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的車主分為三種,特斯拉的粉絲、蔚來的教徒,以及其他品牌的使用者。
從品牌建立到車型交付,再到去年12月單月交付量創下新高,蔚來總使用者數量已經超過7.5萬,逐漸超脫出造車新勢力,在汽車圈佔穩一席之地。
網際網路時代,得使用者者得天下,雖說資本是攪動這個世界的核心,但使用者才是那終端的執行器。更何況,蔚來的使用者並不一般。
在汽車圈,喜歡汽車的人被稱作“車迷”,而喜歡一個品牌的車主、使用者或觀眾,通常會被稱為某品牌或某車型的“擁躉”,當然叫“粉絲”也是可以的。但對於蔚來,最近網上流傳出新的說法,說是有人拜在“蔚來教”下,把部分深愛蔚來的人稱之為“教徒”。
從前,品牌回饋使用者,稱作“使用者維護”。但蔚來對於使用者群體的關愛,似乎給所有汽車品牌上了一課。
傳統汽車品牌的粉圈運營
不是所有傳統汽車品牌的車主都是該品牌的粉絲,大部分車主選擇一個品牌的車型是非常理性的,“價效比”才是他們的信仰。
汽車的本質是交通工具,成為一個工具的粉絲,這本身就有點滑稽。但是,汽車同樣是尖端技術下誕生的精密機器,追求速度是它們的本質訴求。伴隨著汽車運動的興起,有些汽車就成了玩具。玩具是快樂的源泉啊,於是製造這些“玩具”的品牌就開始有了粉絲,例如寶馬的M-Power、賓士AMG、豐田TRD什麼的,都是與改裝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
雖然是粉絲,但傳統汽車品牌與粉絲互動的方式卻比較單一,例如舉辦場地試駕體驗活動或者組織車主去自駕遊,前者是吸引潛在使用者,後者針對達成買賣關係後的車主。
過去大部分時候,品牌與使用者之間的交流,基本上是單向輸出價值觀或者資訊點。例如場地試駕體驗活動,所有環節都是汽車品牌安排好,參與活動的人只需要負責“體驗”,參與者唯一的表達途徑也許只能是“有獎調查問卷填寫”了,所以基本上就是品牌方告訴參與者:我們的產品非常好!
至於自駕遊,那就更不用糾結太多,大家只要盡情快樂就好。
近年來,因為網際網路技術的快速發展,汽車廠商開始注重使用者運營。例如馬自達從售前到售後有一整套新的規範,廣本飛度為打造個性IP頻頻舉辦線下活動。尤其是飛度,從前的飛度都是玩車在追捧,如今飛度都快成為一種潮流文化了。
對於一家企業來說,所有的運營都是為了最終的銷量,傳統車企的粉絲運營到底有沒有見效,又有多見效,只有他們自己知道。但是,包括廣本飛度在內的所有傳統汽車廠商的粉絲運營手段,還是比較傳統的,因為都是集中於線下。
然而,蔚來有點不一樣。
蔚來看見了怎樣的未來?
起步越晚的人,越要有看穿未來的眼光。因為賽跑的輸贏,要麼看體力,要麼看運氣。體力代表著實力,運氣就是能否看到捷徑。
蔚來的創始人李斌,從品牌定位開始就考慮到粉圈的運營。李斌曾清晰定義蔚來使用者畫像,以80、90後為主力,家庭條件不錯,BAT、TMD、大國企的員工居多,愛好嘗試新鮮事物。而後,他一直跟車主們傳達一個概念:“如果你們購買一輛汽車,你不僅僅是在買一輛車,而是在買一張通往新的生活方式的門票。”
接下來的事情就簡單了,首先品牌不能太低端,低端產品只講求價效比。但也不能是純粹的豪華品牌,因為缺乏故事可講。如果把科技、國潮、環保加入進來,那就大有可為了,品牌因此能有更多定義。
對,蔚來是潮牌。
國潮風的到來並不是偶然,這是工業進步與消費升級融合出來的結果。衣食住行是民生的根本,當代年輕人追求的李寧、喜茶或者蔚來,在他們眼裡不僅僅是產品過硬,品牌文化也非常酷。蔚來的車型,包括電池續航在記憶體在著諸多問題,但它的做工品質、車載軟體是值得肯定的。而且科技和環保是絕對的正義,所以蔚來在物質和精神上都給了使用者追捧的理由。
宗教信仰都有一個物件,那就是各種各樣的神,因而蔚來車型也就被送上了神壇。
神普照世人的時候,需要一個神的代言人,蔚來的代言人就是李斌。這個2019年還被譽為“年度最慘男人”的代言人,近兩年不斷奔波各地與車主交流,從使用者見面會到私下吃飯,甚至還會去參加使用者的生日或者婚禮。李斌光2019年就奔波40多個城市,2020年也依然有30多個週末奔赴外地與車友們一起度過。
這是“真•與民同樂”,李斌因此成為了最受使用者喜愛的汽車品牌創始人。試問,有多少選擇領克、WEY的車主,與該品牌創始人一起吃過飯或聊過天?
除了微服出巡,李斌也會舉行大型派對——NIO DAY。曾經,為了博得5000多名預訂車主的芳心,李斌包下8架飛機、19家五星級酒店、60節高鐵車廂和160輛大巴,並請來了夢龍樂隊助興,一場聚會就耗資8000萬。
但這樣一場盛宴,的確讓蔚來使用者的黏性變得更高了,舉目國內眾多汽車品牌,有誰能在使用者黏性方面敢與蔚來爭高下?今年1月8日的蔚來NIO Day,來自深圳的車主自發抱團包下飛機前往成都,飛機上的車主們心潮澎湃,拿起吉他、麥克風,在飛機上又唱又跳,而且還不戴口罩。這已經不是去參與活動,是去朝聖啊!
所謂,生活裡大部分快樂和痛苦與現實無關,僅僅只是“心動”罷了。
使用者發自內心地深愛一個品牌,絕對不只是靠一場活動就能達到的效果。說到底,還是因為李斌這些年到處奔波並不是瞎忙。
據說2020年年末,在蔚來App的社群上,一位東北大哥改編翻唱《兄弟想你了》的影片爆火,歌中盡是對李斌的思念。這首歌簡單接地氣的旋律的確十分洗腦。
說到這個App,裡面可謂一派祥和。上下左右翻了半個小時,愣是沒有找到一絲戾氣,跟現在的網路社群有著天壤之別。App社群絕大部分內容都是車主在分享生活,偶爾會出現一些吐槽的聲音,李斌也會在社群裡耐心答疑解惑,對車主們可謂呵護有加。
前兩年,有車主吐槽愛車三天兩頭就宕機、車門開不了、充電故障等問題,卻迎來了不少車主“既然選擇了創世版就應該多包容”、“車的問題和性格脾氣有關,胸懷寬廣的覺得車這些都不是問題”、“也就蔚來汽車有這樣的服務態度,你去買個特斯拉試試看,是車子一定會有點小故障”這樣的回覆。
對於一直聽著“顧客是上帝”的人來說,是不是很疑惑為何消費者與產品之間的角色居然被調換了?
現在產品才是神,消費者倒是成了信徒。
來自蔚來的啟示
“車主帶著妻小為李斌接機”、“車主自發拖車到千里之外當志願者”、“車主推薦身邊朋友選擇蔚來車型”、“車主集資為蔚來做廣告”,這裡面隨便一個例子拿出來,普通品牌的廠商市場部就能包裝宣傳一個月。但這樣的例子,蔚來一抓一大把。
喜歡是索取,愛是奉獻,車主們為蔚來做得越多,只會更深愛且維護這個品牌。
從品牌定位到初期產品力塑造,從線下活動的氣氛到線上環境的營造,李斌在每一個重要的細節之處,既判斷得準,也拿捏得好。在產品和運營這兩個維度,也許蔚來做得更好的是運營,這讓它看起來不像汽車企業,更像是服務企業。
如今有言論,汽車製造商正在向出行方案提供商轉型,如果真的如此,那麼蔚來是不是起步更早?畢竟,它從一開始就比其他品牌花費更多資源去經營粉圈。
但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粉絲把蔚來捧上神壇,一旦蔚來服務降級,是否有一天也會反噬其身?
長期來看,汽車的核心競爭力,始終是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