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農曆新年假期和新冠疫情的影響,中國1月份的汽車市場表現受到很大影響,純電動汽車也未能倖免。
據交強險上牌量資料統計,2020年1月純電動汽車上牌量為31415輛,其中自主純電動車仍佔了絕對比重,上牌量達24856輛,佔比79.1%;合資純電動車上牌量為2634輛,佔比8.4%;進口純電動車上牌量為1320輛,特斯拉獨資在華建廠生產的中國產版Model 3上牌量為2605輛。
由於整體車市低迷,各品牌1月份銷量也有較大幅度下滑,只有12個品牌的純電動車上牌量超過1000輛,這些品牌加起來的總上牌量達到25340輛,佔1月純電動車總上牌量的80.7%。但即使賣得最好的12個品牌中也沒有一個上牌量能過萬輛,最高的比亞迪也只有4535輛。
在12個純電動車型上牌量過千輛的品牌中,自主品牌10個,仍佔據絕對地位。雖然目前新能源汽車市場中,外資品牌在插電式混合動力領域表現較好,上牌量已經超過自主品牌。但在純電動市場,即便擁有強勢的特斯拉,外資品牌的佔比依然很小。
同時,在1月份上牌量過千輛的品牌中,還有3家新創車企,分別是蔚來、小鵬和哪吒。新創品牌最開始如過江之鯽,但經過幾年的發展,最早的魚龍混雜的局面已經不復存在,第一梯隊的幾個品牌開始逐漸脫穎而出了。
在所有目前已有產品上市的新創品牌中,除理想是增程式車型外,其他品牌推出的都是純電動產品。而從市場表現來看,新創品牌的表現已經是涇渭分明。
第二梯隊是威馬、小鵬和哪吒,這三個品牌從產品定位來看,所處的市場空間更加擁擠,與之競爭是比亞迪、北汽新能源、新能源、吉利新能源等傳統汽車大廠。不過,從目前這三個品牌的市場表現來看,雖然短期之內不可能超越幾個大廠,但產品基本已經進入主流市場,也具有比較穩定的銷量。
第二梯隊以下的新創品牌的表現就比較慘淡了,每月的交付量僅在百餘臺上下,甚至排在末尾的品牌經常每個月的上牌量僅為個位數。對於這些品牌來說,未來如果還想獨立發展難度非常之大。
從知名度和產品力來說,它們和頭部幾家企業差距過大,後期很難獲得資本和市場的青睞。如果還想有所發展,可以考慮併入一些大型汽車集團作為子品牌。當然,如果有足夠技術實力的企業,也可以考慮通過技術共享的方式獲得大型車企(特別是國際車企)的合作,以確保能存活下去。
在單一車型上牌量方面,2020年1月共10款純電動車的上牌量超過千輛,這10個車型的總上牌量達到15449輛,佔1月份純電動車總上牌量的49.2%,基本上這10款車佔純電動市場的半壁江山。
中國產的特斯拉Model 3雖然從2019年12月才開啟交付,在2020年1月的上牌量中就已經拔得頭籌,不得不說該車的吸引力確實強大。相信以Model 3目前的火爆態勢,該車很有可能成為今年中國市場中單一純電動車交付量最多的車型。
而從10款上牌量過千輛的車型來看,排在前5位的只有寶駿E100是一款微型電動汽車,剩下的4款全部是中高階車型,凸顯目前純電動汽車市場的消費升級趨勢已愈加明顯,未來市場中高階產品將成為主角。
值得注意的是,有3款新創車企的產品進入了上牌量前10位的排行中,但這主要是因為新創車企推出的車型較少,像小鵬和哪吒目前都只有一款車型在售,銷售火力比較集中。而像北汽新能源、比亞迪、新能源這些傳統企業,雖然前10位排行也只有一款產品上榜,但這幾家還分別有數款車型在售,只是上牌量在1月份沒有達到千輛,不過論總量的話,比亞迪、北汽新能源、新能源這些企業仍頗具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