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汽車>

對於普通人來說,評價一輛車的好壞,通常都是看這輛車的外觀好不好看、內飾是否豪華、配置高不高、空間大不大、是否省油、動力強不強等方面去評價的,這種評價方法我們稱之為“主觀評價”。事實上是有很多主觀因素在裡面的,同一輛車,不同的人去看就會有不同的看法,顯然這不能客觀的反映一輛車真實面貌。在汽車領域,有一套客觀的汽車評價標準,它是從汽車的動力性、經濟性、操縱穩定性、制動性、行駛平順性以及通過性這幾個維度來評價汽車效能優劣的,屬於行業通用的標準,能比較真實客觀的反映汽車的真實效能,也可以看做是評價汽車“好不好”。

1、動力性:汽車的動力性是汽車最基本、最重要的效能,是指汽車在良好路面上直線行駛時由汽車受到的縱向外力決定的,所能達到的平均行駛速度。它有三個主要的評價指標:最高車速、加速時間、最大爬坡度。顯然,這三個指標越高,汽車的動力性越好。

2、燃料經濟性:汽車燃料經濟性是指汽車以最少的燃料消耗完成單位運輸工作量的能力。它的主要評價指標就是汽車的百公里油耗。顯然,百公里油耗越低的車型,它的經濟性就越好。

3、操縱穩定性:操縱穩定性可以等效成我們俗稱的汽車操控性。它是指汽車能夠確切地響應駕駛員轉向指令、並具有抵抗改變行駛方向的各種干擾、保持汽車穩定行駛的能力。它的評價指標比較複雜,包括汽車的轉向特性(轉向不足與轉向過度)、汽車縱向與橫向穩定性、汽車四輪定位引數的確定、底盤懸架系統的結構型式與運動分析,等等。一般在汽車設計定型後生產的樣車會做各種操縱穩定性實驗,以調校汽車的操控效能。

4、制動性:汽車的制動性是指汽車在行駛過程中,強制的減速以及視需要停車、或在下長坡時維持一定行駛速度的能力。它主要有制動效能、制動效能的恆定性以及制動時的方向穩定性這三個評價指標。我們最常用的是制動效能,一般用汽車從 100km/h 開始制動到汽車完全停止的距離來表示。普通的家用車百公里制動距離一般在35~45米之間,制動距離越短,汽車的制動性越好,汽車也就越安全。

5、行駛平順性:汽車的行駛平順性是指汽車在行駛時,對路面不平度的隔振特性。也可以簡單的理解為汽車的NVH(噪音、振動、振動的粗糙度)特性。它的評價方法既有主觀感受也有客觀資料,比如車身的振動頻率、噪音分貝值等。

6、通過性:汽車的通過性是指在一定車載品質下,汽車能以足夠高的平均車速通過各種壞路及無路地帶和克服各種障礙的能力。它的主要評價指標是汽車的幾何尺寸,比如最小離地間隙、接近角、離去角、縱向通過角、最小轉彎直徑和內輪差、轉彎通道圓及車輪半徑等,此外,汽車的動力效能也會直接影響汽車的通過效能。顯然,汽車的動力性越好、最小離地間隙越高、接近角、離去角、縱向通過角越大,汽車的通過性越好。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指標並沒有在這個評價標準裡面,那就是汽車的可靠性,它是指汽車在規定的使用條件下,持續正常工作的能力。評價可靠性的指標有首發故障行駛里程、平均故障間隔里程、主要零件的損壞率等。它只有汽車在長期使用中才能體現出來,但是它對我們的駕駛感受影響是非常大的。如果一輛車各方面效能都很好,就是經常壞,它也不能算作一輛好車。所謂汽車的“口碑”主要就是由汽車的可靠性得來的。

當然,我們作為普通人,在很多情況下是不可能知道汽車的這些技術指標的,要想知道汽車的好壞,最好的方式就是試駕,親自感受汽車的各方面效能。不過,汽車是一個均衡的機械產品,是不可能十全十美的,往往強調一方面的效能,就會犧牲另一方面的效能,比如汽車要良好的操控性,就要犧牲一定的舒適性;汽車的底盤高、通過性好,汽車的行駛平順性就會受到一定的影響,等等。我們在選購汽車時要明確自己的實際需求,如果只是城市代步,我們就要更注重汽車的行駛平順性和燃料經濟性;如果經常出去自駕遊,經常越野,就要注重汽車的動力性和通過性;駕駛風格激進,喜歡開快車,就要注重汽車的動力性、操控性和制動性,等等。應該說,符合自己需求的車就是好車。

368
最新評論
  • 路虎是印度還是英國的
  • 氫燃料電池汽車未來何去何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