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汽車>

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的蓬勃發展有目共睹,但細心觀察你會發現,整個商業環境呈現出一種“啞鈴形態”,即:10萬以下和 30萬以上的純電動車居多。對於主流消費水平在10-20萬區間的國內市場卻鮮有爆款,這一現象令人費解。

是電動車企做不出來10-20萬的車型嗎?當然不是,根本的原因在於:10-20萬區間的細分市場競爭太激烈,電動車企怕打不過燃油車。

客觀來看,近年來豪華品牌不斷降低燃油車的准入門檻,價格不斷下探;另一邊,崛起的自主品牌在10萬左右的領域內也在不斷添磚加瓦,提高產品綜合實力。

但電動車的綜合表現又是如何的呢?

首先,因為電動車的電池成本佔了大頭,而電池技術往往掌握在上游廠家手中,因此,在同級別同尺寸的先決條件下,電動車的造車成本往往高於燃油車。

同時,由於10-20萬價格區間的消費者對價格更為敏感,因此從電動車企的角度來看,要想在這個區間記憶體活下來,只有兩條路可走:要麼降低效能配置、要麼縮減電池容量。續航焦慮的前提下,縮減電池容量已經不可取。而減配,對消費者同樣沒有吸引力。

這樣的差距下,消費者必然更冷落電動車型。但如果說這是中國消費者太刁鑽,就說明核心本質被忽略了。歸根結底,是國內新能源車企的造車模式有問題。

“拿來主義”是不少新入場的新能源品牌的優先選項,畢竟能更快地搭上風口的快車。但這種模式下的弊端也很明顯:一方面在銷量沒起來前,無法在上游廠家拿到理想的供應價格,這便導致造車成本無法下降;另一方面,上游廠家不可能在品牌壯大前提供獨家定製的解決方案,這便導致了某一個供應商所對接的多個汽車品牌中,產品力不會有太明顯的差異化優勢。

有的人說,那為什麼不能自研呢?

自研意味著前期大量的資金投入,且前期穩定性不足,除了各種“學費”,還有可能在研發過程中走彎路,最終把公司拖死,這也是為什麼任何一個行業都有“靠模仿起家”的代表選手,因為,能最好的兼顧“活下去、走出來”的目的。

但想要打破“啞鈴形態”,也不是沒有辦法,核心在於“行業經驗”、“自研技術”、“產品力”。如果按邏輯劃分,這三者其實是迴圈關係:

1、行業經驗能讓品牌在前期少走彎路,降低運營開發成本;

2、成本降低有利於助力自研技術的程序和效率,加快技術落地;

3、落地技術能為產品力添磚加瓦,形成足夠的競爭力;

4、依靠競爭力品牌逐漸開啟市場,進一步積累行業經驗,繼而形成良性迴圈。

商業上,任何一個行業的消費者都不傻,只要產品力足夠強大,那麼消費者自然願意買單。尤其對國人而言,汽車作為大件消費品依舊具有獨特的商品屬性,汽車是否智慧、是否電動並不完全是影響購買意願的決定因素,回首汽車的百年曆史,如今能存活下來的品牌和車型,核心都在可靠性以及耐用性上。

結束語:自主品牌過去這些年的逆勢崛起,其實是很好的案例和教材,在即將到來的新能源時代下,能否讓奇蹟再現,就看各位“參賽選手”的努力程度了。

6
最新評論
  • 路虎是印度還是英國的
  • 特斯拉的降成本跟日系的成本控制有何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