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日,奧迪中國發布的一則人事任命在中國媒體界引起不小的轟動。武佳碧離任,安世豪接棒,奧迪中國Quattroporte一職將會在今年4月1日起正式完成換防。
比起中國媒體對武佳碧重回福斯就職的關注,人們似乎把目光更多都聚焦在了這位“新領導”——安世豪的身上。畢竟他曾以-福斯奧迪銷售事業部成立後首任總經理的身份在華工作多年,還曾是福斯集團前CEO文德恩眼中的“最好人才”。
由於中國市場的特殊性,奧迪董事會對中國地區的人事任免很慎重,對Quattroporte一職的人選就更加挑剔。除了稽核常規硬性指標外,候選人的另一個重要標準就是必須了解中國,並且對中國市場、對中國消費者都有著清晰的認識。武佳碧如此,安世豪也如此。但不同的是,2年前武佳碧來華的任務是快速協調奧迪在華的內、外部關係,讓奧迪中國的體系愈發健全。現在,安世豪的迴歸則是要給奧迪在中國開啟一個全新的工作思路。
1
誰迎接了奧迪的黃金時代?
就在安世豪接手中國業務的訊息傳出後,國內輿論一邊倒的開始對奧迪接下來在中國市場的發展信心滿滿。其中原因不僅是因為曾在國內任職兩年的安世豪有著個“好人緣”,還因為在他任的兩年裡,奧迪於中國的發展正式進入了一個“飛速增長”的時期,以至於人們此後將這一切成績歸都功於他出色的職業精神、溝通能力與專業素養……
2006年,安世豪的名字與福斯奧迪事業部一同出現在了中國媒體的眼前。彼時,奧迪在中國的境況正處在“趕美超英”的重要關口。雖然其品牌價值尚且在國內“首屈一指”,但仍受到諸多的外部挑戰與內部管理壓力。為了進一步鞏固自身在華業務,-福斯成立奧迪銷售事業部,一個全新的合資體系正式開始運作。
根據規劃,新事業部成立後將原奧迪中國公司的人員、品牌推廣和進口車業務合併在一起,還將中國產奧迪售後服務業務從與原來與中國產福斯混合經營的狀態,更改為由-福斯奧迪銷售事業部單獨運營。不過新機構成立隨之而來的問題也開始凸顯。“誰來做主?”就成了外界最關注的問題之一,這讓媒體將總經理的人選看成一次“內部奪權”。
安世豪任-福斯奧迪銷售事業部總經理時的舊照
好在無關的猜忌隨著安世豪的就任被徹底打消。事業部成立後,安世豪開始全面接手相關業務與工作,這期間他不斷強調自己為人處世的信條,他總說:我尊重中國文化與國情,我願意以“換位思考”的方式去了解和達成一致。這種溫和的處事態度讓中方的合作伙伴很快打消了對這位德國領導的敵意,推己及人的理念也讓安世豪影響了中國使用者、經銷商、媒體,讓他們也重新認識了這位遠道而來的德方高管。
在中國的兩年,安世豪不斷告誡自己:自己願意根據中方意見去調整和改變。正是這種態度讓他在內部的工作開展十分順利,也影響了奧迪銷售業務的發展。短短兩年,奧迪的進口車業務不斷增長,進口品牌與中國產品牌互受裨益,為奧迪車型品種的發展起到了積極意義。
安世豪說:“合併的意義是讓奧迪整體品牌內涵得到豐富與提升的同時刺激中國產奧迪的銷售”。也確如他所料,在此之後奧迪開始以每年增長20%的速度成功躋身10萬體量陣營。
有人曾這樣說到,銷售事業部工作的順利開展與安世豪為人豁達的性格有很大關係。但卻很少有人發現,安世豪從來到中國後就一直在以獨到的戰略眼光審視著這個最具潛力的市場。在任期間,他曾不止一次強調“全系產品中國發展”的重要意義。正是由於他的倡導,Q7成功匯入中國市場,讓奧迪在中大型SUV的這一細分市場一度超越BMW。因為在安世豪來看,中國市場的潛質是巨大的,所以中型轎車與SUV都將作為未來奧迪的暢銷產品。
天性敏感的安世豪還發現,在德國會有30%的使用者選擇四驅功能,但在當時的中國,選擇quattro的使用者卻不及7%。儘管行業人士將這一現象當做是“消費意識的不對等”,但安世豪卻堅持quattro產品在中國市場的銷售趨勢必將持續上升,為此他開始研究中國消費者的消費需求,他發現中國消費者對四驅產品的觀念也正在發生轉變。於是任期內,他不斷推廣和開展quattro的品牌活動,以嘗試讓更多消費者認同奧迪全時四驅的價值與理念。
不可否認,在華工作的兩年時間,安世豪之於奧迪更像是一種相互成就、榮辱與共的關係,但這卻絲毫不影響輿論對於這位成熟的職業經理人在專業與品質上的判斷。與大多數外籍管理者不同,安世豪的優秀在於他深諳開放與協作的意義,也懂得溝通與交流對於一家跨國企業的價值。因為在他的觀念中“共識”與“共贏”才是讓奧迪黃金時代到來的根本原因。
資料顯示2006年也就是安世豪出任奧迪銷售事業部總經理的那一年,-福斯奧迪銷售事業部通過統籌中國產奧迪與進口奧迪業務,讓奧迪在華銷量實現了3年翻番。2005年奧迪在華總銷量只有6萬輛,但到2008年,也是安世豪離任中國市場當年,奧迪在華銷量已接近12萬輛。
2
用兩年打造奧迪的“基本盤”
對於一家企業或品牌來說,只有那些改不了、奪不走、丟不掉的東西,才能其成為長遠發展、穩健運營的內在價值和存在意義,而奧迪對這樣的道理則深有體會。百餘年間,奧迪嘗試不斷通過自我提升的方式來為自己賦能,試圖讓科技、設計、效能…一個又一個話題成為奧迪的基本盤。
但對於終端市場來說,如何讓戰略訊號做出精準傳遞?如何讓協作者感同身受?如何從上至下的確立自身優勢與信心?這些疑問成了過去兩年裡,奧迪董事會留給現任奧迪中國CEO武佳碧去完成的幾項艱鉅任務。
武佳碧(Gaby-Luise Wust)
伴隨著中國市場進一步開放,新的合資模式一觸即發,外部市場的競爭壓力隨之而來。但此時除了備戰長遠,奧迪還要迎戰來自競爭對手的正面出擊。這讓奧迪總部意識到必須在短期內明確一套完整的機制,協調各方關係的同時還能應對市場變化的不時之需,這就成為武佳碧來到中國後首要面對的問題。
因此在這段時間裡,奧迪中國開始管理和促進智慧電子器件在本地化設計研發、試配試驗,並最大限度的增進中、德股東雙方的溝通並對-福斯奧迪銷售事業部營銷業務提供支援。
為了加深話語權,奧迪中國還嘗試統籌奧迪品牌在新能源、數字化和自動駕駛三大領域的研發工作,通過打造全新的新零售體驗團隊,來完善其在線上銷售、銷售展廳的數字服務。與此同時奧迪中國還將人才培養體系提入日程,加大對人員與資金的投入,建立可持續的員工保留、發展和激勵機制,以穩定內部結構與體系的發展。
在武佳碧的理解中,只有深化本土化戰略,才能讓奧迪更加的接近市場。最終這套暢通機制也快速的反應在了奧迪對於戰略產品的匯入問題上。根據規劃,奧迪在2022年前將在中國市場投放9款新能源車型。截至目前奧迪已經首款新能源產品奧迪e-tron率先引入國內銷售,並於今年內完成中國產。
提及在中國工作的日子,武佳碧總說:“需要做的還有很多。”但此時更多的人發現,因為武佳碧的出現,奧迪總部聽到了更多來自中國市場的聲音。這讓奧迪與中國合資夥伴立即開啟奧迪在中國的“三年業務計劃”。在這一計劃中,奧迪將把中國市場運營的工作重心,從提升銷量的增長轉移到提升品牌魅力和經銷商運營品質上,並著力打造公司在華的可持續運營體系和能力。對於奧迪中國來說,這些職能轉變就是武佳碧準備的最好“基本盤”,也成了留給接任者安世豪的一份最好禮物。
3
豪哥在中國的新任務
就在2天后,安世豪將正式接手奧迪在華業務。也許在中國媒體的眼中,“豪哥”近乎一個完美的“人設”。因為他睿智、開明又熟悉中國國情與市場。重要的是他曾促進過與奧迪之間的協作,讓奧迪品牌在中國的發展提速。但也許外界的這種期待對即將到任的安世豪來說同樣也是一種壓力與挑戰。
和14年前不同,今天的中國市場又一次站在“打破”與“重立”的關鍵節點上。著眼當前,奧迪在銷量、收入、利潤等關鍵指標,與賓士和BMW兩大競爭對手的差距還在被逐步拉大;從長遠來看,汽車“新四化”的升級與快速發展讓業內的競爭不斷升溫,讓判斷市場、聚焦核心技術、打造技術創新體系已經成為各品牌之間相互追逐的目標。
迴歸後的安世豪必須明確,面臨新技術與新環境的雙重擠壓,如何重新定義奧迪在新能源、智慧化技術上的優勢,如何將清晰的品牌價值展現給消費者,這將是他回到中國面臨的第一個問題。
具體到中國業務的發展,為了陸續告別純粹的技術輸出。奧迪正在把電動車、無人駕駛、數字化、智慧網聯等主要研發在中國同步展開,在現有研發團隊的基礎上進一步擴充,去吸引更多的本土化人才。
奧迪e-tron
奧迪在中國市場的特殊性決定了安世豪和即將帶領的奧迪中國團隊將不僅圍繞銷售開展工作,而是要是圍繞品牌、戰略技術引入、人才體系建設、與中方合作伙伴的深入溝通等方方面面去看做,而這些也都急需他去重新調整在自己中國的工作思路。
畢竟安世豪來說,重回中國後的最大區別在於全面接手奧迪在華業務的發展與此前圍繞銷售開展工作有著本質的不同。如何放大奧迪品牌的性格與價值將會是擺在這位“老將”面前的又一個關鍵問題。
就在2019年股東會上,奧迪對外確立了全新的戰略方向並明確了電氣化與碳排放兩個重要指標。規劃指出,為了落實這一規劃奧迪計劃到2025年,推出約30款電動化車型,使新能源汽車的銷量佔比增長到約40%。
這樣的目標對於“銷售干將”安世豪來說更加艱鉅。因為迴歸之後,安世豪甚至需要利用自己過去對中國的了解,將現在中國的資訊重新反饋總部,及時協調奧迪在中國本土化技術、合作與投入快速發展。因為只有與中方銷售夥伴溝通、與總部緊密交流,才能讓他在奧迪中國Quattroporte的職位上發揮最大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