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艙、駕駛、整車晶片和OS:
1、智慧座艙晶片8-9個:高通、華為、瑞薩、恩智浦等。國產地平線、全志科技。
座艙晶片比手機落後3-4代。
車機作業系統特點:版本比較老(安卓4.4、5.1),小鵬理想基於安卓8開發的OS,手機是安卓11;應用少(十幾個,未來40多個),手機200多萬個(安卓)。對晶片算力要求沒這麼高。因為自動駕駛,輔助駕駛滲透率不高,手騰不出來操作。
小鵬互動方式:眼球和語言,谷歌投入不夠,應用生態不豐富,後進入者有機會。
高通888,高通洞察車機作業系統未來靠近手機作業系統,可能直接上安卓12,以後車機晶片集中度越來越高。
車機作業系統重要玩家:中科創達,市佔率會上升,隨著鴻蒙進入,安卓迭代,晶片算力變高,中科創達跟隨高通成長。
價值量:UI 20%價值量,作業系統定製(基於安卓、鴻蒙二次開發)80%價值量。UI以後沒有沒什麼變化,手機UI是手機廠自己的產品(ToC),汽車UI本質是ToB(車廠自己有定製化需求)。價值量會保持穩定。
2、車身域:非常重要,車燈、尾門、音響、空調等,現狀是整個汽車電子在ABC級車佔比提升,分立式架構為主,每個都有單獨的ECU,軟硬體黑盒子(功能固化、單一、不同ECU很難協調、整車資料沒有打通),tier1提供,正常,因為汽車電子沒什麼迭代升級,但是不符合未來智慧車發展,智慧車可持續可迭代升級(特斯拉能做到)。
大眾2018年開始做一個,7-8千萬條程式碼,整機廠很難有這個能力,能做出的整機廠就很有優勢。
3、駕駛域:英偉達、高通、英特爾、華為、地平線等,集中度比前兩個領域高,單片模組成本1000美金,1000億美金市場,所以巨頭都要擠進去。
功耗:以前L4 100Tops,後來200Top2,長城高通的已經700tops,未來搭載的1000多tops,帶來功耗的問題。演算法儘量固化,減輕算力要求,算力提高了,以前能耗比1:1,會影響續航,高通地平線領先能做到1:3。
更關鍵的是看生態:為什麼小鵬蔚來智幾選英偉達,英偉達除了晶片還會提供參考設計,比如小鵬買了攝像頭、鐳射雷達後,還要設計,工作量很巨大,英偉達會給demo,做二級開發,不是從第一行程式碼做起,小鵬也才200多個人。工具鏈也很重要。後面A股頁遊公司上市,比如地平線、黑芝麻,除了算力、能耗比、也要看生態,地平線官網有演算法、工具鏈。
有一個重要變數是華為,英偉達把谷歌和華為作為最重要對手,華為重點在先進製程許可證。
駕駛域OS簡單一點,不像座艙與、車身域,駕駛域OS不涉及生態,所以沒這麼重要。
Q:日後車機會不會像手機一樣變成一個域,一個晶片、OS,會以哪個域為主,時間什麼時候到來?
A:有可能,但是7-8年看不到。為什麼三個域,駕駛域和座艙域安全等級不一樣,駕駛域D等級,安卓連到駕駛域不知道發生什麼問題。像人的大腦、小腦,做感知和決策的不懂車身運動,我估計7-8年後才打通,可能基於駕駛域和車身域,反過來打座艙域。
Q:以前的tier1供應商,有什麼價值?
A:只看駕駛域和座艙域晶片,機會不大。車裡面還有很多晶片,比如地平線語音識別都有單獨晶片,這些晶片有機會。
Q:怎麼看高通自動駕駛晶片,和英偉達競爭?
A:自己很有信心,私下溝通。
何翩翩:
英偉達CEO說電動化和智慧化顛覆汽車行業。
小鵬蔚來理競爭格局,看團隊。海量資料很重要,資料收集也很重要。算力提升、感測器搭配也很重要。演算法也很重要。
整條產業鏈,從感測器到tier1到晶片,都會享受到自動駕駛發展紅利,看好英偉達,mobileye被英特爾收購,買英特爾和mobileye關係也不大,英特爾最壞的時期已經過去,未來有更多外包的訊息我們看好的。
初創企業來說,地平線是今年底到明年初科創板能上市。
德賽西威幫英偉達做域控制器,L3用英偉達比例增加,對它有利。
中科創達在很多智慧座艙做服務,關注。
鐳射雷達,美國很多公司做IPO,luminar,禾賽也在忙著上科創板。
小鵬:有先發優勢,用了英偉達AC晶片,準備今年搭載鐳射雷達。但是對比競爭對手,理想蔚來22年車款也會用英偉達晶片。三家也都在做自主研發,軟體都表示會做全站自主研發。理想希望類似特斯拉,打造自己晶片。
其他硬體角度,小鵬感測器相對領先,其他兩家也表示會用鐳射雷達,理想也預留了介面。
小鵬團隊:高通、廣汽、三星、百度,400人左右。
其他兩家也在積極招兵買馬,小鵬護城河有可能被追趕比較快。
小鵬今年搭載鐳射雷達,L3就有了,英偉達Orin晶片算力也到200Tops。
其他兩家用mobileyeQ4,黑夾子,資料受限,之後用英偉達,問題會慢慢解決。
所有國外公司都不能在國內收集資料,所以國內公司就有一定優勢,特斯拉很多模型都是國外資料訓練,中國特色路況會出問題,特斯拉可能開車碰到沒見過的東西,所以能收到國內資料的公司會比較準確的去判斷。
我們認為鐳射雷達必須要的,以前以為L4會出現,現在L3提前出現。攝像頭看不清的時候,靠planB,就是雷達,聲音感知,毫米波、超聲波就是。PlanC就是鐳射雷達,增加了精度,提供到3D模型,三個東西互補,提高安全冗餘性,英偉達CEO經常說自動駕駛很重要原則,diversity ,不同種類解決方案。高精地圖,釐米級定位也提高了安全冗餘性。
用英偉達晶片,你自己的研發能力也要很高,軟體方面要有一定研發能力,所以EV新勢力喜歡和他合作。Orin也有越來越多L3車會用。
智慧座艙理想蔚來體驗好一點。
L3部分,視覺加毫米波雷達足夠安全冗餘性,但是L4我們認為鐳射雷達必要,這個和特斯拉想法不一樣。
國內用華為和**,成本500美元,廣汽華為96線lidar。
蔚來:
22年搭載4個英偉達orin晶片,1000算力,很激進,希望自己研發晶片。
其他家也不甘示弱,留給他時間有多少,我們認為是個威脅。
智慧座艙理想蔚來體驗好一點。ET7會用高通、中科創達合作的東西。
Mobileye和英偉達定位比較極端,mobileye比較封閉,英偉達開放,車企研發能力更喜歡mobileye,英偉達需要自己有一定研發能力。
團隊還在擴張,機會挺明顯的。
理想:
也是鐳射雷達、英偉達Orin,三家並駕齊驅。
智慧座艙識別不同人的位置。
目前和蔚來一樣用的mobileye,封閉,資料收集需要激進的去做,所以影響他們的模型,以後換了晶片也會慢慢透過OTA升級。
研發在三家裡面投入最高。積極招兵買馬,去年找了王凱(偉世通管理層)加盟,以他為首(CTO),帶領整個團隊做軟體方面自研開發。規模希望短期擴大三倍。
沒有說具體用多少英偉達多少片Orin晶片,但是很清楚22年會用。
總起來說,蔚來理想後面的提升空間更大,小鵬先發優勢看怎麼去維護。
Q:國內三家新勢力,未來有沒有可能在自動駕駛趕超特斯拉?因為特斯拉在中國沒法獲得道路資料,中國複雜路況,有沒有可能成為國內自動駕駛獨特競爭力?
A:有可能,資料方面,特斯拉哪怕有100多輛車收集資料,認為自己資料很多,但是我們認為資料兩方面,量多,有沒有貢獻,比如十年一條路上班,多樣性少,資料方面需要多樣性。Mbileye、英偉達、微盟,做模擬,模擬很多場景(比如貨車上的東西掉下來怎麼規避),長尾問題,最後5-10%必須要考慮,沒見過的場景特斯拉可能有所誤會。感測器的問題,目前攝像頭為主,到高階自動駕駛不足夠,若看到有必要,還是會上的。目前是百花齊放,沒有哪一家有特別大優勢,就算有也是相對先發優勢,後面能不能被追趕上來,可以觀察,這是特斯拉的情況。
MobileyeQ5容納更多感測器,但是還沒見過產品,可能還行吧,但是算力沒有英偉達好。總體來說,現在L2比L3多很多,mobileye市佔率70%,從迭代角度來說有一些優勢,mobileye以傳統車企為主,從EV來說更多用英偉達的。
尹欣馳(車輪如何轉動):
老的玩家在車企在底盤域和執行端還是有優勢,運動軌跡控制等。
轉向系統,後面的3.0版本線控轉向,中間那根棒子可能沒有,而是一條電線,7、8年前有部分廠商嘗試在做,目前來說,頭部三家,博世、耐世特等能拿出一些產品,但是沒有量產,整車廠接受度沒達到共識,估計到L4階段會出現100%線控,對很多上市公司來說在2025年有線控收入。
去年三家10萬輛,今年預計25萬輛。
目前特斯拉里程最多,資料最多。特斯拉FSD (自動駕駛系統)4000多美金提高到10000美金。移動表示特斯拉FSD以後按月收費。
蔚來、理想明年釋出主力汽車。
長城21年1月摩卡,
L3及以下我們認為屬於輔助駕駛,
Q:為什麼中國FSD選配率只有1%-2%?
A:條件比較嚴格,需要封閉道路,國內不符合。特斯拉FSD選配6萬塊,單車也才25萬。
Q:內資tier1、2是否能替代博士等?
A:會,手機已經很多替代,很多供應商還在工規級,未來車規。
基金:
電子27%,計算機25%,汽車16%,通訊14%,前面佔了80%。
智慧座艙增量多,儀表盤,流媒體後視鏡,軟體系統,中介軟體,語音識別,人臉識別,過去幾年滲透率比較快。
發展最快的,感知、決策、執行。
蔚來ET7,自動駕駛演算法還不是很成熟,更新換代沒手機快,公司先預留硬體,33個感知,11個高畫質攝像頭。今年大家期待鐳射雷達落地。
國內參與較多的是攝像頭,舜宇、歐菲、豪威。
毫米波雷達,博士、大陸提供。華域汽車、德賽西威逐步進入量產,一些國產車已經開始用了。
控制領域:晶片、域控制器。晶片主流mobileye和英偉達,地平線也在做L4的,今年上市。
國內在座艙領域進展快一點。業績釋放容易一點。
關注感知環節,攝像頭,國產替代鐳射雷達,控制、執行、線控。
最核心的是系統、演算法,但是最頂尖,A股沒上市。
車聯網,短期看,要政策推動,路端建設。車端方面,有些做了,必須通訊模組,比如德賽西威、移遠通訊。
鐳射雷達:
車載領域,Velodyne幾萬美元一個,特斯拉表示不用。
我們比較看好,市場大,行業爆發前夕,每年全球0.9億汽車計算,一個雷達200-500美元,一輛車2個,910億美元區間。Luminar更樂觀,1800億美元。
鐳射雷達是ToB商業模式,目前鐳射雷達企業都不盈利,我們考慮出貨量和價格,目前不能做到工業標準品,未來哪一種產品技術會做成標準品,是大家目前關注的,大家關注鐳射雷達技術路徑。
Luminar指引:L2-L3,鐳射雷達單車1-3個,高級別多一點。
前段時間蔚來、小鵬、長城釋出21年底和22年初新車型,會配備,小鵬P5,蔚來ET7,長城V平臺搭載三個。海外豐田、奧迪、寶馬鐳射雷達個數大部分在1-3個,最多是豐田LQ車型,4個。
A樣試生產,到D樣量產,需要2年。
固態價格低一點
技術相關問題:
固態flash、OPA上游零部件跟不上,現在自動駕駛加速,2019-2020年大家更關注固態MEMS,比較新的技術,MEMS微視鏡以前也做過,大家調侃2020年是固態MEMS元年。
OEM主要靠收購、投資,科技公司主要是自研、投資。
Velodyne以前是旋轉型,20年做MEMS。Luminar只做MEMS,但是不一樣。
Velodyne:
20年釋出4款固態,
11年出貨只有5.16萬
和客戶籤長期合同安排
Luminar:
目前鐳射產品還沒量產,出貨量幾百臺,但是大家期待高,市值100億美元。
全球1550nm領軍者,還整合上游產業鏈。1550nm難做,還收購了上游零部件廠商,做產業鏈整合。
其他家都是905nm,Luminar一開始就定位1550nm感測器。
濃霧、惡劣環境下,需要降低波長,對於905nm,人眼可見是850nm,對人眼安全性影響大。
為什麼其他家不做1550nm?底層材料要從矽基變成銦鎵砷,luminar收購了黑森林(銦鎵砷供應商),技術工藝改進降低成本。
按照他的價格定位算,未來5年出貨量能到100萬個水平。
市值差距大,PS
禾賽科技,產品矩陣和velodyne相近,PS看A股是否有其他玩家,流通盤,最重要的是固態MEMS。
Luminar有往軟體方面做。
感測器(電子研究員):
AIoT品類,量空間:智慧穿戴;價:智慧駕駛。
當前是從L1L2成熟往更多產業鏈公司滲透,大部分22、23年批次化業務落地。
感知、決策、執行。
我們關注點在感知、決策,執行在原有的tier1和相關的電機等。
感測器+晶片,2020年300億美金,未來5年到800億美金,感測器500億美元,晶片300億。
關注攝像頭,其次毫米波,最後鐳射雷達。
硬體滲透節奏比L3L4L5快,因為會提前預裝,後面OTA升級就行了。
鐳射雷達價格是商用合適的價格,已經有廠商做到500-1000美金。攝像頭一輛車10-20個,價值量很高。紅外價格隨著成熟價格會降低。
汽車玻璃,低端一點的波速混合,使用時間長,環境惡劣。車載CIS對資料處理實時性,光的切換快速反應要求高,車規安全要求,研發時長更長。
和手機攝像頭規模相當,蘋果模組8-9美金,安卓低一些,總共也是500億美金。
聯創模造玻璃有優勢,mobileye、英偉達都切入了,值得關注。豪威19年底釋出了800萬畫素的汽車CIS。富瀚微車載ISP一直有佈局,建議關注。
毫米波雷達,77G長距離,價格1000塊人民幣,24G短距,幾百塊。
上游MMIC晶片,恩智浦、TI等等。
高頻PCB,4-6層為主,1000元/平米,比通訊等價格稍低。結構性壁壘高的:毫米波里的高頻PCB板,競爭格局好,推薦滬電。
鐳射雷達大的TOF技術路徑下,機械式、固態。機械式,發展比較早,但是成本高,veldyne 8000美金,禾賽科技10萬RMB,一直旋轉,抗震等弱一些。目前重點看得是固態,細分很多個技術路線,MEMS相對比較成熟,也要操作小鏡子,成為半固態。稜鏡式和MEMS類似,調整稜鏡角度,完成掃描。Flash要用鐳射器掃描,要求高,對上游要求高,目前發展沒有MEMS快。
第三方預測,2025年鐳射雷達80億美金。
攝像頭整機還是德日tier1,鐳射雷達新,不一樣。
旋轉式和固態本質看有沒有那個旋轉器,晶片部分還是海外把控,比如FPGA、DSP等。國內在光學領先,比如水晶光電濾光片。
紅外探測器價格若降到2000塊,25年到30億美金。
建議關注睿創微納。
電動化(宋韻靈)
2014年是元年,2016年電動乘用車元年,A00補貼最高,2016年開始大幅增加,2019年停滯,2020年市場驅動、產品驅動,家庭乘用車元年,不僅僅靠補貼,比如Model3、五菱宏光。
智慧化是驅動電動車的一個重點因素。
手機換機週期30個月,汽車更長,但是方向明確。目前新能源車滲透率5%,不代表電動智慧車5%,很多不具備L2級別,現在看非常早期,往後滲透逐步提升,電動智慧車空間是手機的4倍左右。
國內車以前看補貼搞續航,20年市場化追上來了,噱頭都是1000公里,實際上低配也是6-700公里。
長城:
自研HWP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