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95汽車是什麼?有何“功效”?
所謂的“N95汽車”概念最早是在2月份,也就是疫情最嚴重的時期,在全國各地都在集中力量支援武漢,各地實行封閉式管理,防止疫情擴散。此時,一些車企公開表示,投入數億人民幣研發一款具備預防病毒功能的“全方位健康汽車”。這種所謂的健康汽車具備N95甚至更高級別的防護能力。
所謂的“功效”是誰的功勞?
然而從現實中發現,只有全封閉的汽車或者是負壓救護車才可能達到如此高的標準,然而這類汽車在現實生活中是不可能被廣大消費者所使用的。那麼所謂的N95“功效”從何而來呢?答案就是空調濾芯,當然,這裡的“功效”要打上引號,因為根本不存在N95級別的空調濾芯,即使空調濾芯達到了N95級別,日常使用的車輛也不是完全密封環境,也根本無法達到車內N95的級別。
國企認證機構的認證標準是什麼?具有權威性嗎?
2月12日,中汽研華誠認證推出了國內首個CN95認證,即汽車空調濾清器過濾效率分級認證。但這標準隨即就引發了爭議。
科德寶micronAir(德國科德寶集團旗下過濾品牌,車內空氣淨化龍頭企業)釋出了一封“針對華誠CN95認證可靠性說明”的公開信,就直指這一認證有失權威性和專業性。
在公開信中,科德寶認為,由於應用不同、產品標準也不一樣,華誠認證推出的CN95認證將汽車空調濾清器的過濾效率級別與口罩的N95防護級別關聯,有“套用”和“誤導”之嫌。也就是說,汽車空調濾清器與口罩的過濾等級標準不能“照搬照抄”。
科德寶在公開信中得出這樣的結論:CN95認證無法像N95口罩一樣有效隔離病毒。原因很簡單,幾乎所有的汽車空調濾清器都達不到隔離病毒的標準。而從另外一方面來看,華誠認證的所謂“CN95認證”既不是行業標準,也不是團體標準,只是華誠認證的企業標準,絲毫不具備權威性。而諸多車企在使用中直接宣稱N95級別,”給汽車帶上口罩“,直接誤導了消費者。
車企強推N95汽車純屬譁眾取寵還是過度營銷?是否有欺詐去消費者之嫌?
一些車企推出N95汽車純屬混淆視聽的營銷,不僅愚蠢可笑,還會讓外界對其品牌產生厭惡。在全國抗疫的大背景下,無數人在一線奮戰,大家都儘量做到不添亂。此時部分車企利用疫情,混淆病毒和病菌,試圖傳遞買車可以代替口罩安全保障的概念,誘導消費者為了‘安全’來買車,消費者反倒有可能因聽信而陷入險境,這種不負責任的營銷可以和“發國難財”劃等號。此外在沒有權威認證機構,且疫情尚處於艱難的控制期時候,車企應該停止N95式口罩宣傳,避免消費者錯誤理解。
總結:歸根到底N95汽車是國內一些車企自導自演的一場鬧劇,目的就是想博人眼球,提振銷量,不料最後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還毀了自己的聲譽,也算是自作自受,這種趁國難之際忽悠老百姓的謠言,還是少造為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