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汽車消費趨勢或正因一場疫情悄然發生新變化。疫情過後,人們的購車慾望更強了還是取消了購車打算?什麼型別的新車以及配置最受關注?政策的支援將如何改變購車需求?廣州日報全媒體矩陣日前發起了一項汽車消費趨勢調查,結果很有趣:中國消費者對汽車的需求更“挑剔”了,不僅要求“一車多用”,還希望它必須是一款高科技的“健康汽車”。作為汽車廠家該如何對症下藥?你準備好了嗎?
車市增長趨勢預判:
“非典”後的車市爆發難復刻 五月車市小高峰可期
不少人猶記得2003年“非典”疫情後的汽車市場,不降反增,當年國內汽車總銷量達到439.1萬輛,同比增長34.21%。在今年新冠肺炎疫情過後,汽車市場是否能復刻這種增長,出現“報復性消費”?對此,國內多位行業專家持保留態度,主要顧慮是此前中國汽車市場正進入高速發展十年後的微增長階段,人們出行方式也更加多元,雖無法復刻2003年“非典”過後的銷量大爆發,但“在新冠肺炎疫情能全面控制的情況下,此前積壓的購車需求,在五一黃金週左右出現復甦式的小爆發依然可期。”工信部人才交流中心汽車專家張翔說。疫情後國家整體經濟穩定向好的大格局不會改變,汽車市場穩步發展走向健康高品質發展依然是必然趨勢。專家特別指出,當前不少中國消費者已進入換車期,因此選擇汽車時消費更為理性,如果汽車廠家能“對症下藥”,或能在疫情過後迎來自己的“春天”。
消費變化趨勢預判:
想開私家車出行的人多了!
那麼,隨著疫情的控制,中國購車一族的消費趨勢有何變化呢?全媒體記者留意到,在廣州日報全媒體矩陣的調查當中,表達購車意願有所增強的佔比近三成。而中國汽車流通協會近期的調查也指出,疫情對購車有一定刺激作用,超過56%的人希望未來出行方式是“開車”,滿足安全健康便捷出行需求。同時,部分現有車主更表達出基於健康、舒適度等因素,考慮升級現有車型。以上調查資料在終端市場上得到了印證。“3月份很多客戶就是抱著這種心態來購車的,而且對健康科技和智慧配置問得很細。”廣州一家新能源汽車經銷商如是告訴記者。
未來市場所需車型預判:
整車廠代表:新能源汽車依舊是最高票選
如果說車天下對市民的消費調查是基於當下的購車選擇,那麼對車企的調查則是未來市場所需車型預判。全媒體記者就未來汽車設計走向,向國內十家主要車企相關負責人做出調查後發現,“互聯智慧”“新能源”依然是選票最高的選項,得到所有車企代表的認可,“健康配置”成為後來居上的新選擇,有八家車企認為未來市場非常看重這點,這也與車天下調查的購車新需求不謀而合。同時車企綜合考慮國家政策拉動的影響,認為新能源汽車必然是消費和發展重心。
“網際網路智慧、新能源和健康艙將成為疫情過後汽車的三大標籤。”乘用車副總經理俞經民表示,“疫情使消費者認識到需要擁有一輛車,一輛讓出行更安全健康的車。這將客觀推動‘健康汽車’商業化。”抱有同樣觀點的還有吉利汽車、新能源等中國汽車品牌,他們計劃在所有新車上都普及基於CN95空濾、智慧空氣淨化系統等打造的“健康座艙”。集團更與廣藥合作,嘗試在旗下多個整車廠積極推進“中藥+汽車”的健康組合。
(中國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