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預測,2021年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增速很可能超過30%,甚至接近40%,達180萬輛。
這已經是2020年12月的老訊息了,起初看到這個預測,我是有所保留的,甚至覺得是在憑空想象暗度陳倉無中生有,因為中汽協不是不曾預測錯過,更因為40%的增幅看起來確實太不現實。但是,2021年1月剛剛過去,看著部分車企迫不及待地甩出的月考成績單,我的觀點動搖了。
蔚來汽車
1月份銷量:7225輛,同比增長352.1%
小鵬汽車
1月份銷量:6015輛,同比增長470%
理想汽車
1月份銷量:5379輛,同比增長355.8%
廣汽埃安
1月份銷量:7356輛,同比增長145%
... ...
即便只是冰山一角,但作為新能源汽車市場的頭部企業,這些車企開門紅的銷售資料已經很能說明問題,聯想此前中汽協對於2021年新能源汽車市場的銷量預測,很難不讓人相信40%的增幅並非天方夜譚,嘴上說說而已。
戰術後仰一番,2014年-2018年像是新能源汽車市場的蜜月期,2019年的負增長重挫增長勢頭,原以為在疫情影響之下,2020年的新能源汽車市場會再受打擊,但出乎意料的是,在經歷了從2月銷量僅1萬臺到12月超22萬臺的“過山車體驗”之後,2020年全年的新能源汽車銷量為136.7萬輛,同比增長達到了10.9%。
再看180萬輛的預測資料,只要2021年的新能源汽車市場繼續保持勢頭不減,每個月多賣4萬多臺車,這也不是不可能完成的事情,更何況,透過多年市場培育,新能源汽車產業各環節已逐步完善、成熟,在外部政策支援+內部硬體支撐的雙重利好之下,銷量爆發期的到來也就順理成章了。
一方面,由財政部、工信部、科技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聯合釋出《關於進一步完善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的通知》已於今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據瞭解,該《通知》已為2021年制定出了平緩的補貼退坡力度,即新能源汽車補貼標準在2020年基礎上退坡20%。顯然,在補貼的溫和調整確定之下,新能源汽車原有的發展動力也會得到進一步的釋放。
並且,2021年至2035年的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以及《關於提振大宗消費重點消費促進釋放農村消費潛力若干措施的通知》等一攬子政策的推出,也為未來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發展提供了強大的保障。
另一方面,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爆發也與自身硬體的發展不無關係。
首先,不斷突破天花板的續航里程不再是消費痛點。
年初,蔚來、智己、廣汽埃安等車企紛紛宣佈將推出1000公里續航的純電車型,儘管因此而掀起了“1000公里是家的”的行業大討論,但事實上,單純從電池技術上看,在續航里程不斷突破600、800大關的當下,1000公里續航完全有著實現的可能。所以,一旦實現,續航里程焦慮也將成為過去,普通消費者的接受度自然會逐步放寬。
相關研究就曾指出,2020年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私人消費佔比已經有了顯著提升,其中,2020年上半年新能源乘用車的私人消費佔比高達71.7%,相較於2019年增長了18.9個百分點,而私人消費佔比的提升,也是新能源汽車行業高速高質發展的最大保障。
其次,逐步完善的充電樁佈局是新能源車的最強售後。
在過去五年時間裡,國內的充電樁建設並不及預期,但隨著新能源汽車銷量的爆發式增長,各企業已經在加速佈局充電樁市場,充電樁行業也有望迎來增速拐點。
例如,截至2020年底,杭州、上海和天津的主城區公共充電站3千米半徑服務覆蓋率已達100%,這意味著這三座城市的新能源車主在主城區範圍內的任意地點,均可以在3公里半徑內找到充電站進行充電。
所以,在政策、市場和企業等各方共同推動和努力下,我國充電樁等基礎設施已在不斷完善,這都為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發展進一步掃清了阻礙。
最後,加速佈局的傳統車企為新能源車市場添了一把旺火。
現如今越來越多的新能源汽車進入市場,而消費習慣一旦培養起來,市場情緒準備就緒,銷售資料就只等起飛。並且,在各家企業加足馬力搶佔新能源汽車市場份額時,已有更多的新勢力瞄準了這條賽道。
比如,1月11日,百度釋出訊息稱,宣佈正式組建一家智慧汽車公司,以整車製造商的身份進軍汽車行業。
比如,由上汽集團、浦東新區和阿里巴巴集團三方聯合打造的智己汽車,已快馬加鞭地推出了兩款量產定型車。
再比如,大眾汽車純電動ID.家族的SUV車型——ID.4已經同時在"南北大眾"落地,大眾還表示,至2023年底,大眾將在中國推出8款ID.車型。
顯然,在各種因素的影響下,2021年乃至未來的新能源汽車市場都充滿了想象空間。
隨著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發展,傳統車企、造車新勢力都將中國市場作為其新能源汽車產品競爭的重點市場,隨著新老玩家的入局,新能源汽車各個細分市場都將被全面覆蓋,新能源汽車的配套設施也會不斷完善,在這個過程中,市場也會愈加成熟。
所以,2021年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增速能不能達到40%,完成180萬輛的銷量預測,還等著我們在今年年底揭開謎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