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份的第一天,蔚來汽車就忙不迭地公佈了1月交付量。2021年的第一個月,蔚來汽車的銷量為7225臺,同比增長了352.1%,並連續六個月創下單月交付數新高。
這不禁讓人想起1月1日特斯拉Model Y上市,並直降15萬,很多人“預言”蔚來要是再不降價,可就完了。結果蔚來不光沒有“跟價”,銷量還又上了一個臺階。
我們來看一下蔚來的銷量分佈,旗艦車型ES8交付1660臺,ES6和EC6兄弟車型分別交付2720臺和2845臺。
說明在產品線尚未完全鋪開之前,蔚來的銷量主力依然集中在兩款中型SUV上,剛好與特斯拉Model Y是直接競爭對手。
考慮到蔚來車型的定價更高,它們到底靠什麼壓倒Model Y的呢?讓功夫汽車帶大家一起看一下。
(1)動感優雅,不止於好看
Model Y剛上市,並且定出33.99萬元的價格的時候,很多人瘋狂CUE蔚來。
後來李斌還親自下場迴應了,他的回覆非常耐人尋味,說蔚來和特斯拉不算是直接競爭對手,如果同時試駕過蔚來和Model Y的使用者,最終還是選擇了Model Y,蔚來會免費提供NIO Power 3次一鍵加電服務。
這個意思很明確,那就是讓使用者遵從自己的內心。都試駕,自然有自己的判斷。如果同步試駕之後依然看得上Model Y,那蔚來也是祝福,並且贈送3次加電服務。
不知道有多少使用者享受了這個福利,不過敢這麼提,足以說明李斌對蔚來的產品力是有信心的,認為使用者試過之後就會欲罷不能。
從外觀來看,蔚來EC6確實比Model Y看著更加大氣一些。Model Y看上去與Model 3相似度非常高,據說75%的零部件都是與Model 3共用的。這也導致它看上去更像一款墊高的轎車,而不是一款正統的SUV。
為蔚來EC6則採用了轎跑風格造型設計,打造出兼具豪華與優雅的車身外形。17°後風擋溜背、簡潔順滑的車身型線,讓它的風阻係數低至0.26cd。空氣動力學設計也讓它的整體運動感更強,有一種蓄勢待發的氣勢。
EC6的車身尺寸為4850*1965*1731(1714)mm,軸距為2900mm,相比4750*1921*1624mm的Model Y,長度和高度優勢都比較大。這讓它先天的氣場就要強一些,再加上與溜背式後窗融為一體的穹頂式玻璃車頂,讓它的科技感受也更好。
在內部設計上兩者其實算是“同出一脈”,都是以大尺寸中控屏的操控為主。不過Model Y連儀表盤都取消了,實體鍵也基本沒有保留的,在設計上更激進一些,整個內部設計也是極致的簡單。EC6沒有做的那麼絕,依然保留了9.8英寸超窄邊數字儀表和部分實體按鍵。對於扶手區域也做了一些專門的設計,平底方向盤的運動氣息也更強一些。
EC6更加註重內艙的豪華營造,全系標配Microfiber超纖絨頂棚,運動方向盤也採用了Nappa真皮包裹。儀表臺和門板上部則採用了觸感細膩的Microcloud®纖雲材質,整個內部觸感更強一些。除此之外,EC6還全系標配環繞式音響系統,可以與5.1沉浸式環繞聲結合,內艙聽音效果更好。

簡而言之就是,Model Y為了實現與Model 3的零件共用,以及將成本壓至最低,確實在設計和豪華打造方面乏善可陳,與EC6的差距還是比較大的。這大概就是李斌自信的原因,試駕過EC6,可能就真的很難看上Model Y了。
(2)全擎出擊,絕與更絕
對於電動車來說,最值得說的是它的效能,最不值得說的,其實也是它的效能。與傳統內燃機一點點擠牙膏提升動力不同,電動車的效能獲得實在是太輕易了。小電機不行就用大電機,大電機不行就用雙電機、三電機,想跑幾秒就跑幾秒。
作為一款轎跑SUV,蔚來EC6自然傳承了蔚來家族的高效能基因。它的效能版搭載了前160kW永磁電機加後240kW感應電機的動力組合,最大馬力544匹,最大扭矩725Nm,完成0-100km/h加速的時間是4.5秒。運動版的後電機功率略小,但完成0-100km/h加速也只需要5.4秒。
Model Y的電機功率比EC6略小,但得益於較小的車重和體積,它的加速能力也不錯。長續航版和高效能版的0-100km/h加速時間分別為5.1秒和3.7秒。
兩者的極限速度都已經超過200km/h了,真要決出勝負,還得下賽道才行。兩者都是採用前雙叉臂+後多連桿的底盤架構,EC6還加入了CDC動態阻尼控制技術,應該是極限更高一些。不過日常使用來說,這兩款車在機械效能這塊,應該是當前中型SUV的天花板。
續航方面兩者也都做的不錯,Model Y的長續航版純電續航里程做到了594km,而EC6的100kWh大電池包版本,純電續航里程則做到了615km。考慮到EC6體積更大,車重更大,這個成績確實不錯。
EC6的新電池採用了高度整合化的CTP技術,相比老電池體積利用率提升19.8%,能量密度提升37%,熱管理效能提升17.5%,製造裝配筒化40%。這讓蔚來的“換電”策略得以繼續推行,從2018年的70 kWh,到2019年的84 kWh,再到2020年的100 kWh,不管是新老使用者,都可以第一時間享受到電池技術進步的成果,這一點還是挺讚的。

不過蔚來的想法一直沒有變,那就是不管續航做到多少,對於使用者來說,充電的便捷程度依舊是影響使用者體驗的重要原因。
它將補能體系分成了三塊,家用以日常家充和直流快充為主。出門在外可以透過換電站換電,和超充裝充電。除此之外,在外還可以預約一鍵加電服務,服務專員用移動充電車補電。
關於特斯拉和蔚來的充電樁之爭也是“愈演愈烈”,蔚來的加密充電樁已經開放給其他品牌使用了,也算是為國家的充電基建出了一份力,不知道特斯拉還會堅持到什麼時候。
(3)蔚來向左,特斯拉向右
可以看出來,EC6在產品的整體完成度上,應該是比Model Y強一些的。不管是設計、空間、做工、豪華程度,還是效能和續航,都比Model Y更勝一籌。很大原因當然是四個字,捨得下料。
它的目標很簡單,那就是打造一個類似於BBA的豪華品牌。喜歡我的產品調性的,選擇我,我會提供最好的駕駛體驗和產品服務。而特斯拉則是相反的,它的目標是打造一個豐田、大眾式的高銷量品牌。當然,以它現在的價格、做工等方面來說,暫時還擔不起家用的重任。
前不久威爾森機構公佈了最新一期的豪華品牌平均成交價排行榜,蔚來汽車的單車成交均價,高於寶馬,低於賓士,在主流豪華品牌裡面排名第四。當然,這裡沒有算勞斯萊斯、法拉利這些小眾的超豪華品牌。
而特斯拉的排名則相比上一年大幅下降,成交均價“僅”為27.23萬元,剛好比最低端的Model 3入門價格高了那麼一點。這說明整個特斯拉品牌的銷量,幾乎大部分都是集中在Model 3標準續航版上,但凡多買幾輛長續航版,這個價格都會再高一些,什麼Model X、Model S,是撐不起銷量的。
特斯拉自己也很清楚這一點,所以使用者再怎麼呼籲,不要再割韭菜了,它是不會聽的。它一定是會不斷壓縮成本,不斷降價,到20萬區間,再到15萬區間,最終看能不能獲得更大的市場。
所以實際上從2020年這個節點開始,蔚來和特斯拉這兩個年輕的電動車品牌,已經走上了不同的道路。蔚來的道路充滿荊棘,因為它的價格,它的定位,註定了它的使用者會更加的挑剔,唯有不斷進步,效能不斷提升,才能維持住品牌的新鮮度,新ET7就是最好的例子,直接把期望值拉滿。
而特斯拉的道路也非常艱難,因為它要面對非常多的傳統品牌的衝擊,最新的大眾ID.4 X就是最好的例子。傳統巨頭們一旦崛起,它們的整車完成度,成本控制,是非常可怕的。
這兩個品牌誰能走得更遠,還真不好說。對於它們來說,都是劍走偏鋒。一旦銷量不達預期,可能就是一瀉千里。
(4)功夫拍案
事實證明,特斯拉Model Y國產,對於蔚來的衝擊力是有限的,至少1月銷量又創下了歷史新高。特斯拉SUV的進入,並沒有把蔚來打垮,因為特斯拉在進步,蔚來也在進步,早已不是2018年的那個蔚來。
從產品力的角度,蔚來EC6各方面都比Model Y要更勝一籌,這讓它有了立足豪華的資本。但一個向上突破,一個向下覆蓋,蔚來和特斯拉未來的道路,都不容易。
這兩個品牌,你更看好誰走得更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