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汽車>

【導語:最近的幾年,科技圈已經很少聽到聯想的聲音。身處個人電腦這個夕陽產業,頂著“沒有核心技術”的惡名,聯想已經跟最新的科技風潮越來越遠。以自動駕駛專利被授權這樣的方式重新進入公眾視野,這對聯想來說是件好事,但關於造車,就是聯想自身可能都只是想想而已。】

近日,知名IT品牌聯想被曝光已經獲得了一項汽車自動駕駛領域的專利授權,這家沉寂已久的電腦巨頭看上去也要去智慧汽車行業湊湊熱鬧了。

人人都想造車

智慧汽車是個筐,什麼企業都能往裡裝。2021年1月11日,百度宣佈與吉利汽車達成戰略合作伙伴關係,以整車製造商的身份進軍智慧汽車市場。緊接著,媒體又曝光了蘋果進軍智慧汽車的訊息,據稱富士康和現代汽車將成為蘋果的合作伙伴。如果再加上不久之前的華為、早已入局的阿里和騰訊等公司,智慧汽車這股風潮,已經席捲了目前目前絕大多數知名高科技公司。

人人都想造車。可以肯定的是,這一次的智慧汽車風口,將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猛烈。汽車的智慧化與電動化一樣,已經成為汽車行業不可逆轉的趨勢。以自動駕駛、車載智慧為代表的核心技術,將是科技行業下一個技術高地。誰不去智慧汽車圈子裡晃幾圈,好像都對不起自己高科技企業的招牌。

更重要的是,這一波智慧汽車熱潮並不是完全的跟風。經過幾年的市場培育,消費者對電動汽車的接受度已經達到了一個很高的水平。資料顯示,2020年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中,個人使用者的銷售佔比大幅攀升至70%。迅速提高的普及率,是電動汽車取代燃油車的關鍵。嗅覺靈敏的各路資本看到有利可圖,才共同吹起了這個前所未有的風口。

與華為、蘋果、阿里、騰訊們相比,聯想入局智慧汽車的訊息看上去似乎沒什麼人關注。然而聯想畢竟是全球個人電腦行業多年的銷量冠軍,雖然也是“門外漢”,但它的身份並不算太離譜。幾年前電動汽車風口漸起,蓋房子的、造農用車的、賣空調的、玩金融的一擁而上,與它們相比,聯想至少是個正兒八經的科技企業。

因此不少人認為聯想想打造出自己的“Thinkcar”,不過這些年來一個高科技風口也沒抓住的聯想,真能抓住這個風口嗎?

聯想造不造車?

在全球個人電腦行業,聯想的實力和地位有目共睹。受益於疫情衝擊下在家辦公需求的強勁增長,2020年聯想PC出貨量達到2.75億臺,佔據全球24.9%的市場份額,穩居行業第一。從銷量資料上來看,聯想應該是一家相當強勢的企業。

然而它在技術上的弱勢也是不爭的事實。1995年中國工程院院士、聯想集團總工程師倪光南在“柳倪之爭”中落敗,黯然出局,也帶走了聯想全部的技術基因。十幾年前智慧手機行業興起,聯想憑藉在供應鏈、渠道等方面的優勢一度成為“中華酷聯”之首,但由於缺乏核心技術,折騰幾年後便日漸沉淪,如今在市場上幾乎已經沒有存在感。面對智慧汽車這樣技術高度密集的行業,聯想顯然不具備全面轉向的資本。

在宣佈造車的新聞後,百度的股價一路飆升,目前總市值已經達到750億美元。資本市場對百度造車前景的看好不是沒有依據的。百度在智慧汽車領域佈局多年,看上去是跨界造車,但它的Apollo智慧駕駛、小度車載、百度地圖等產品與技術已經十分完備,而這些正是一款智慧汽車的核心要素。

相比之下,聯想所獲得的專利在市場上幾乎沒有掀起什麼波瀾。雖然這幾年來聯想也投資了一部分與智慧汽車相關的企業,但到目前為止,它所扮演的角色更像是一個財務投資人,而不是華為那樣的深度參與者。

客觀地說,對於打造出像華為鴻蒙系統、Hicar那樣的產品,聯想無心也無力。但智慧汽車是一個全新的變革機會,只要有所準備,分得一杯羹並非難事。

有一種防守,叫主動出擊

由於核心技術缺失和對硬體製造的痴迷,聯想此前已經數次踏錯風口。鮮為人知的是,聯想曾是電商領域較早入局的幾個玩家之一,在小米創始人雷軍的卓越網發展早期起到了關鍵作用,也曾擁有FM365.com這樣名噪一時的入口網站,但如今的網際網路江湖已經難覓聯想的身影。2012年前後移動網際網路爆紅,聯想卻貫徹了“專注於硬體、不碰網際網路”的公司戰略。面對智慧汽車這個新風口,聯想必須要做點什麼了。

中國IT產業的發展速度,超出了當年所有人的預測。僅僅十幾年的時間,個人電腦已經從高科技的代表淪落成了夕陽產業。作為行業老大,聯想2019年全年營收超過3800億人民幣,但淨利率卻低於1%,這也促使聯想把目光投向智慧汽車這樣的新風口。

智慧汽車是不折不扣的新生事物。在與其相關的技術領域,各大廠商都在跑馬圈地。在這種形勢下,每一項核心技術和專利都很值錢。2011年,谷歌收購持續衰落中的摩托羅拉,交易價格高達125億美元,外界普遍解讀為谷歌是看上了摩托羅拉手中的核心專利。自動駕駛、人工智慧是目前整個汽車行業的技術之巔,聯想所獲得的專利授權,未來會有極大的價值。

在汽車行業大變革的時代,多一項技術,便多一道保險,主動出擊,也是一種防守。這或許才是聯想的真實目的。它未必有造車的野心,但也不可能看著別人大塊分肉而自己坐吃山空。在IT行業摸爬滾打30年的聯想,這次終於要把核心技術加入自己的武器庫了。

點評

從任何一個角度來看,聯想大規模轉向智慧汽車的可能性都非常低,掌握越多的核心技術,自身才能越安全。核心技術缺失的痛楚,聯想比任何人都懂。可以預見的是,聯想將會逐步加大在汽車新四化核心技術方面的研發投入,至於造車,只不過是輿論界的過度反應而已。

7
最新評論
  • 路虎是印度還是英國的
  • 解放駕駛員雙手,英國計劃成為第一個擁有無人駕駛汽車的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