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汽車>

里程焦慮,讓不少消費者對新能源汽車敬而遠之。別看現在某些車型續航里程可達到500+公里,但實際駕駛狀況複雜多變,行駛里程均存在縮水現象。雖說續航能力可以滿足城市上下班代步出行,但想要郊遊遠行可就有些力不從心了。

通常來說,裝載更多電池組和提升電池能量密度,可以有效增加續航能力。不過受技術限制,目前還不能完全解決里程焦慮。增程式系統,可以使新能源汽車續航里程高達800公里,似乎是目前解決里程焦慮最可靠方案。

那增程式系統會是未來新能源汽車發展方向嗎?

◆ ◆ ◆ ◆ ◆

1.增程系統大幅度提升續航里程

簡單講,增程系統就是給電池組配上一個發電機,在沒電的時候能夠通過“以發動機燃油”的方式來為電池補電。也就是說,即使沒有外部裝置提供電能,增程式汽車能通過燃燒汽油發電驅動,跟燃油車行駛模式如出一轍。

以目前最知名的增程式汽車理想ONE為例,官方宣稱其續航里程達到800km。有車評人進行了專業能耗測試,滿油滿電情況下,理想ONE城市工況續航能力可以突破800km。加上高速路況的話,綜合續航里程也有約650km。就增程式汽車續航能力來說,它幾乎可以滿足消費者的任何出行需求。就算出行遠遊跑個上千公里,也只需要幾百公里左右加一次油,也符合我們平時用車習慣。

◆ ◆ ◆ ◆ ◆

2.研發成本高技術難度大

可惜增程式汽車對大多數車企來說,食之無味棄之可惜。進軍新能源汽車領域,傳統車企往往選擇通過“油改電”策略造車。做個粗糙的比喻,就是把燃油車發動機換成電動機,底盤下面再裝上電池,再加上一套基礎電控系統,一臺純電動汽車就可以量產了。但傳統燃油車平臺無法合理相容發動機、驅動電機、電池以及增程發電機的佈局,所以想要製造增程式汽車必須啟用新平臺。

製造新平臺可是一項大工程,耗時耗力卻不一定落個好結局。BMW曾為旗下i3開拓了“增程式”版本,為此耗時約4年開發了新平臺。時間及研發成本,不是每個車企都能承擔得起。最關鍵的是,增程式BMWi3僅比純電版車型多增加了不足100km的續航里程,顯然有些得不償失。

除了平臺研發成本高昂外,技術難度大也是多數車企望而生畏的主要原因。增程式汽車看似只是在純電動汽車基礎上加了一臺發電機,但就因為有這樣一個“增程模組”,將直接影響到整車的效能、散熱系統、電控效率、NVH等等,可以說是牽一髮而動全身。

早在理想ONE之前,市面上已有了量產版增程式汽車,比如傳祺GA5、BMWi3和奧迪A1 e-tron等,可惜它們幾乎都停產退市。為何沒能立足市場?因為效能品質表現並不優秀,普遍存在發動機噪音大、動力系統切換不順和結構不合理存在自燃隱患等問題。增程式汽車在現實面前,仍然有著很多無法逾越的難題。

◆ ◆ ◆ ◆ ◆

3.成本高昂“不實用”

眾所周知,汽車製造業是非常依賴上下游零部件供應商,可目前增程式系統在業內沒有非常成熟的打包解決方案,這就導致製造費用十分高昂。算上平臺研發成本,一款量產增程式汽車價格至少得幾十萬起步。以理想ONE為例,其官方指導價高達32.8萬元。

除了購車費用高昂外,售後保養費用也是一個不小的數目。正因為目前還沒有完善的增程系統供應商體系,所以其零部件維修保養門檻較高,費用相對來說較高。理想ONE官方公佈3年6萬公里的保養費用不超過6000元,但這僅僅是基礎保養費用。如果零部件損壞或比如更換電池,費用可就不溫柔了。

還有使用成本,增程式汽車優勢並沒有想象中那麼大。以理想ONE為例,城市工況能效成本約0.43元/km,綜合路況使用成本約為0.53元/km,均比同級別BMWX5費用低約0.4元/km。但如果只看高速工況能效成本,兩車也僅僅只相差約0.05元/km。如果消費者經常跑長途的話,理想ONE使用成本並沒有太大優勢。

受限於技術等原因,增程式汽車目前還不能走進尋常百姓家,只適合既不想頻繁充電,又想體驗電驅樂趣的高階人群。未來隨著技術日趨成熟,增程式汽車門檻也會隨之降低,屆時會成為主流新能源車型嗎?車少愚見,難!畢竟“燒油充電”對大多人來說,更像是畫蛇添足的愚蠢之舉。

最新評論
  • 1 #

    在人們最關心的續航里程上,增程式新能源車的確更具優勢,但是從純電動的角度來說,增程式新能源車似乎顯得不是那麼的純粹,從後期維保的角度來看,增程式新能源車也顯得不夠方便

  • 2 #

    我還是等日產NOTE EPOWER

  • 3 #

    燒油充電,這不是扯淡嗎?我幹嘛不買個燃油車

  • 路虎是印度還是英國的
  • 新一代ix25帶上青春出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