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汽車>

春節期間榜姐參加了幾場飯局,席間從商界弄潮兒到鄰居孩子媽,都在大談特談新能源汽車概念,言必稱“內部訊息如何如何”,總之是全民看漲,信心十足。

連老百姓都知道新能源這塊蛋糕“真香”,大佬們自然更是紛紛入局,生怕來晚了趕不上熱乎的——

此前曾多次否認造車傳聞的小米,被傳將發力“年輕人第一輛新能源車”,傳聞一出,股價一度暴漲超過10%。

而此前被蓋章“起個大早趕個晚集的”吉利董事長李書福也在集團內部明確,在汽車產業轉型的關鍵時期,吉利正在制定兩個“藍色吉利行動計劃方案”。

大佬們之所以急不可耐,自然是因為這個風口的風,實在太勁了。

先有特斯拉幫馬斯克當了兩天的世界首富,後有賈躍亭的FF汽車借殼上市,就連“萬事俱備只差汽車”的恆大都坐上了國內車企市值第四的寶座,可見新能源這塊香餑餑是真的能為資本巨頭帶來巨大的市場潛能。

01

春節期間,新能源汽車猛料不斷,各路英雄都“排著隊,拿著愛的號碼牌”,湧入新能源產業。除了涉及新能源領域的傳統車企與造車新勢力之外,更多的第三方企業也紛紛加入其中。

不得不承認,賽道很擁擠。

另外,大眾、豐田、本田等全球性車企也紛紛出動,準備出預備資金向新能源汽車方向衝刺。而中國作為新能源汽車的主戰場,更是尤其被看重,而這些都會刺激2021年的新能源汽車市場。

這不,曾公開說過“新能源汽車就是騙錢”的小米老大雷軍,似乎也坐不住了。

面對各方關切,小米方面也及時做出了迴應:“等等看看,暫時沒有。”

這個表態,就很曖昧了,頗有幾分猶抱琵琶半遮面的欲蓋彌彰感,想象空間非常大。

畢竟小米此前雖然沒有真的在實操層面生產出一輛車,但一直在做著汽車領域的“周邊”。2013年,雷軍就曾在美國參觀過特斯拉,親切會晤了馬斯克,事後還在自己公號上為此專門寫了一篇小作文。

特斯拉之旅顯然讓雷軍堅定了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方向,2015年蔚來獲得的第一批投資中,就有雷軍旗下順為資本的身影。而且雷軍在新能源領域還不止下注一家,而是把雞蛋分在了好幾個籃子裡,小鵬汽車在A1輪和C輪都拿到了雷軍的投資。

有一說一,雷軍在新能源投資方面的眼光著實老到。這次如果按捺不住親自下場,那也不會太令人意外,食髓知味嘛。

02

發力新能源的除了傳聞中的小米,還有一直在追趕潮流的吉利。

吉利控股集團董事長李書福在內部演講中表示,吉利在總結過去的基礎上已經逐步形成兩個藍色吉利行動計劃方案,分別為:主攻節能與新能源汽車,90%是新能源混合動力汽車,10%左右是傳統節能小排量汽車;或為主攻純電動智慧汽車,組建全新的純電動汽車公司,正面參與智慧純電動汽車市場的競爭。

其實吉利的新能源佈局並不算太晚,早在2015年他們就公佈了“藍色吉利行動計劃”,提出要到2020年使新能源汽車銷量佔吉利整體銷量90%以上,在行業內佔據領先地位。其中,插電混動與油電混動汽車銷量佔比達到65%,純電動汽車銷量佔比35%。

2019年,吉利還成立了定位高階純電市場的獨立子品牌“幾何”,其第一款車型“幾何A”甚至號稱“東半球最好的電動車”。

但如今的資料可見,吉利的轉型難言成功——2020年全年,吉利汽車累計銷量約132萬輛,其中新能源汽車銷量約為6.8萬輛,佔整體銷量的比例僅為5%,遠不及2015年時制定的目標,而且6.8萬輛新能源汽車的銷量比起2019年來,竟然還下滑了接近40%。

目標不進反退,書福難言舒服。對於吉利來說,押注新能源勢在必行。

03

知乎上有一個熱門話題——地球還剩多少油?高贊回答是:永遠還有最後一桶。

以前教科書裡宣傳的“地球上的石油還有XX年就要開採殆盡”的場面,一直沒有到來,而且似乎永遠也不會到來。

但我們似乎突然發現,汽車業的掣肘似乎已經不是最初的“石油困擾”,而是從各國政府到各大車企的觀念改變——新能源時代已經來臨。

當然,對於普通車主來說,大家關心的可能不是新能源概念股的長紅股價、新能源汽車企業的超高市值,而是——我家小區什麼時候能安夠充電樁。

4
最新評論
  • 路虎是印度還是英國的
  • 2025年新能源電動車No1會是誰?