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9日,比亞迪正式宣佈推出“刀片電池”,我們可以將其理解為全新一代“磷酸鐵鋰”電池,並不是此前我們常常聽到的三元鋰電池。那麼,刀片電池的優勢在哪呢?
2015年,中國電動汽車產業突然加速,彼時大多數電動汽車搭載的電池都屬磷酸鐵鋰電池。由於國家規定的電池能量密度越來越高,同時在有限的體積下,廠家也更願意最大限度的提升續航,進而才能滿足消費者對續航的需求。故而,在2016年後,大多數車企逐漸改用能量密度更高、相同體積下可承載更多電能的三元鋰電池。
或為蔚來es8電池組
那三元鋰電池有何優勢?相同體積下,三元鋰電池由於其能量密度高的天然優勢,可儲存的電能比磷酸鐵鋰電池組多。也就是說,同一款車,分別搭載三元鋰電池和磷酸鐵鋰電池,那麼搭載三元鋰電池的續航里程肯定比磷酸鐵鋰電池高。
不僅如此,三元鋰電池可支援輸出、輸入的功率也更強。因為,從化學原理上看,三元鋰電池相比磷酸鐵鋰電池更加活躍。如何理解呢?簡而言之,我們分別準備兩個口袋,其中一個口袋的袋口更大(三元鋰),而另一個口袋的袋口偏小(磷酸鐵鋰),那麼相對而言,袋口大的口袋能裝的米就多,與此同時可以往出倒米的量或速度也更大更快。
放到電動汽車上,我們就可以理解為,三元鋰電池的充電效率更高。除此之外,車輛效能中的最大功率這一項資料,也可以更高。看到這裡,我們不禁要問了,那三元鋰電池就沒有缺點嗎?
確實,一般情況下,任何事情都有兩面性。中國新能源汽車補貼逐年退坡,對可獲得補貼的車輛搭載的電池有著越來越嚴格的規定。而這越來越嚴格的規定中,最重要的考量指標就是電池的“能量密度”,即單位體積內包含的能量。所以,中國各大車企也更願意去使用三元鋰電池。只是,能量密度越來越高的同時,三元鋰電池的弊端則越來越暴露。
圖源自網路
三元鋰電池由於其更高的活躍性,其穩定、安全效能則相對較差。隨著續航里程的不斷增大,現階段主流電動汽車的NEDC續航普遍超過400公里,甚至已經達到500公里、600公里。可,消費者都知道,廠家宣傳的所謂NEDC續航,我們日常駕駛,很難達到。儘管電池組容量大,但三元鋰電池相對更活躍,不穩定性強,這就導致其電量的輸出速度也更快。
電池活躍帶來的另一個缺點或者說弊端,就是“不安全”。此前,編輯曾對時任北汽新能源的技術工程師進行過採訪。經他介紹,電動汽車的電池一般情況下是不會發生爆炸的,所以儘管我們常常會因為動力電池爆炸而關注電動汽車的電池安全,但我們仔細想想就會發現,電動汽車的自然總量相對汽油車來說,數量上更少。
前面提到,這位工程師當時講道,一般情況下不會自燃,還有但是。一旦電動汽車發生自燃,那很有可能會引起爆炸。所以,該工程師介紹,如果發現電動汽車冒煙,有自燃傾向,那我們儘可能不要選擇滅火器救火,還是以保證自身的人身安全為主,儘快遠離車輛。
2019年,一輛特斯拉汽車地庫突然爆炸的視訊火爆了網路,似乎也再次印證了彼時那位工程師所言非虛。所以,我們消費者關心動力電池的安全是無可厚非的,因為化學產生的變化,是會爆炸的,而不是簡單的燃燒。
那麼,磷酸鐵鋰電池就沒有這些問題嗎?實話實說,仍舊有!只是相對比較安全。網路上也有較多磷酸鐵鋰電池與三元鋰電池的對比。我簡單列舉一下,雙方的優缺點,如下表:
所以,我們可以看到,市面上行駛的大型電動汽車,如公交、貨運車輛等,仍舊搭載相對更穩定的磷酸鐵鋰電池。
那麼,有沒有第三種可能?至此,本文的重點來了。比亞迪電池起家,其獨特的電池技術使其多次躋身於全球動力電池產量前五,技術上更是獨步武林。而比亞迪電池的核心,就在磷酸鐵鋰電池。
近幾年,隨著國家對乘用車搭載能量電池的能量密度越來越高,比亞迪迫不得已,也更換了三元鋰電池。原來,短暫使用三元鋰電池的比亞迪在“憋大招”。從去年,王傳福在中國電動汽車百人論壇上明確表示將推出刀片電池,到近日比亞迪官方釋出的三種動力電池“穿刺”實驗視訊,我們終於了解到,“技術狂人”王傳福所言非虛,以研發、技術馳名的比亞迪也沒有讓消費者失望。
所謂刀片電池,其實內部的原材料還是和磷酸鐵鋰電池一樣,但無論是動力電池的形狀、內部構造還是組裝方法,比亞迪都做了全面的更新。當然,目前比亞迪還未將其刀片電池的專利開放,我們也僅能從一些專家的分析和比亞迪公佈的視訊、資料中了解。
目前,我們掌握到的情況就是,刀片電池的能量密度突破了原有磷酸鐵鋰的瓶頸,在比亞迪原有磷酸鐵鋰電池的基礎上,能量密度增加50%。另外,由於內部構造、隔膜材料等多方面多維度的技術更新,刀片電池相比磷酸鐵鋰電池更穩定 、更安全。
用素有技術狂人之稱的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的話說:比亞迪要用刀片電池把“自燃”這個詞從新能源汽車的字典裡徹底抹掉!有了技術自信,又有眼見為實,我們有理由相信,比亞迪刀片電池的出現或許能夠讓消費者在購買電動汽車時更放心安全。我們再來聊一聊比亞迪此次的穿刺測試。
何為穿刺測試?穿側測試的目的和必要性是什麼?
所謂穿刺試驗,實際上就是字面意義,用3~5mm的耐熱鋼針,垂直刺入一塊動力電池。具體測試的過程,我們仍舊可以通過比亞迪方面上傳的視訊,可以一目了然的看到。實際上,早起中國電動汽車動力電池是需要進行穿刺測試的,但由於多方利益,中國在近年來的規定中又取消了穿刺測試。只是,我們也不要過分看重穿刺試驗的結果。因為在常規狀態下,動力電池的外部還有保護殼、極難發生類似穿刺測試的真實環境。穿刺試驗也僅僅針對最為極端的情況下,動力電池的安全性。
不過沒關係,這並不妨礙車企方面單獨做測試。同時,穿刺試驗也是幾乎每個廠家或者電池廠商的“標配”。從展示的視訊結果來看,市面上銷售的三元鋰電池在經過穿刺試驗後的幾秒鐘內,冒煙、起火接而發生了爆炸,反應了現在市面上常見的三元鋰電池,在經過穿刺試驗時的不安全、不穩定性。
磷酸鐵鋰電池在進行穿刺測試的時候,反應則明顯沒有三元鋰電池大,但仍舊會受到穿刺影響,電池發生了內短路現象,同時電池溫度也逐漸升高。
刀片電池在經過穿刺試驗後的長時間內,電池溫度仍舊正常、電池仍可持續輸出電壓,突出反映了其安全性。說到這裡,有的朋友會問了,刀片電池為什麼可以如此安全?實話實說,不知道。因為這項技術現在掌握在比亞迪手中,他們不揭祕,恐怕我們很難完全理解。不過,我們仍可進行假設。
由於其電池構造,如視訊中顯示,刀片電池的體積相對扁平,在針刺實驗室,鋼針扎入電池後,其內部構造相對“隔離”,即被刺穿的電芯無法與其它電芯形成有效的滑雪反應,繼而避免了內短路。當然,此種可能性是有存在可能的,但最終的結果和答案,仍需要比亞迪告知。
具比亞迪釋出訊息,刀片電池將會搭載於比亞迪旗下全新轎車,比亞迪漢,後期則會搭載更多比亞迪旗下車型。相對來說,新技術的研發是需要謹慎的,所以目前恐怕比亞迪方面也無法大面積量產刀片電池。除了研發問題,還有成本問題。眾所周知,比亞迪在新能源領域的技術優勢是通過真金白銀砸出來的,高昂的研發費用一直是比亞迪的優勢,但新技術研發成功後,如何收回成本並提高利潤,是每一個企業都面對的問題。
編輯分析,刀片電池最早將會在2021年底大面積投入量產,2022年或會和其它汽車廠商合作,很難於今年開始大面積量產。王傳福曾透露,刀片電池的誕生其實是為了中國動力電池發展的路線“糾偏”。通過他的觀點,我們也可以相信,王傳福是想用刀片電池,打破目前三元鋰電池獨霸市場的局面。與此同時,刀片電池的出現也會逐漸影響消費者對於動力電池安全的思考。
安全問題從來都不可忽視,作為相對新興的電動汽車領域則更顯重要。無論是自動駕駛致人死亡,亦或是動力電池致人死亡,生命面前,一切的狡辯都面目可憎。對關乎安全的問題,有關部門和廠家都應該防患於未然,才能確保萬無一失。盡最大努力保護消費者生命和財產安全,是最正常也最為重要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