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汽車>

過去說到國內汽車碰撞測試,我們往往會想到C-NCAP。但現在一種全新的測試出現在了我們面前,它便是“中保研”碰撞測試。其實“中保研”這個說法並不準確,它應該被稱為“中國保險汽車安全指數”,簡稱C-IASI。那它與C-NCAP有什麼區別,其誕生的目的和意義又是什麼呢?

首先它們的背景與立場不同,C-NCAP源於美國高速公路安全管理局NHTSA所提出並建立的NCAP體系,目前NCAP在全球共擁有9大成員。其中C-NCAP由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在2006年提出,其測試標準主要參照了歐洲的E-NCAP。

而C-IASI則源於美國的另一大碰撞測試機構美國公路安全保險協會IIHS,該測試由中國保險行業協會進行指導,中國汽研和中保研汽車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共同執行,我們口中所謂的“中保研”僅僅是其中的一部分。

其次C-IASI與C-NCAP的評分標準也不同,C-NCAP通過各個碰撞測試的分值進行彙總換算給出最終的星數,以此來判定一款車型的安全等級。這樣做的好處是比較直觀,但卻容易忽略不同碰撞測試中的細節,C-NCAP就因為經常給出五星成績被人稱為“五星批發場”。

而C-IASI則借鑑了美國IIHS的方式,將其中各種碰撞測試以G優秀、A良好、M一般和P較差進行評分,相比於C-NCAP能夠更加精準地看到每款車各部分的安全性。

此外兩者的碰撞專案也有所區別,例如在正面碰撞中,C-NCAP的測試為以50km/h的時速100%重疊進行撞擊以及以64km/h的時速40%重疊進行撞擊,而C-IASI則是以64.4km/h的時速25%重疊進行撞擊。這兩種碰撞的不同在於,C-NCAP主要模擬的場景是與轎車對撞,而C-IASI的模擬場景則是更為常見的碰撞電線杆或者樹木。

C-NCAP 100%

C-NCAP 40%

C-IASI 25%

IIHS 25%

車企往往會針對車輛的正面撞擊進行材料與設計上的強化和優化,在100%與40%的撞擊中,位於車輛前側的潰縮裝置能夠儘可能地按照設計標準對碰撞進行吸收。但在25%的測試中,這種效果則會大打折扣,車輛往往無法直接撞擊在車身縱梁上,這也就是為什麼在很多碰撞視訊中車輛的前輪會被扯掉的原因。

IIHS 25%

除此之外,兩者在測試中的壁障車輛也並不一樣。C-NCAP中的壁障重1.4噸,模擬碰撞高度600mm,並且可以變形。而C-IASI中的壁障重1.5噸,模擬碰撞高度1138mm,不可變形,這是因為C-IASI模擬的是被SUV撞擊而不是C-NCAP中的轎車。在碰撞視訊中我們能很明顯的看出,C-NCAP中的壁障車輛只能撞到車門下側,而C-IASI中則覆蓋了整個車門,這對於車輛的安全性也有著更高的要求。

C-NCAP

C-IASI

Euro-NCAP

IIHS

C-IASI中還有幾項C-NCAP所沒有的考核,像是在鞭打測試中加入了靜態測試檢測座椅設計合理性,但在動態鞭打測試中C-IASI的時速則比C-NCAP的20km/h略低,為16km/h。

此外C-IASI還增加了車頂靜壓測試,以此來檢測車輛在翻滾時的安全性,我們過去在WEY VV5上市時就看到過類似的測試。

最後C-IASI還擁有極具特色的維修經濟性測試,主要檢測車輛在低速正面碰撞與追尾時的狀態。作為消費者在平時用車時最為普遍的事故,這項測試可謂是很好的體現了C-IASI的測試精神。

當然作為一項公佈至今也僅一年多的安全指數,C-IASI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例如它就還沒有加入IIHS中所擁有的右側25%碰撞,不過C-IASI的誕生的確為國內的車企們在汽車安全的設計上提供了全新的思路。我相信隨著C-IASI的普及,會有越來越多的車企參與進來,車輛的評分也會隨著車輛安全的提升變得越來越高,這不正是我們作為消費者希望看到的嗎?

145

轎車

  • 路虎是印度還是英國的
  • 拒絕被套路,這些汽車零售新模式或成日後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