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李書福在為自己的命運抗爭。他篤定汽車產業的未來,希望有一番作為。然而,當時的汽車產業進入門檻很高,民企幾乎毫無指望。李書福先斬後奏先一年成立了吉利集團,但隨後多次到有關部門申請資質,得到的回覆不是沒可能,就是請放棄。但是,儘管碰腫了鼻子,李書福依然並不會放棄。
李書福早年通過照相機積累了第一桶金,隨後又在冰箱零部件、建材、摩托車等行業施展拳腳,而且幹一行成一行。如此優秀的創業經歷,怎能少了“我命由我不由天”的豪氣。隨後他盯上了四川德陽監獄汽車廠。這家工廠已經停產,具備客車資質,但不能生產轎車。
廠長告訴李書福“通過努力,可以生產出像轎車的小車”。這對李書福而言,已經足夠了。他自認為造車不過“四個輪子倆沙發一個殼”的事情,沒什麼難度。於是,他出資2400萬和監獄汽車廠合資成立了汽車公司,並起了一個洋氣的名字:四川吉利波音汽車有限公司,彷彿名字和外企沾上邊,就站在了到達人生巔峰的起飛線上。
但很可惜,李書福很快就迎來了當頭一棒。1998年8月8日,大吉大利的日子裡,李書福的“吉利豪情”車正式下線。車頭像賓士、車身底盤模仿夏利,發動機是豐田8A,變速箱來自飛雅特。而由於組裝拼接工藝差,導致車門厚薄不一。一下雨,燈組就漏水,一上路車內就塵土飛揚。李書福一怒之下,把車都砸了。
李書福並不是掄起錘子的第一人,多年前張瑞敏也在山東砸過自家冰箱。而他們憤怒的錘子,卻折射了浙江乃至中國製造業的尷尬:高階裝置製造業卻依然落後於海外,管理一般品質差。僅浙江地區來看,寧波90%的小家電、慈溪90%的燈具、義烏80%的玩具,都是產品部件代加工,沒有品牌,也沒有技術創新。
李書福的夢想是造老百姓也買得起的好車,因此,儘管李書福加大了研發和品質管理,但吉利的價格依然比海外品牌低不少,不料這卻在消費者心中形成了低檔車的印象。以至於吉利在夜以繼日自主研發的CVVT發動機上,印了“世界先進,中國領先”的話語時,卻招致了漫天的辱罵和質疑。
李書福頂著壓力,在一次酒後委屈大哭,“我一不偷、二不搶,每天從早晨6點半工作到晚上11點,辛辛苦苦辦企業,為什麼別人總嘲笑我?”但酒醒之後,他便又恢復了信心,立下豪言,“要讓中國的汽車走向世界,而不是讓全世界的汽車跑遍中國”。但僅有豪情是不夠的,如何有效提升研發實力,成為李書福日思夜想的事情。
一方面,吉利依然堅持自研,用時間和產品事實來說話。另一方面,吉利也在全球搜尋併購的時機。2010年,瑞典車企富豪財務困難,吉利趁勢以18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富豪轎車,完成了“中國投資”到“歐洲技術”的對接。幾年後,吉利又買入了賓士母公司的股份。網友們驚歎:無論買富豪,還是買大奔,其實,都是圖個吉利。
2001年商界大佬和李書福同時參加了央視財經節目《對話》。李書福在臺上講述了自己造汽車的規劃後,臺下的大佬便笑著調侃道,“可笑”,是“汽車瘋子”。時光點滴流逝,十七年後在亞布力企業論壇上,大佬感慨道,“瘋子”給中國企業家們長臉了。
幸運的是,浙江的“瘋子”企業家還有很多。他們篳路藍縷以啟山林,推動浙江經濟突出重圍,屹立製造業的舞臺。他們熱愛新事物,敢於堅持勇於創新,為浙江經濟趟出了一條科技大道。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