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PVC,合成纖維這個家族中還有更多不同的“面孔”。
合成纖維是將人工合成的、具有適宜分子量並具有可溶(或可熔)性的線型聚合物,經紡絲成形和後處理而製得的化學纖維,是用合成高分子化合物做原料而製得的化學纖維的統稱。它以小分子的有機化合物為原料,經加聚反應或縮聚反應合成的線型有機高分子化合物,如聚丙烯腈、聚酯、聚醯胺等。
從原料的結構來看,合成纖維可以分成兩大類:一類是碳鏈合成纖維,如聚丙烯纖維(丙綸)、聚丙烯腈纖維(腈綸)、聚乙烯醇縮甲醛纖維(維尼綸);另一類是雜鏈合成纖維,如聚醯胺纖維(錦綸)、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滌綸)等。
值得注意的是,高效能纖維在汽車中的應用顯示出良好的前景,以碳纖維為增強基的複合材料將成為塑料車身的首選材料。芳綸材料也可替代石棉成為新的汽車剎車材料。
滌綸因價格低廉及耐磨性較好等優勢,佔車用合成纖維總重量的80%以上。錦綸有較好的彈性和耐磨性,可應用在汽車安全氣囊中。丙綸在強度和密度上優於滌綸,主要用於車用地毯及腳墊。腈綸具有良好的抗紫外線能力,適於做汽車的頂棚和有蓬汽車的車蓬,所佔比例較少。
調查資料顯示,目前一輛汽車的紡織品用量一般為13~20千克,其應用比例一般為:座椅織物31%,地毯23%,行李箱內襯15%,車門內飾14%,車頂覆蓋物12%,其他5%。汽車用合成纖維的年消費量在20萬噸左右。其中,聚酯纖維(PET)佔82.7%,聚醯胺纖維(PA)和聚丙烯纖維(PP)各佔6%,聚丙烯腈纖維(PAN)佔1.7%左右.
不同車系之間合成纖維用量差異較小,僅因審美習慣及材料價格等方面的差異帶來波動。一般情況下,因追求色彩亮麗及功能需求較多,錦綸及丙綸在歐系及美系車中使用量明顯大於中國產車,而日系與韓系車的用量居於上述兩者之間。未來,隨著滌綸纖維功能的改進及用量的增加,這種差別將逐漸減小。
目前,合成纖維在汽車行業中主要用於生產頂棚、地毯、座椅面料、車門內飾面料以及在複合是都快起增強作用。在汽車使用的合成纖維中,應用廣泛的是滌綸、丙綸、錦綸及腈綸。2014年中國累計生產汽車2372.29萬輛,同比增長7.3%,汽車工業的發展拉動了合成纖維的需求量。隨著車內空氣品質、汽車產品回收利用率等方面法規的日益嚴格,低氣味、易回收、品質輕、成本低及功能化將是車用紡織材料發展的主要趨勢。
從近幾年的消費資料來看,隨著消費市場對輕量化、環保等的需求日益強烈,碳纖維及芳綸纖維在汽車中的應用有不斷上升的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