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車是一筆很燒錢的買賣,很多造車新勢力的大佬都曾經吐槽過。
蔚來汽車創始人李斌曾公開表示,造車就是一件很燒錢的事,沒有200億別想造好車;而小鵬汽車的創始人何小鵬則表示造好車至少需要300億。
隨著時間的推移,造車新勢力融到的資金已經消耗殆盡,多家造車新勢力被曝欠薪,部分造車新勢力更是由於資金問題徹底脫離人們的視野。
造車新勢力對於融資的需求很大,但是隨著新能源補貼政策逐漸退坡,造車新勢力的融資也變得更加艱難,於是奇點汽車、天際汽車、前途汽車等轉而備戰科創板。
在這幾家造車新勢力中,奇點汽車是讓人最感到詫異的。它是國內最先將PPT轉換為實體車的造車新勢力,並且率先將實體車搬上了展臺,其速度之快令人咂舌。
只是在從實體車到量產交付這一階段,奇點汽車卻像是走了“一萬年”那麼久,同期的造車新勢力首款量產車已然開始交付,奇點的iS6頻頻跳票不說,至今仍然交付無期。
更誇張的是,奇點汽車從2014年成立到2018年底融到的70億元資金,已經花費的差不多了,更是在2018年年末被曝出拖欠員工工資情況。
首款車遲遲未量產交付,資金嚴重短缺,奇點車的形式相當嚴峻,才轉而希望從科創板尋求突破。
發力科創板
科創板是獨立於現有主機板市場的新設版塊,該版塊實施註冊制試點,已於6月13日開板,首批公司已於7月22日上市。
造車新勢力之所以選擇科創板,是因為科創板對準入的企業更加包容,相比與新三板對準入的企業有盈利的硬性要求,科創板則是允許符合科創板定位但還未實現盈利的企業掛牌上市。
科創板對上市企業要求科創屬性和技術先進性,而造車新勢力也比較符合這兩方面的定位,所以會對科創板趨之若鶩。
7月9日,奇點汽車首席品牌和戰略發展副Quattroporte趙強在接受採訪時表示“我們是第一批,具體進展要看證監會的稽核流程”。但是他之後又矢口否認這件事。
事實上,有關奇點汽車想要在科創板上市的訊息並不是空穴來風,早在今年4月份的時候,奇點汽車董事長瀋海寅便表示:“奇點汽車計劃在科創板上市,目前正在與數家券商商討此事”。
而在7月12日,瀋海寅又對媒體表示,“奇點汽車非首批上市,可能會在第二、第三批,現在各方面還處於籌備階段,相關細節還不方便對外披露”。
奇點汽車在前期投入巨大,現在資金短缺,想要首款新車iS6順利上市,登陸科創板融資無疑是最佳選擇。
需要注意的是,儘管科創板在准入門檻上更加包容,但奇點汽車想要順利拿到“入場券”也並不容易。
“鴿王”iS6
科創板實行的是註冊制,這是中國市場上一種全新的上市制度,註冊制對於資訊披露的要求比主機板市場更加全面。
登陸科創板就需要把企業交給市場檢驗,在資訊透明的情況下,很容易被同行、市場檢驗。如果能夠檢驗合格,自然能夠獲得更多的發展機會,但如果檢驗不過關的話,那也加速了被淘汰的過程。
對奇點汽車來說,首款產品iS6的頻頻跳票,或許會成為其進軍科創板的阻礙。
早在2017年4月,奇點汽車便釋出了第一款純電動車型iS6,並且宣佈將會於2018年年內進行量產及交付,並表示已經與國內主機廠簽署量產合作意向協議,力爭2017年實現小批量生產。
後來發生的事,我們也都知道了,奇點iS6不僅小批量生產沒能實現,就連在2018年第三季度上市也成了奢望。即便後來奇點汽車將它的上市時間推遲到了2019年初,其仍然未能如期上市,也難怪iS6被稱為“鴿王”。
首款量產車遲遲未上市,一方面說明了奇點汽車對於產品上市程序的把握不到位,不能夠明確產品的上市時間,辜負了消費者的期待;另一方面也錯過了產品上市的最佳時機,讓其與頭部造車新勢力拉開了極大的差距。
在未來,造車新勢力可能只會有兩家企業能夠存活下來,因此處於造車新勢力的頭部也顯得異常重要。而奇點汽車起了個大早,卻連晚集也沒趕上,不禁令人扼腕嘆息。
更重要的是,新能源補貼的退坡也加劇了造車新勢力的淘汰,投資人以及投資機構變得更加謹慎,相比之下,他們也更願意將資金投給頭部的企業。
不得不說的是,iS6頻頻跳票讓奇點汽車處境極其尷尬。
欠薪傳聞
另外,奇點汽車還在2018年末被曝出拖欠員工三個月工資,這意味著奇點汽車融到的資金已經見底了。
儘管後續奇點汽車否認了這一新聞,並稱已經得到多個地方政府和投資機構的看重和支援,多輪融資順利。但是從其對停發工資的發放形式來看,顯然沒有那麼樂觀。
據了解,為了安撫員工,奇點汽車財務部公佈了工資的發放形式,其中9月份工資算是公司向員工借款,將在1月份發放,並且有利息補償;而10月份的工資則在12月份分兩次發放;11月份的工資則是在12月底發放。
分期發放工資、向員工借貸,這樣的奇點汽車很難讓人相信其資金鍊沒有出現問題。
對於一家企業來說,想要登陸資本市場需要面對很嚴格的條件,包括估值、實際營收、蔚來發展等。而負面事件對於申請科創板而言,或許會起到一定的不利影響。如何合理解釋欠薪事件,需要奇點汽車好好考慮,畢竟對證監會而言,把控風險才是最主要的。
盈利模式不靠譜
登陸科創板有許多硬性條件,比如說研發投入、產品策略規劃以及發展方向等。但是iS6仍未交付,在沒有產品的情況下如何打動資本市場,就要看奇點汽車的核心技術、商業模式等。
只是奇點汽車的盈利模式一直令人詬病,自成立以來,其一直標榜想做一家網際網路企業而不是汽車企業,甚至網際網路出身的瀋海寅打算用“小米模式造一輛位元斯拉更好的汽車”。
通俗的講,他的觀點是奇點汽車並不是依靠賣車來賺錢,而是依賴於軟體和提供配套服務來賺錢,只要使用者形成規模,奇點便可以圍繞汽車停車、充電、軟體升級等實現盈利。
理想智造創始人兼CEO李想很直白的評價:“很多人說賣車不賺錢,靠後面的軟體來賺錢,胡說八道嘛,你賣一個車相當於賣三四百臺小米手機,最後只是賺一臺小米手機軟體的錢,你腦子進水了嗎?”
話糙理不糙,汽車行業是講究重資本投入的行業,單靠出行相關服務賺錢無異於異想天開。並且,iS6連交付都成問題,且上市後不知道競爭力幾何,使用者是否能夠形成一定的規模都很難說。
此外,奇點汽車於今年上海車展釋出了最新的概念微型電動車iC3,並表示這款車將於2021年第一季度上市。
但值得一提的是,這款車與豐田iQ來自於同一架構,而豐田IQ早在2008年便在歐洲市場進行銷售了,也因此iC3被認為是過時的產品。
而且,微型車市場的競爭非常激烈,不僅有早已成名的微型車牢牢佔據著銷量大頭,還有轉型的低速電動車企業虎視眈眈,奇點對iC3的定位和定價顯得異常重要。
如果iC3的定位過高,那麼競爭力自然不夠,銷量難言樂觀,而如果定位過低,則又會影響其品牌溢價能力,對品牌的拔高造成不利影響。
伴隨著新能源汽車補貼退坡、傳統車企新能源車型上市、特斯拉中國產化的推進,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的競爭愈發激烈,造車新勢力的日子更加難過。
首款車交付無期,融資耗盡,讓奇點汽車不得不考慮從科創板發力,科創板的包容性更高但並不代表沒有門檻。奇點汽車是否能夠成功登陸科創板,成功後能否獲得資本的青睞都還很難說。
一些造車新勢力已經悄無聲的從人們的視野中退場,那麼從舞臺中央淪為場下觀眾的奇點汽車,還能夠重新登場表演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