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黃天然
2021年伊始,吉利智慧電動化轉型動作頻頻,不但與百度、富士康簽訂協議合作造車,還牽手了賈躍亭的FF,而首款基於SEA浩瀚架構的純電轎跑領克ZERO,最近曝光後也賺足了眼球。
一系列多元化快速佈局,不難看出吉利轉型的迫切之心。
雖然大張旗鼓地做出一系列佈局,但現實中,吉利新能源的表現並不樂觀。
對比五年前實現90%新能源銷售佔比的目標,如今銷量佔比僅為5.15%,同比去年還下降了66%。入局新能源賽道多年,但至今尚未成功打造出一款爆款產品。
吉利新能源落後了早在2015年,吉利就提出新能源發展戰略——“藍色吉利行動”,“實現到2020年新能源汽車銷量佔吉利整體銷量90%以上;其中,插電式混動與油電混動汽車銷量佔比達到65%,純電動汽車銷量佔比達35%。”
為了實現這一宏偉目標,吉利採用了高中低端市場全面推進的戰略。
高階市場,吉利相繼佈局了極星和Smart。
2017年10月,吉利聯手沃爾沃建立極星汽車,量產兩款車型,插電混動GT轎跑極星1和純電車型極星2;2020年1月,吉利又與賓士戴姆勒組建智馬達汽車,錨定首款Smart純電SUV。
極星2
吉利牽手戴姆勒要造首款純電Smart SUV
中端市場,2019年4月,吉利推出純電動獨立品牌幾何,還先後推出了純電轎車幾何A和純電緊湊型SUV幾何C。
低端市場,吉利早在2015年就推出電動版帝豪——帝豪EV和帝豪GSe。2020年4月,吉利又釋出了全新的新能源汽車品牌楓葉,首款車型楓葉30X主打入門級市場。
吉利帝豪GSe
楓葉汽車30X釋出會
從豪華品牌到中低端品牌,一系列眼花繚亂的動作之後,吉利看似建立起高中低市場全覆蓋的產品矩陣,但結果卻沒有一款新能源車賣成爆款。
乘聯會資料顯示,2020年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Top 10排名中,吉利無一款車型上榜,相比之下,奇瑞和比亞迪旗下都有車型上榜,就連長城也靠尤拉品牌下的各種貓在新能源領域玩得有聲有色。
2020年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Top 10
這便導致,站在2021年回看當年的“藍色吉利行動”戰略,顯得非常尷尬。
近5年,吉利新能源汽車年銷量,在總銷量佔比始終未突破10%。
2020年,吉利全年銷量為132.02萬輛,連續4年蟬聯中國品牌乘用車第一,但在新能源車銷量僅為6.81萬輛,佔總銷量只有5.15%,不但遠低於當年定下90%的目標,甚至同比2019年還下降了66%。
為什麼會掉隊?為什麼作為國產品牌老大,吉利會在新能源賽道上起了個大早,卻趕了個晚集?
也許是不夠聚焦,既沒有聚焦到品牌和車型,甚至都沒有真正聚焦到新能源車上。
過去五年,吉利的整體重心,其實還是在燃油車上。
與一蹶不振的新能源車型相反,吉利的燃油車一如既往地銷售火爆。
2020年,吉利完成了全年銷量132萬輛的目標,尤其是領克品牌實現了全年37%的銷量增長,年銷量達到17.5萬輛。帝豪和博越家族,則成為吉利銷量的另外兩大支柱,年銷量分別為23.32萬輛和24.08萬輛。
燃油車賣得這麼好,要讓新能源車銷售佔比達到90%,顯然完全脫離了現實。
而在實施新能源戰略的過程中,過於複雜的品牌和產品線,也影響了吉利的效率。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極星。
2017年釋出的極星1,也許象徵意義大過實際,可是2019年發售的極星2,原本被外界視作是可以對標特斯拉Model 3的明星產品。
極星1
然而,當特斯拉迅速完成建廠、下線、交付等一系列動作,極星2卻姍姍來遲,直到2020年8月才在國內正式交付,而且至今未公佈銷售資料。
極星2生產線
而在2020年,國內高階純電動市場依然爆發,不說全年銷量達到13.7萬輛的Model 3,造車新勢力也個個交出了一份亮眼成績單,極星2卻完全錯過了這一波市場紅利。
更不用說Smart電動SUV,同樣是市場寄予厚望,車型研發卻進展緩慢,甚至至今還沒有釋出過實車。
至於目前主打的帝豪、幾何和楓葉,本質上都是燃油車平臺上做加減法得來的“油改電”車型,與那些在純電動平臺上生長出來的競爭對手相比顯得過於傳統,很難讓消費者為其買單。
以帝豪EV和幾何A為例,帝豪EV2019年銷量還有29441輛,到2020年只剩下9693輛,同比下降67.08%;幾何A2019年為銷量12142輛,2020年銷量僅為4913輛,同比下降61.3%……
能打翻身仗嗎?吉利沒有自己的純電動平臺嗎?其實有。
早在2017年,吉利就宣佈,將基於與沃爾沃合作開發的PMA純電動平臺,推出10餘款純電動新車,可是三年過去了,該平臺花了180億,還是沒能誕生一款新車。
去年下半年,吉利又宣佈,將吉利PMA平臺正式升級為SEA浩瀚架構。
從傳統模組化平臺角度看,SEA浩瀚架構非常強大,可支援開發1800-3300mm軸距,從A級車到E級車的各種車型。
但於傳統平臺最大的區別在於,SEA浩瀚架構採用了全新的電子電氣架構,融合了硬體、系統、軟體生態,是奔著“軟體定義汽車”的目標去的。
在高階純電動車市場,類似架構正在成為標配,其最顯著的特徵是,可以為使用者提供全生命週期的整車FOTA(可升級韌體),讓汽車的軟硬體不斷進化。
此外,吉利還宣稱,SEA浩瀚架構可在2025年之前,在開放道路實現完全自動駕駛,這也是SEA浩瀚架構有望後來居上的殺手鐧。
領克ZERO
SEA浩瀚架構的首款新車是領克ZERO,將在2021年第三季度上市,根據官方宣佈的資料看,超過700km的續航里程、3.9秒的百公里加速度,超過80km每小時的麋鹿測試成績,各項指標在同級別都還算優秀。
而最近曝光的內飾和賽道影片,也讓領克ZERO吊足了市場胃口。
車身整體造型延續了領克的特色,亮點在於運動光能座艙,中控臺既保留了全液晶儀表,還引入了15.4寸巨大中控屏,模仿飛機座艙佈局,在氛圍燈裝飾下,顏值不輸任何一家造車新勢力。
領克ZERO內飾
基於全新架構、加上領克品牌的加持,領克ZERO能不能熱銷,已經成為吉利打贏新能源翻身仗最關鍵的一步棋。
吉利會重蹈覆轍嗎?領克ZERO和SEA浩瀚平臺頗具潛力,但最終能不能成功,還有待市場檢驗,畢竟在錯過先發優勢後,領克ZERO面對的每一個對手都不簡單。
而在今年一開局,吉利就延續“多品牌+多線合作”佈局的手筆,全速加碼新能源轉型。
1月11日,吉利宣佈與百度組建智慧電動汽車公司,成為百度電動汽車公司的戰略合作伙伴,將基於SEA架構聯手打造新車;
4天后,吉利又宣佈與富士康組建合資公司;
1月29日,吉利與法拉第未來(FF)官宣合作,可能由吉利與富士康的合資公司為其提供代工服務。
法拉第未來概念圖
“多品牌+多線合作”的優勢在於,可以多面發力,觸達不同層次的市場需求,然而弊端和風險也很明顯。
一方面,體系龐大,資源分散,仍有可能造成新車研發緩慢;另一方面,這麼多產品會不會左右互搏,成為同質化競爭的對手?
有了前車之鑑,這些都是吉利未來在分配多線資源時需要面對的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