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去年年底到今年年初,各大主機廠全新發布亮相的電動車如雨後春筍般的湧現,讓我們有些措手不及。這也預示著 2021 年的中國新能源市場,必定不會風平浪靜。
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一下,在新的一年裡有哪些車型值得我們期待?你認為誰會成為 2021 年的電動黑馬?
01
特斯拉
特斯拉全新 Model S/X
(最早於 2021 年第三季度開始交付)
還是先說特斯拉,畢竟這是一個充滿話題性、同時也帶著傳奇色彩的電動車品牌,而且對於一些消費者來說,電動車市場已經形成了:特斯拉 VS 其他電動車的局面。
新的一年,國內新能源市場的第一場戰鬥由特斯拉的國產 Model Y 打響,但是特斯拉似乎並沒有就此停止攻勢。今年 1 月份剛剛釋出的全新 Model S/X 會給這個市場帶來更多火藥味。
新車型的部分資訊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資料來自汽車之家)
全新 Model S 和 Model X 的外觀設計並沒有太大變化,最吸引人的部分在於整車效能、全新內飾互動以及可能是目前「地表最強」的智慧車機。
在整車效能方面,此次釋出的全新 Model S 和 Model X 可以用兩個詞概括,那就是「更快、更遠」。
而在內飾互動上最大的亮點就是「方向盤」,取消了上沿設計,更利於駕駛過程中對儀表的觀察。這款方向盤上還集成了包括燈光控制、駕駛輔助、喇叭、雨刷以及語音控制等功能的虛擬按鍵。
除此之外,特斯拉還取消了換擋撥杆,將以觸控按鍵的形式呈現在中控屏上。
全新的車機內建了一套車載遊戲系統,處理器支援每秒 10 萬億次浮點運算能力。這個處理器有多強,我們來看一下消費級的產品你就明白了:
特斯拉官圖中,被放於螢幕焦點位置的遊戲正是知名遊戲公司「波蘭蠢驢」的《巫師 3》,所以我很期待在特斯拉上玩 3A 大作到底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期待理由:
特斯拉全新 Model S/X 的內飾互動為量產車市場帶來了新的顛覆,就像起初蘋果取消手機 home 鍵一樣,在別人選擇用「加法」的時候,巧妙地選用「減法」,會帶來意想不到的結果。
其中,全新 Model S Plaid Plus 版本,在做到 840+km 續航能力的同時,零百加速能力還做到了小於 2.1s,看起來特斯拉在向所有人宣佈「魚與熊掌,我都要!」。
當然,長續航、高效能、強硬體所帶來的就是高售價。
02
傳統品牌
說完特斯拉,我們來看一看傳統品牌,近兩年越來越多的傳統品牌開始向電動化轉型。對於這些傳統巨頭,我們要記住一點:大象轉身必然緩慢,但大象畢竟是大象。
南北大眾 ID.4
(2021 年第一季度開始交付)
說到傳統品牌,那就不得不說大眾了。那麼,大眾造的電動車能和特斯拉拼一拼?我知道肯定有人會有這樣的疑問,但是如果你依然對傳統品牌的電動車產品有著古板的印象,那你就錯了。
就拿前不久釋出的一汽大眾 ID.4 CROZZ 來說,400km/500km/550km 三種 NEDC 續航能力維持在目前主流的續航空間內,與特斯拉 Model Y 的 594km 相比,有差距,但並不大。
而大眾 ID.4 給我印象比較深刻的其實是 E3 電氣架構。這套電氣架構包含了動力、智慧駕駛和資訊娛樂三項域控制器,並以乙太網進行打通。
在智慧化方面,南北大眾 ID.4 加入了更多的本土化功能及應用,比如:
由大眾問問提供的語音助手能夠更好地識別中文,同時還支援了車內控制、多輪互動、方言識別;
導航地圖的圖資由高德地圖提供,實時路線及路況更加精準也更符合國內使用者的使用習慣。
在智慧駕駛方面,一汽大眾 ID.4 CROZZ 全系支援 L2 自動駕駛輔助,雖然目前並沒有像特斯拉 NOA、小鵬 NGP 這樣的高速領航、推薦變道、自動上下匝道等功能。但是面對日常的用車場景來說,已經完全夠用了。
期待理由:
大眾 ID.4 在國內的兩款車型,有著與目前最火熱的純電 SUV 車型特斯拉 Model Y 相仿的續航能力,同時大眾更是「狠下心」全系標配了智慧座艙、智慧駕駛等相關配置,不禁讓人想問一句「敢於給配置的大眾,還是大眾嗎?」。
也正因此,我們看到了大眾向電動化轉型的決心和誠意。
最主要的一點,結合車型的能力、配置以及價格而言,南北大眾 ID.4 在新能源市場有著不錯的產品力。
賓士 EQS
(2021 年 4 月正式釋出)
賓士 EQS 最大的特點就在於智慧科技,對於一個將傳統豪華做到極致的品牌,開始轉身玩科技了?
最吸引我的是賓士 EQS 搭載的 MBUX Hyperscreen 互動系統,螢幕可以觸及兩端 A 柱,寬度達到了 142cm。
在 MBUX Hyperscreen 的底層硬體中,搭載了一顆 8 核 CPU 來支撐三塊螢幕的顯示,並且提供了 24G 記憶體和 46.4GB 每秒的記憶體頻寬。MBUX Hyperscreen 還提供了 20 餘項主動提醒,包括從座椅按摩/加熱到通話,甚至是底盤升降這樣的行駛相關硬體。
除了 MBUX Hyperscreen 之外,像 AR-HUD 這樣的前沿科技配置也將搭載在賓士 EQS 上。
在動力表現方面,賓士 EQS 採用前後雙電機佈局,標準車型可以輸出 480 馬力、AMG 版可以輸出超過 600 馬力。並且,搭載 100kWh 電池組的車型可以提供 700km 續航(WLTP),並且支援 350kW 超快充電。
期待理由:
相比於賓士的首款純電車型 EQC 來說,賓士 EQS 才更像是賓士真正邁向電動化的第一款車型。
高於主流的續航能力、前沿的智慧化配置,這才是在智慧化、電動化時代,一款豪華品牌旗艦車型應有的樣子。
寶馬 i4
(2021 年 6 月正式釋出)
寶馬近兩年陸續推出的產品都有著極強的產品力,作為寶馬的首款純電轎跑,寶馬 i4 將帶著滿腔熱血邁入純電時代。
(寶馬 i4 概念車)
在動力表現方面,寶馬 i4 搭載寶馬第五代 BMW eDrive 技術,電機最高可以輸出 530 馬力,零百加速效能僅需 4s。寶馬 i4 採用全新的減震技術,可以有效抑制過彎時產生的側傾,同時全新的 ARB 防滑系統能夠保證在溼滑路面上平穩行駛。
根據之前的訊息,寶馬 i4 將搭載容量為 80kWh 的電池組,續航可以達到 600km(WLTP)。寶馬 i4 還將支援 150kW 快速充電,充電 6 分鐘可增加 100km 續航里程,SOC 0-80%僅需 30-40 分鐘。
期待理由:
在 WLTP 下擁有 600km 續航能力,基本上能夠滿足多數純電車型使用者的用車需求。同時,寶馬 i4 還擁有著不錯的效能資料。
我們都知道,燃油版寶馬 4 系是一款天生帶有運動屬性的轎跑車型,如今寶馬 i4 即將到來,也必然會為我們帶來屬於寶馬純電車型的極致駕控體驗。
在電動化時代,寶馬將如何把純電與駕駛進行完美結合?我們敬請期待。
奧迪 e-tron GT
(2021 年 2 月 9 日正式釋出)
作為與保時捷 Taycan 同樣出自 J1 平臺的奧迪 e-tron GT,是不是值得你期待一下呢?
奧迪 e-tron GT 定位為一臺純電四門 GT 跑車,運動是它最大的特點。奧迪 e-tron GT 提供碳纖維陶瓷制動盤以及動態四輪轉向技術和全輪轉向技術。
在動力表現方面,奧迪 e-tron GT 採用前後雙電機佈局,最高可輸出 680 馬力,零百加速效能不到 4s。電池方面則搭載了容量為 90kWh 的電池組,WLTP 工況下最大續航里程為 400km。
作為「燈廠」推出的產品,奧迪 e-tron GT 還將搭載鐳射遠光燈和錐形元件的矩陣式 LED 大燈。尾部採用貫穿式尾燈設計,並且還將提供可發光的 e-tron 標識。
期待理由:
如果你體驗過保時捷 Taycan,那你一定會對它的駕乘體驗愛不釋手。
如今,與 Taycan 同平臺的產品奧迪 e-tron GT 即將面世。以科技豪華出身的「燈廠」奧迪,會將 e-tron GT 打造成一款什麼樣的產品,我想大家心裡已經有底了。
福特 Mustang Mach-E
(2021 年下半年國內上市)
福特 Mustang Mach-E 基於 global electric 純電平臺打造,擁有 2972mm 的軸距,而特斯拉 Model X 的軸距也不過 2965mm。這樣一來,即便福特 Mustang Mach-E 定位為一款中型純電 SUV,但它的駕乘空間足夠與中大型 SUV 相較量。
說到續航,去年美國環保署(EPA)對福特 Mustang Mach-E Premium 車型的四個版本進行了測試,EPA 官方公佈的測試成績顯示:福特 Mustang Mach-E Premium 最高 EPA 續航能力為 300 英里。這是目前在 EPA 規則下,除特斯拉生產的電動汽車之外,取得的最好成績。(特斯拉 Model Y 長續航版的 EPA 續航 326 英里)
在智慧化方面,福特 Mustang Mach-E 搭載了全新 SYNC 系統,支援使用者賬戶的個性化定製,會利用人工智慧演算法學習你每天的行為,實現智慧設定。根據之前福特與百度合作在國內合資車型上搭載的 SYNC+系統來說,全新 SYNC 系統進入國內之後會有著不錯的本土化處理。除此之外,福特 Mustang Mach-E 也支援整車加密 OTA 遠端升級。
而福特 Mustang Mach-E 最吸引人的其實是它的動態體驗,這款掛著奔馬徽標的純電車型是否能夠不負 Mustang 之名是很多車迷最關注的問題。之前有海外媒體試駕福特 Mustang Mach-E 時提到「福特 Mustang Mach-E 經過福特全球效能車團隊的調校,無論是在轉向的精準性還是在車身姿態控制方面都非常優秀。福特 Mustang Mach-E 的轉向手感偏重,即使是在最溫和的「細語」模式下,也比市面上的絕大部分純電動車要重,不過這可能也是為了迎合那些熱愛駕駛的使用者的偏好。」
可以看出,作為福特首款面向全球市場的純電車型,福特對 Mustang Mach-E 傾注了很多的心血,這款車也代表了福特 All-In 智慧電動車的決心和勇氣,這個有著前沿電動智慧科技加持的「斯文猛獸」極有可能為福特在 2021 年拿下「年度電動黑馬」的稱號。
期待理由:
如今,福特 Mustang Mach-E 的國產離我們越來越近了。
作為一款與特斯拉 Model Y 擁有相似續航能力,同時擁有更好的駕控體驗的車型,它的出現或許將阻擋特斯拉一家獨大的市場格局。
不要忘記「大象畢竟是大象」。
領克 ZERO 量產版
(2021 年下半年量產上市)
作為自主之光的領克,近兩年推出的產品已經呈現出了「劍指合資」的趨勢,甚至在設計、智慧化以及動力等方面媲美或超越合資品牌。
領克 ZERO Concept 概念車在去年北京車展正式釋出,作為領克旗下的首款純電車型,領克 ZERO 量產版將於 2021 年正式上市。
領克 ZERO 基於吉利 SEA 浩瀚架構打造,NEDC 續航將達到超 700km,零百加速效能進入 4 秒級。
SEA 浩瀚架構其實不是一個純粹的技術平臺,而是一個可延展的體系,包含硬體層、系統層和生態層。
在頻寬靈活性方面,浩瀚架構可以打造 1800-3300mm 的軸距,覆蓋 A 級車到 E 級車的規格,包括轎車、SUV、MPV、旅行車、跑車、皮卡等車身造型。
在能量管理方面,浩瀚架構的電池可以實現 NEDC 工況下 20 萬公里無衰減,200 萬公里長壽命,其中 110kWh 無模組 CTP 整合電池包的 NEDC 續航里程超過 700 公里;自主研發的電驅動變速器,最大承載扭矩達到 8000 牛·米(輪邊);支援最大 800 伏的高壓系統,實現充電 5 分鐘,續航 120 公里;另外還可實現能量系統雲端管理。
在整車系統方面,浩瀚架構支援全生命週期的整車 FOTA,支援超過 4000 個 API 介面,讓開發者的速度提升 50%,為應用生態提供足夠廣的可能性。
之前領克公佈了領克 ZERO 的內飾官圖,體現出了領克極致年輕化與科技化的設計美學,不過最吸引人的還是智慧駕駛。領克 ZERO 將搭載 CoPilot 自動駕駛系統,並且是國內首款搭載 Mobileye EyeQ5 晶片的車型,硬體支援完全自動駕駛能力,但根據政策,基於吉利 SEA 浩瀚架構的車型將於 2021 年在結構道路實現高度自動駕駛;2023 年之前,在開放道路實現高度自動駕駛;2025 年之前,在開放道路上實現完全自動駕駛。
期待理由:
論設計,自主品牌中我認為領克是最懂年輕人的。
同時,領克 ZERO 量產版領先於行業的整車架構和智慧科技,再加上超過主流的續航能力。顯然領克 ZERO 量產版很可能在今年成為代表中國純電車型的王牌之一。
不多說,王牌純電車申請出戰!
03
新實力
自主品牌發展高階新能源子品牌,在去年呈爆發式的增加,相比於新勢力而言,我們稱這些品牌為「新實力」。
嵐圖 FREE
(2021 年第三季度上市交付)
作為東風旗下的新能源子品牌,嵐圖的首款車型嵐圖 FREE 會給我們帶來哪些驚喜?
嵐圖 FREE 定位中大型 SUV,整車長 4905mm 寬 1950mm 高 1690mm,軸距 2955mm,該款 SUV 提供純電動和增程電動兩種動力方案,其中純電版採用雙電機佈局,最高功率 500KW,峰值扭矩 1000N·m,百公里加速 4.6 秒 ,NEDC 續航里程 500km。
雖然嵐圖 FREE 的續航能力已經邁入了主流區間中,但它最大的特點卻是智慧座艙和智慧駕駛。
嵐圖 FREE 的座艙搭載了一塊一體式可升降三聯屏,可以提供 4 種座艙模式,並支援手勢互動、語音識別、觸屏、Touch Pad、實體按鍵五種互動功能。
在智慧駕駛方面,嵐圖 FREE 配有 24 個感測器,3 個毫米波雷達,9 個攝像頭和 12 個超聲波雷達,提供 20 項輔助駕駛功能,可以滿足 L2+自動駕駛輔助。
期待理由:
以往在智慧座艙、智慧駕駛等方面帶來驚喜或是驚嚇的,大多是「新勢力」們,但去年出現的這些來自傳統車企的「新實力」似乎否認了這一點。
超大三聯屏、可升降,在嵐圖 FREE 身上看不出一點傳統車企的影子。
而新實力就應如此,褪去傳統造車的固有思維,擺脫傳統造車的束縛,迎接嵐圖 FREE 的很可能是一片春天。
智己汽車
(2021 年底正式上市)
同樣作為新實力的智己汽車在今年年初發布了兩款準量產定型車,其中離我們最近的是一款還未命名的純電轎車。
還是先說續航,智己的首款純電轎車全系標配 93kWh 電池,高配選用 115kWh 電池,電芯採用摻矽補鋰技術,單體電芯能量密度 300Wh/kg,最高可支援近 1000km 的續航。
在動力表現方面,搭載瞬態響應高扭雙電軸,智慧動態四驅技術,後軸為主驅動,功率 400kW,扭矩 700 N·m,百公里加速達到 3.9 秒。
而重頭戲便是智慧駕駛,智己汽車將搭載英偉達 Xavier (30~60 TOPS)、15 個高畫質視覺攝像頭、5 個毫米波雷達,以及 12 個超聲波雷達。而相容鐳射雷達的軟硬體架構冗餘方案支援英偉達 Orin X(500~1000+TOPS)和 3 個鐳射雷達的升級能力。
自動駕駛所提供的功能包括:記憶泊車& 喚車、自動代客泊車、紅綠燈識別及自動透過路口、防加塞& 自動躲避障礙物、根據導航路徑自動變道、超車、上下匝道,以及 Super Pilot、Traffic Jam Pilot、追尾報警等。
期待理由:
即便智己汽車的首款純電轎車還未命名,但身為新實力一員的智己似乎力圖打造「生而高階」的第一印象。
說到產品,我們確實發現了不少可圈可點的地方,但是也存在著太多不確定性。
也正是這些不確定,讓我更加期待,智己究竟會為我們帶來什麼樣的產品?智己品牌的宏偉願景能否真的實現?
04
新勢力
蔚來 ET7
(2021 年釋出,2022 年第一季度交付)
與特斯拉一樣,蔚來也是一個自帶話題的品牌。在今年年初的 NIO DAY 2020 上,蔚來正式亮相了其首款純電轎車蔚來 ET7。
蔚來 ET7 的車身尺寸為:長 5098mm,寬 1987mm,高 1505mm,軸距 3060mm。在動力表現方面,蔚來 ET7 採用雙電機佈局,最大功率 480kW,最大扭矩 850N·m,百公里加速 3.9 秒。同時全車標配空氣懸架和 4D 智慧車身控制。
而蔚來 ET7 最大的亮點也正是其最大的爭議,就是「續航和自動駕駛」。
而在續航方面,搭載 70kWh 電池包 NEDC 續航超 500 公里,搭載 100kWh 電池包續航超 700 公里,這還沒完, 新車續航最長能超過 1000 公里。而這,就要歸功於蔚來 150kWh 電池包。(150kWh 電池包將於 2022 年第四季度交付)
在自動駕駛方面,蔚來 ET7 搭載了 ADAM 超算平臺,平臺 搭載 4 顆英偉達 Orin 晶片, 整算力達到 1016TOPS。感知硬體部分搭載了 11 個 800 萬畫素高畫質攝像頭、1 個超遠距高精度鐳射雷達(來自由蔚來資本投資的 Innovusion)、5 個毫米波雷達、12 個超聲波感測器、2 個高精定位單元、1 套 V2X 裝置還有一個增強主駕感知。
期待理由:
蔚來 NIO DAY 2020 成為了新年開端的「爆點」,對於蔚來來說,今年立下的 Flag 確實很大。
2021 年是蔚來最具挑戰的一年,也是實現未來大計關鍵的一年。
無論是蔚來 ET7、150kWh 的電池包還是自動駕駛 ,值得所有人滿懷期待,期待明年的快些到來。
零跑 C11
(已開啟預售,2021年第四季度開始交付)
先不說別的,不到 20 萬元,就能買一臺 NEDC 續航 600km、全系標配 L2 高階駕駛輔助而且效能強勁的純電中型 SUV?
我也很驚訝,但零跑就是這樣說的。
零跑 C11 定位為一款中型純電 SUV,車身尺寸為 4750×1905×1650mm,軸距達到 2930mm,NEDC 最大續航里程 600km。
在動力表現上,零跑 C11 效能版的系統最大輸出功率為 400kW,最大扭矩 720N·m,擁有百公里加速 4.8 秒的效能;其餘車型版本的最大輸出功率為 200kW,最大扭矩 360N·m,百公里加速 7.9 秒。
在智慧駕駛方面,零跑 C11 搭載了兩顆凌芯 01 晶片,在感知硬體層面,零跑 C11 搭載了 28 顆智慧感知硬體,包括 10 個攝像頭、12 個超聲波雷達、5 個毫米波雷達與 1 個人臉識別攝像頭。
期待理由:
國內的新能源市場發展迅速,大多數有號召力的產品處於 10 萬元以下或是 30 萬元以上,形成了啞鈴形態的市場,缺少的正是 15-20 萬元區間內的標杆產品,而零跑 C11 正是瞄準了這一點。
如開篇所說,零跑 C11 是一臺不到 20 萬元就能買到的 NEDC 續航 600km、全系標配 L2 高階駕駛輔助而且效能強勁的純電中型 SUV。
這樣的一款產品,不論是對零跑還是對消費者而言,一定是萬眾期待的。
最後
我們不難發現,今年越來越多的純電車型步入了 500-600km 的主流續航區間,同樣部分車型宣佈進入了更高層次的 700km 續航區間,也證明著今年國內的新能源市場在續航表現上將掀起一場變革。
對於,達到 1000km 續航的車型,正式上市或交付的時間基本上都集中在了今年年底以及明年。所以,1000km 純電 NEDC 續航可能不是夢,但是需要我們慢慢等待。
除了續航,在智慧座艙、智慧駕駛等方面,我們也即將見證一場席捲而來的「智慧風暴」。
綜合來看,傳統車企顯然在走一條循序漸進、穩紮穩打的路線。相比之下,新勢力和新實力們的造車思維是跳躍的,在不斷地向新能源市場展示自己的實力以及宏偉藍圖。
那麼,這幾款在 2021 年面世或準備面市的純電車型中,你更看好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