方分別是目前燃油車一哥與電動車一哥的對話,代表者兩家汽車背後的對立。訊息背後還有著兩家車企目前所面臨的情況、恩怨情仇。這條資訊立刻被大眾新聞媒體所傳播,本次傳播者除了汽車圈自媒體外,如新浪科技、財經網等科技財經類媒體參與其中。
網友也被大品牌企業高管之間的喊話所吸引,紛紛發表自己對兩家汽車的看法。話題#大眾CEO喊話馬斯克#不就後便登上了各大社交平臺熱搜榜,大眾電動車也隨之從前幾日汽車圈、娛樂圈破圈成功,吸引住大量網友的關注。在喊話背後,大眾電動車搜尋明顯大幅度上升。
喊話背後的全網覆蓋與營銷技巧
大眾汽車作為全球知名品牌,其宣發體系自然是毋庸置疑的,圍繞著新車宣發過程大眾也做到了全網覆蓋。其中新聞媒體依舊是宣發的主力渠道。根據資料顯示,大眾電動車媒體渠道上覆蓋了目前市場上主要自媒體平臺,而且大眾宣發還將注意力放到影片平臺上,這就能確保大眾新車營銷引起網友關注後,網友可以在主要的資訊平臺上快速看到有關於大眾純電ID 4的報道。
我們之前談到大眾CEO喊話馬斯克會讓網友對大眾電動車有初步瞭解,而這種瞭解也是有好有壞。這就需要大眾汽車在宣發上下一點小技巧,根據識微商情抓取有關媒體報道的標題分析,我們發現媒體報道將標題主要集中在低價、19.99萬起、拉開序幕等強有力展示大眾電動車價格優勢與強大競爭力的一面。甚至部分媒體的標題直接採用了碾壓特斯拉等詞彙去展示大眾汽車的雄心壯志。
從這我們也可以看到大眾汽車對於入局新能源汽車領域的勢在必得,而重要的是,大眾確實還有這個實力。根據資料顯示,大眾2020年共交付23.16萬輛純電動汽車和19.05萬輛插電混動汽車,這種交付在目前國內絕大多數新能源車企所做不到的。但正如前文所說,大眾電動車在新能源受眾之中影響力不足,這次宣發是否能夠營銷到位,這就需要大眾或者產業服務商、競爭對手去使用特定的輿情繫統監測網民對於大眾電動車的感官認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