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好幾個朋友諮詢我買車的事,到了年底口袋富裕,辛苦一年,能擁有一臺屬於自己的小汽車,也算是對自己和家人上好的獎勵,實乃喜事一樁。
對於普通老百姓而言,希望有一個代步工具能改善出行,買車價格預算也會有10萬以內、12萬、15萬、20萬等幾個檔。那麼對於10萬以內該作何選擇呢?是選擇合資“丐中丐”還是中國產中高配呢?弄清楚這幾個問題再出手,你會回來感謝我的。
10萬以內有哪些合資車可以買正所謂“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汽車在中國市場真正走進千家萬戶也就是這幾年的事情,2005年到2015年也是中國汽車市場發展的黃金十年。而合資車的價格下探則是從2016年開始,出於行業的競爭壓力,合資車逐步開始進攻12萬級、10萬級的市場,不僅給自主品牌強烈的衝擊,也給消費者帶來切實的利益。
現在10萬級的合資車越來越多,Excelle、桑塔納、Jetta、Crider等,以Excelle為代表的車型更是在2019年6月降價5萬以上,裸車只需7萬多,這給一直想要買個合資手頭又不夠充裕的消費者提供了很好的選擇。但這種車型有限,而且大多是減配降價、低配乞丐版,隨著消費者的需求升級,一些必要的主流配置如中控大屏、全景天窗、電子手剎、ESP防側滑、360全景影像等幾乎沒有,儀表臺、門護板也是冷冰冰的硬質塑料,實在沒有胃口去誇讚合資車多麼多麼高階。
中國產車小毛病真的很多嗎這是我幾個朋友共同的擔憂和疑問,當我深入了解這些資訊的來源,也大多說不清楚,很多發言人也從來沒真正開過中國產車。在我看來,這個問題有兩個結需要解開。
其一,中國產車小毛病多,在六七年前低端中國產車開始進軍中國市場時的確如此,因為價格低廉、技術也不成熟,給消費者留下了不好的印象並根深蒂固,先入為主的看法很難在短時間內消除。
其二,中國產車企眾多,水平參差不齊,快速擴張的中國市場給了部分三流四流企業撈金的機會,但卻禍害了中國產車這幾年精心經營的口碑。幾個主流企業的產品品質已經和合資車不相上下。
所以買中國產車一定要認準品牌,特別是在這幾年汽車行業大洗牌的時候,大部分中國產品牌都將倒閉或者兼併,留下幾個實力雄厚、真正能為消費者造好車、有社會責任感的大企業。2019年車企已經開始洗牌,買車一定要擦亮眼睛,否則後期維修保養都找不到廠家和備件,更別提中古車保值了。
合資車真的就“高階”嗎中國汽車行業起步晚,增速雖然很快,但技術能力仍有差距,2014年開始算是中國產品牌的翻身之年,SUV市場的火爆給了中國產品牌發展和提升的機會,中國產品牌的市場份額一度超過40%,這兩年因為合資車企的價格下探,市場份額有所下降,約為37%。
但是,我們必須清醒的認識到,中國產和合資的較量越來越激烈,差距越來越小。中國產車的技術能力和產品品質有了很大的提升,某些合資車企不配戴上“高階”的帽子,前段時間中保研的碰撞試驗就深刻的揭露了這一現象。
拋開合資車帶給部分人的面子觀念,越來越多的人更喜歡中國產車帶給我們的“裡子”,更豐富實用的配置,更豪華炫酷的內飾,更直截了當的誠意。
10萬以內選車,我會選擇主流的中國產品牌,更多的車型選擇、更實用的配置、更好的用車體驗。而這個價位的合資車除了硬塑料,並不能帶給我高階感,反而像極了一個巴掌,每當我看見就挨一個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