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汽車>

3月份,林肯冒險家正式上市,售價區間為24.68-34.58萬元。另外作為老牌選手,奧迪Q3也推出了年度改款車型,價格區間為27.18-35.58萬元。兩款新車的推出,讓25萬元左右的緊湊級豪華SUV市場又起了一些波瀾。我們再加上BMWX1和賓士GLA,湊齊BBA,一起來看看這四臺車的優缺點。

林肯冒險家

指導價:24.68-34.58萬元

林肯冒險家是林肯MKC的繼任者,定位緊湊級SUV。設計上冒險家基本沿用了海外版Corsair的設計,看起來就像小一號的Aviator,美國味很足。冒險家的軸距為2711mm,在這四臺車中僅次於BMWX1。但是在車身尺寸方面,冒險家相對另外三臺車有著不小的優勢。

冒險家的車身立柱均採用黑色塗裝,營造出了懸浮式車頂的感覺。入門配置沒有提供天窗,但是配備了主動式進氣格柵、前排隔音玻璃、四門無鑰匙入車和電動尾門。入門車型也配備了雙側單出排氣,裝飾效果和動感都很足。

內飾設計上,冒險家採用標準的T型佈局,看起來非常大氣。隱藏式空調出風口,搭配鋼琴漆面板,看起來也足夠時尚。入門配置沒有全液晶儀表,但是6.5英寸的彩色行車電腦也足夠大了。真皮方向盤與BBA相當,並且配備了換擋撥片功能,能夠滿足駕駛者對駕駛樂趣的追求。娛樂系統採用12.8英寸觸屏,螢幕尺寸上完勝三個競爭對手。SYNC+車載互聯絡統全系標配,支援車載熱點和原生導航。

車內座椅採用仿皮材質,與三個對手打個平手,但是入門車款就提供了加熱,這是三臺車中獨一份的。USB數量前排三個,後排兩個,表現也優於BBA。音響系統配備10個揚聲器,與奧迪Q3打個平手,略勝於X1和GLA。另外冒險家還是四臺車中,唯一給入門車型配備了PM2.5過濾和空氣淨化器的車型。

動力部分冒險家採用2.0T渦輪增壓發動機,排量上有一定的優勢。180kW的最大功率,和390Nm的最大扭矩,也成功的將排量優勢延續到輸出至上。傳動部分採用8速手自一體變速箱,不同與BBA的雙離合變速箱配置。四款車的入門配置都是前驅,但是算上市場優惠的話,25萬元左右只有GLA提供四驅。安全性方面,冒險家為入門車型提供了膝部氣囊算是一個亮點。

冒險家的入門配置完全能夠滿足緊湊級SUV使用者的需要,造型上也基本沒有縮水,車內的舒適配置尤其是車機功能齊全,如果不在乎天窗的話,冒險家的入門配置可以說相當完美了。如果追求美國味,對大屏也有偏愛的話,冒險家是個不錯的選擇。

奧迪Q3

指導價:27.18-35.58萬

奧迪Q3在3月份完成了年度改款,全系動感型標配奧迪尊享黑色外部亮光包外觀套件,增加了一些個性化元素。奧迪Q3的軸距僅有2680mm,相比本文的三個競爭對手來說沒有任何優勢,但是車身尺寸並不是最小,比GLA稍大,比BMWX1更寬。

作為“燈廠”的產品,奧迪Q3的大燈造型並沒有太多特別,但是提供了轉向輔助燈和前大燈雨霧模式,這在四臺車中是僅有的一個。後視鏡配置上,奧迪Q3就稍顯簡單了,不提供電動摺疊,而且也沒有位置記憶功能。

奧迪Q3的內飾設計相當年輕,中控略微向駕駛席一側傾斜,科技感很足。入門車型就提供了10.25英寸的全液晶儀表,超越了本文的另外三個競爭對手。真皮方向盤手感不俗,額外支付1000元可選裝換擋撥片,再加1000元就有方向盤加熱了,選裝非常豐富。

娛樂系統的尺寸只有8.8英寸,與BMWX1打個平手,同時支援CarPlay和CarLIfe,手機互聯功能是四臺車裡最方便的一個,但是其他的功能方面就有些單薄。奧迪Q3是四臺車中唯一配備三區自動空調的車型,後排待遇頗高。座椅材質方面,Alcantara混搭的材質增強了Q3的運動感,主副駕的調節範圍也是四臺車裡最豐富的的。

動力部分,奧迪Q3 35TFSI配備1.4升渦輪增壓發動機,四臺車中排量最小。但是110kW的最大功率和250Nm的最大扭矩,相對於BMWX1還有著微弱的優勢。傳動部分採用7速雙離合變速箱。與競爭對手不一樣,奧迪Q3配備了前後雷達,但是少了倒車影像。

奧迪Q3的造型比較運動,但入門配置的輪轂樣式確實不太美觀,至少筆者是這麼認為的。內飾的科技感很足,車機的配置稍弱,座椅絕對是最大的亮點,後排待遇也很高。如果追求座椅的舒適度的話,個人認為四臺車裡應該選Q3。

BMWX1

指導價:27.88-33.98萬元

BMWX1在2019年10月完成了中期改款,換上了大尺寸的雙腎格柵,車頭造型看起來有些誇張,需要適應一下。另外BMWX1的軸距達到了2780mm,是四臺車中最長的,但是車身尺寸略小於軸距排在第二的冒險家。

外部配置方面,BMWX1也相當豐富,提供了全景天窗、電動尾門,以及四臺車中功能最全面的外後視鏡。與冒險家一樣,BMWX1的入門車型也配備了雙側單出排氣,運動味營造的比較足。

由於只是完成了中期改款,BMWX1並沒有用上BMW最新的內飾設計,不過駕駛氛圍的營造還是相當出色的。儀表採用傳統的雙環佈局,造型相當經典。入門配置沒有M方向盤的配置,但是真皮的手感還是非常不錯的。娛樂系統為8.8英寸的懸浮式觸屏,尺寸與奧迪Q3並列第二位,功能就比較簡單了。車內6色氛圍燈,為BMWX1的內飾挽回了一些面子。

與前兩臺車不同,BMWX1的副駕為手動調節,不過調節範圍也相當豐富,材質為仿皮,處於四臺車的中等水平。BMWX1入門車型的的內後視鏡為手動防炫目,另外空調也是手動調節,配置上相對於另外三個競爭對手,稍弱弱了一些。7揚聲器的音響系統,也與GLA一起並列第三。

BMWX1的動力來自1.5T渦輪增壓發動機,與另外三臺車不同,它採用了三缸設計。103kW的最大功率和220Nm的扭矩,在四臺車中處於最後一位。傳動部分採用7速雙離合變速箱,前置前驅佈局也沒有亮點。安全配置上沒有太多亮點,BMW一貫的缺氣保用輪胎勉強算是優勢。

作為中期改款車型,BMWX1更換大尺寸的雙腎格柵,突出了品牌特徵。車內配置在四臺車中相對較弱,但有著四臺車中最大的軸距,空間應該略有優勢一些。另外雖然動力不是最強,但是BMW的調校應該會讓更喜歡操控性的朋友們滿意。

賓士GLA

指導價:26.48-38.58萬元

賓士GLA即將迎來換代,現款車型的價格優勢非常突出,不足25萬元就能夠買到次頂配車型,入門款的價格已經不足20萬,所以這裡用次頂配來和其他三個入門款相比較。設計上GLA並不像傳統的SUV車型,給人的感覺更像一臺跨界車。

賓士GLA的軸距為2699mm,僅大於奧迪Q3,但是車身尺寸是四臺車中最小的。由於是次頂配車型,19寸鋁合金輪轂,比其他三臺入門款的18寸略大一些,樣式也更動感。雖然是次頂配,但GLA也沒有配備電動尾門,這一點就不如前面三臺車了。

雖然是一臺賓士,但是GLA的內飾運動感更足一些,豪華味並沒有那麼足。儀表採用傳統的雙環佈局,中間有一塊彩色的行車電腦。方向盤採用平底設計,並且配備了換擋撥片,應該是四臺車裡最動感的方向盤了。娛樂系統採用8英寸懸浮設計,採用COMMAND控制,不支援觸控。功能也比較單薄,支援CarPlay。

與BMWX1類似,賓士GLA的副駕也為手動調節,主副駕的調節範圍與奧迪Q3相當,並且提供了座椅加熱功能。不過後排座椅靠背不可調,後排待遇稍弱於對手。與X1同為手動空調,但是GLA提供了後排的出風口。

賓士GLA 220 4MATIC採用2.0T渦輪增壓發動機,最大功率135kW,峰值扭矩300Nm,與冒險家排量相當,但輸出沒有那麼激進。傳動部分採用7速雙離合變速箱,不過配備了適時四驅系統,通過能力與穩定性略高一些。作為次頂配車型,賓士GLA220 4MATIC運動型配備了主動剎車以及疲勞駕駛提示,主動安全配置略高一些。

雖然用次頂配對比對手的入門車型,但我們發現賓士GLA的配置並沒有太大優勢,只有主動安全方面做的略好一些。如果預算有限,又需要購買一緊湊級豪華SUV,還希望有四驅的話,賓士GLA應該能夠滿足你。

4576

奧迪

BMW

  • 路虎是印度還是英國的
  • 汽車以舊換新最高補貼2.2萬,2020成最佳換車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