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年,美國KBB(凱利藍皮書)都會評選5年內用車成本最低的車型,針對一款新車的價格、型別與級別,以大資料的方式整合它們落地以後,使用5年的零件維修成本、油耗成本、保險費用、中古車的折舊率等考慮,最後評出最優。雖然榜單特指美國市場,與國內環境不盡相同,更沒有我們自主品牌,但對於購買合資車型+注重價效比的消費者來說,難道不想知道哪款車在同級中最省錢?
速霸陸竟是成最推薦品牌?
美國KBB選出的5年用車成本中,除了各級別車型之外,還有成本最低的品牌,豪華車品牌由凌志獲得,一般品牌頒給了速霸陸。對於凌志獲獎一點也不驚訝,即使國內的凌志汽油車4年免費保修保養,混動6年免費保修保養,單在這方面就省了不少費用。
速霸陸的5年用車成本低?在美國確實如此,而且北美速霸陸與國內的銷量天壤之別,價格上,北美把它列為一般品牌,也就是跟豐田、本田、福斯相同,但是國內的定價,同級別的車型已趕上二線豪華品牌。當然,單從產品角度出發,速霸陸的耐用性、主動安全系統、甚至IIHS的碰撞都有很強的說服力,加上價格相宜,難怪美國消費者對其情有獨鍾,可惜,與國內行情對不上號。
日系車刷榜有跡可尋
2019年KBB的各級別評出的車型中透露了不變和改變,日系車依然是5年用車成本的大贏家,從所有級別看來,只有Jeep和雪佛蘭各一款車型屬於美國品牌,現代Santa Fe屬於南韓品牌,歐洲車型僅在效能車上露了一面,事實上,這正正是他們對汽車的不同理解。
日系企業的起步與崛起都離不開他們的省油、耐用特性;歐洲企業的名聲也離不開他們對駕駛樂趣的偏向;當然,因應市場的大環境他們都在相互融合,油耗、駕駛樂趣日系、歐系都力求平衡,但是延續多年的口碑、品牌壓箱寶的實力依然有所偏好,而反映到真實的用車成本範疇,日系品牌優勢巨大,特別把汽車作為日常代步工具考慮的美國消費者。
日系車的優勢是這榜單不變的因素,而改變方面也可見端倪,對比2018年的級別,頂級的豪華轎車級別、高效能轎車級別、小型轎車級別,相反,SUV級別被細化,拓展出越野SUV級別、豪華小型SUV級別、中型SUV還拆分開5座和7/8座級別。原因當然是SUV的熱銷和轎車銷量資料下滑的因素造成,多家車企更提出小型轎車在北美退市的訊息。
混動、純電用車花費下降
日產Leaf(聆風)繼續蟬聯電動車榜首,相比2018年,5年用車成本從38258美元(摺合26.8萬人民幣)下降到35321美元(摺合24.8萬人民幣),險勝起亞Soul EV的35767美元。至於混合動力同樣下降,豐田普銳斯C 5年用車成本為31932美元(摺合22.4萬元人民幣),比2018年33454美元(摺合23.4萬元人民幣)便宜,也險勝與現代Ioniq Plug-in Hybrid和起亞Niro Plug-in Hybrid。
日產聆風是一輛切切實實的純電動汽車,無需像汽油車一樣更換機油、機油格、汽油格之類的消耗品,但KBB 5年的用車費用看來,純電車型與同級別汽油車的花費差別不大,原因大概有兩個,首先美國的汽油便宜,用電的優勢沒國內明顯,其次保險的費用也比較高、二手摺舊率也不甚理想,所以美國用起純電車的費用跟汽油車差不多。
小結
有人說,KBB 5年用車成本的榜單有侷限性,既沒考慮到駕駛的樂趣、動力的爽快、乘坐的舒適與空間等方面,單單以花費的角度考慮不夠全面,但不能忽略,KBB的統計資料是從車主身上獲得,也就是說,例如空間、動力之類的比較,消費者在購車時已篩選了一次,對價效比要求較高的國內消費者而言,值得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