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汽車存量市場(也就是使用中車輛),大部分仍未有原廠提供的ADAS系統,成為ADAS後裝市場的一大發展契機。
後裝市場不需通過原廠認證,因此產品種類和型態較多元,而單顆前鏡頭的影像解決方案是目前最常見的後裝產品,一般可提供FCW、PCW與LDW等3種前方碰撞警示功能。
後裝ADAS系統後裝ADAS次系統定義與特色
非原廠標準配備或選擇配備的ADAS次系統,是由第三方企業獨立開發,而透過加裝方式實現的ADAS次系統稱之為後裝ADAS次系統,加裝方式包括需拆車體和不需拆車體。
後裝ADAS的特色在於安裝簡易、相容性高與價格實惠,但這些優點同時也是缺點,許多產品聲稱不需專業安裝校正且相容各種車型,這也表示當一機適用多款車時,無法針對各種車款做最適化設計,例如顯示器和主機擺放的位置,除了無法針對車款客製化外,也難針對各國的交通條件調整;此外,後裝產品因不需經過原廠認證,因此僅部分零元件會採用車規品,例如選用ACE-Q100的IC。
存量市場為後裝產品發展重點自2018年起,受全球經濟環境波動影響,各主要國家的新車銷售皆下滑,且下滑態勢預期延續至2022年。當購買新車的態度保守時,消費者透過維修和後裝配備來延長使用中車輛的使用期限,使得存量市場對於後裝(Aftermarket, AM)產品的需求增加。
汽車產業從2000年開始發展ADAS系統,在技術不斷演進下,各類次系統陸續搭載於各車廠的高階車款中,且不斷精進。只是,法規無法將所有ADAS系統都列成標準配備,其中一個重要因素在於車價,因此許多重要的ADAS系統被列進各國新車評價(NCAP)標準中,但無強制力。
現在,雖乘用車的ADAS系統搭載車型已逐漸從高階下放到中階,許多國家皆透過強制性法規推動汽車搭載ADAS系統,卻同時顯示一項問題:法規僅針對新車提出強制性要求,但舊車不受限制。除了舊車車況差異大外,要求人民或廠商負擔額外費用是較困難的,但因舊車的科技過時,又有零件耗損等問題,才更需要ADAS系統來降低事故發生。在美國存量市場中的車輛平均車齡約12年,歐洲也達11年,因此未有ADAS系統的車輛仍為多數。
除了存量市場龐大外,吸引廠商投入開發ADAS次系統市場的原因還包括後裝市場的產品多為標準品,不需經過長時間車廠驗證,可快速上市,且感測器和晶片等零元件取得並不困難,降低投入開發的門檻。
目前,多數前裝市場的ADAS系統仍由Autoliv、Aptiv、Bosch與Continantial等傳統Tier 1廠商提供,其他廠商想切入並不容易,加上前裝市場驗證時間長,因此若同時經營前、後裝市場,將有助於廠商持續獲得營收。除了Mobileye同時有前、後裝產品外,中國許多新創廠商都看中這塊市場,包括開易科技、中科慧眼、雙髻鯊科技與微牌智慧等新創廠商,臺灣也有奇美車電投入其中,這些廠商都是將目標鎖定在商用車市場。
後裝ADAS次系統型別目前後裝ADAS次系統以不介入車輛三大控制系統(方向盤、剎車和油門)的警示類功能為主,包括盲點偵測(BSD)、車道偏移警示(LDW)、前方碰撞警示(FCW)、行人及單車碰撞警示(PCW)、前方車距監測與警示(HMW)、超速警示(SLI)、道路號誌辨識提醒(TSR)、駕駛人警示(DMS)、胎壓偵測(TPMS)、360度環景停車輔助(SVC)與影像倒車輔助(PAS)等。
市面上現有的警示類產品主要為影像辨識解決方案,使用1顆前鏡頭實現多個監控前方路況的警示系統,包括LDW、FCW、PCW、HMW、TSR、FVSA與SLI。限高檢測預警系統則針對商用車市場,適用於高車身的巴士、貨櫃車與載物貨車,多在橋樑和隧道地區執行。
前鏡頭方案因為能實現的多為前方影像功能,針對車身和車後方的ADAS次系統如SVC、BSD、LCA和RCTA,需再加裝其他鏡頭,因此也有不少廠商推出雷達方案,效能則會因雷達是單收單發和單收雙發而有不同。
在非警示類方面,有車外主動安全的智慧車燈系統(IHC),可自動偵測來車或行人,進而變換遠近燈以確保其他用路人安全。此功能需讀取其他感測器資料做切換的判斷依據,屬主動切換車燈的行為,因此將其劃分為主動介入範疇。
ADAS系統在前裝市場已逐漸由警示走向主動介入控制,例如自適應巡航(ACC)、自動緊急煞停(AEB)和車道維持(LKS),但多數為中高階以上車輛才有的標準配備;若是選擇配備則價格不斐,或因當地法規問題而未能啟用等。
因此,也有後裝廠商看中此高階市場,但介入車輛控制系統需取得車廠原始碼,原始碼皆由車廠和Tier 1廠商做嚴格保護,第三方企業取得困難。然市面上仍可看到有改裝廠商提供該服務,或像Comma.ai的Openpilot這種開源產品啟動車上ACC功能,但無論採取哪種方式,一旦進行改裝就失去原廠保固,因此介入控制的ADAS系統在一般乘用車市場的滲透不易。
ADAS後裝產品朝向更全面防護功能發展 增加鏡頭拓展盲區偵測功能前鏡頭為主的產品多以前方防碰撞相關功能為主,但車身與車後防護則需仰賴其他鏡頭實現,尤其大卡車或巴士對盲區偵測的需求強烈。
目前,前方碰撞和盲點偵測產品多數為各自獨立,未來有機會看到更多整合型產品,對專攻商用大型車的廠商來說是一個發展方向。
採用內鏡頭做駕駛人行為監測疲勞駕駛監測(DMS)系統是前裝市場即將蓬勃發展的一項次系統,透過車內鏡頭對人臉的眼神、表情和動作做監測,從眼睛的開合、視線角度、打哈欠、轉頭等判斷駕駛人是否有分心或精神不濟。
DMS匯入後裝的好處是防止駕駛人過度依賴ADAS產品,反而更容易導致分心。透過DMS能提醒駕駛人保持注意力,減少碰撞報警的機會。
強化夜視能力、OTA軟體實時更新為了提升影像清晰度,現在使用的鏡頭皆往1080p邁進,除了解析度外,如何提升鏡頭夜視能力對供應商來說很重要,因多數車禍都是在夜晚發生,提升夜視效能避免行經低光源路線時功能失效或準確率下降等。此外,現在產品幾乎都有通訊模組,商用級產品支援OTA進行軟體更新,可持續優化功能。
後裝產品的市場機會商用市場的機會大後裝市場在商用市場的機會較大,主要可由幾點看出:
①需求強烈
商用車的行駛時間長也具時間壓力,對司機的精神和體力是考驗,此外大型商用車如公車、巴士、貨櫃車與大型卡車等,因體積和車長導致駕駛視線差、剎車距離長與盲點多,且一旦發生事故的傷害也較嚴重,在使用型態和車子條件上都對ADAS的需求強烈。
②使用年限長
商用車是營業用且車價高,廠商在考慮成本下,不太可能像乘用車一樣5~10年換車,因此平均使用年限會比乘用車長。以歐洲市場來看,所有型別的商用車平均車齡都高過於乘用車,且越是大型、重型車輛的平均車齡越長。若再計算使用頻率,實際零件耗損與同車齡的乘用車相比更嚴重,這也是商用車需安裝輔助系統的原因。
由於一旦發生事故,車隊廠商會有連帶責任,因此越是大型的車隊越願意裝設ADAS產品,上萬元裝置對一般消費者來說是一筆不小的費用,但若把該成本當作廠商營運投資,還是會比換一批有ADAS配備的新卡車來得經濟。
④政府法規
政府在制定強制安裝某配備法規時,一般都以新車為要求物件,少有強制現有車輛安裝,但臺灣地區在2020年開始,總重12公噸以上大貨車和總聯結重量3.5公噸以上拖車應裝設行車視野輔助系統,不然無法通過每年定檢。
AEB因要介入控制系統,導致市場擴充套件不如警示類系統快,但AEB對舊車來說更加重要,中國許多廠商看中此需求,紛紛投入開發AEB後裝系統,但也因此造成產品品質差異大和系統互不相容等問題。
為了解決此問題,由中國安全產業協會制定的《商用車自動緊急制動系統AEBS後裝技術規範和效能測試要求》T/CSIA001-2019於2019年5月8日正式釋出,並於2019年5月15日起實施,解決ADAS後裝技術良莠不一問題,該標準提出將帶動中國商用後裝AEB市場發展。
除了原有行車紀錄器廠商外,象是騰訊和小米也有行車紀錄器加上ADAS的產品,騰訊的神眼支援FCW、LDW和DMS,無熒幕但附網路流量的售價是799~1,299元人民幣,而小米小蟻則是一體機少DMS功能,售價為599元人民幣,但兩者評價不算太好,主要仍是警報的準確性還有待加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